推广产品的方法和步骤(如何搭建渠道运营体系?《增长黑客》教你三个步骤)

编辑导语:优质的渠道能给公司带来好的流量。如何才能建立渠道运营体系?本文作者从《成长黑客》一书中总结了三个步骤。让我们来看看。



可能只有一个信道是最优的。

很多公司的运营团队在选择营销渠道时,往往会有这两种做法:

  • 我想要一切。市面上能看到的营销渠道,大部分都是有资源做的,内容都是放的。
  • 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找到竞争公司做的频道,广告和内容同步投放。
  • 但渠道优越,不多。撒网或者盲目模仿都不能很好的建立最适合你公司的渠道体系。

    而且,它与“28规则”是相通的。运营团队只要维护和优化1~2个重点渠道,就能给公司带来不错的流量。

    但问题是:

    而肖恩·埃利斯和摩根·布朗在成长黑客一书中给了我们答案(AARRR模型因这本书而为人熟知)!

    根据书中的内容,我把渠道建设归纳为三个环节和六个步骤:



    从渠道挖掘到渠道选择,再到渠道实战,让你一步步梳理:

  • 有哪些合适的渠道?
  • 哪些渠道需要放弃?
  • 重点关注的渠道有哪些?
  • 一、渠道挖掘

    对于渠道商来说,首先要建立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你做不到,但你不能不熟悉。

    因为老渠道那么多,换个公司换个行业,适合的渠道也就变了。而且市场上新的渠道很多,你现在的运营团队可以避开这个渠道,但是你必须熟悉所有的渠道

    接下来,进入练习。

    1.发现频道

    技巧:写下你能知道的所有渠道,尽可能多地列出渠道。

    打开文档,或者拿出一张白纸:

  • 先列出你知道的渠道。
  • 其次,搜索信息,可以是网上搜索和竞品对比,来补充你发现的新渠道。
  • 最后,团队集思广益,补充未写的渠道。
  • 这样基本上市面上所有看得见的渠道都可以被你录下来。

    这是建立渠道体系的第一步,找到所有渠道。

    2.清理通道

    技能:消除明显不匹配的通道。

    这一步骤有两个目的:

  • 熟悉所有渠道,对所有渠道的玩法略知一二。
  • 很容易区分哪些适合你的公司,哪些不适合。
  • 所以拿到渠道列表后,接下来就是初步清理渠道了。

    因为,我们可以明确区分哪些渠道肯定不适合我们公司。比如a to B的科技公司,基本不用考虑网易云音乐娱乐平台这样的渠道。

    这一步的目的只有一个:把与公司调性完全不符的渠道清理出去。

    3.渠道分类

    技巧:根据渠道类别或适合的内容形式进行分类,便于管理。

    其实在这一点上,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有很多渠道剩下的。

    别急,下面我们来对渠道进行分类。

    频道分类的目的有两个:

  • 轻松管理现有频道,以促进后续内容分发(不同的频道类型适用于不同的频道内容)
  • 新添加的频道可以很容易地被分类,而不会干扰原有的频道系统。
  • 《成长黑客》一书提到:

    成长专家贾斯汀·马雷斯、加布里埃尔·温伯格、陈楚翔和詹姆斯·库里耶将主要渠道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病毒/口碑渠道、有机渠道和付费渠道。



    虽然书中没有提到这三个渠道的确切定义,但从上图的分类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

  • 病毒/口碑:依靠用户的自发传播,吸引社交链和关系链,进而达到从一个传播到另一个的效果。
  • 有机渠道:免费,依靠渠道的自然流动,用户可以自发找到你的产品和公司。
  • 付费渠道:顾名思义,你需要花钱作为推广的渠道。
  • 应该注意的是,信道不仅仅根据上面的内容进行分类。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业务需求对你的渠道列表进行分类。

    推广产品的方法

    只要记住这一步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无序的通道变得有序

    二、渠道选择

    我们通过第一步的渠道挖掘得到了一个有序的渠道列表,下一步就是选择合适的渠道。

    1.渠道筛选

    技能:选择几个明显匹配的渠道。

    根据公司的业务和行业特点,可以选择自己明显需要的渠道。

    电子商务公司如小红书、Tik Tok、淘宝等必须布置好。

    比如去B公司,官网,SEO,展会等。,也必不可少。

    这一步,因公司而异,因行业而异,只需要选择明显适合的渠道。

    2.用户频道

    技能:我的用户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根据公司用户/客户的行为习惯选择合适的渠道。

    根据《成长黑客》一书:

    考虑到用户的特点和习惯,这意味着找出用户已经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

    例如,他们使用的谷歌搜索的类型,他们购物的网站和他们使用的社交网络。



    根据公司和用户的特点,我们把第一步得到的渠道列表变小,更容易管理。

    3.通道排序

    技巧:六大因素加评分决定渠道优先级。

    我们的渠道体系可以包含多个渠道,具体的渠道数量取决于运营/成长团队的规模。

    但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所说,在公司中起关键作用的渠道只有一两个。

    所以,我们光找到合适的渠道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区分哪些是关键渠道,哪些是重要渠道,哪些是次要渠道。

    在Growth Hacker中,推荐使用Hubspot增长团队前负责人Bryan Balfour设计的“六因素渠道排名法”来确定优先渠道。这六个要素是:

  • 成本——你预计这个实验要花多少钱?
  • 定位-是否容易接触到目标受众?你对实验对象的了解有多详细?
  • 控制——测试可以控制到什么程度?一旦开始测试,可以修改吗?如果测试不顺利,是否容易终止或调整测试?
  • 时间——团队开始实验需要多长时间?例如,拍摄电视广告的时间比发布脸书广告的时间要长得多。
  • 输出时间——测试开始后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得到测试结果?比如搜索引擎优化实验或者社交媒体广告的输出时间比电台广告的输出时间要长。
  • 规模-实验覆盖的人群有多大?比如电视广告的覆盖面就远大于话题博客广告。


  • 仅仅考虑渠道因素是不够的。《成长黑客》作者提出对每个渠道的每个因素进行评分,然后计算每个渠道的平均分,对渠道进行排序。



    但在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评分是一个参考,在公司的不同时间段,渠道的效用是不一样的,需要灵活调控,不必盲目跟随评分。

    这一步是确认通道的优先级,以及谁是关键通道。

    三、渠道实战

    & gt1.渠道优化

    技能:验证+调整。

    根据以上,我们渠道体系的基本内容已经存在:渠道、内容、用户。[/s2/]

    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可以根据渠道列表问自己以下问题,然后完整地填写下表:

  • 有哪些渠道?这个通道的优先级是多少?
  • 渠道的特点?适合什么渠道?
  • 渠道的用户有哪些?


  • 这样,初步建立了一个基本的优先渠道体系。

    所以,最后一步就是实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渠道系统主要处理这些问题:

  • 验证产品-渠道-用户匹配度,渠道是否找对。
  • 验证信道优先级,确认是否正确找到最重要的主信道?
  • 探索新的渠道,看看有没有新的机会?
  • 渠道、内容、用户都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我们的运营策略也需要动态调整。

    本文参考文献:《成长黑客》,肖恩·埃利斯、摩根·布朗、张溪梦译。

    本文由@ OperationOM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