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少儿编程班,作为一个有着20年经验的老鸟,让我们眼花缭乱!在写这一系列文章之前,我以加盟商的身份调查了市场上各种品牌的少儿编程。就课程内容设计而言,一个可以是带硬件的少儿编程,一个可以是不带硬件的少儿编程。但是,无论哪一个方向,最终都会殊途同归——软件方向,而它的终极目标是面向未来的思维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其课程的设计理念-STEAM,什么是STEAM?所谓STEAM课程,是指由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学科组成的跨学科课程。它强调知识跨界、场景多样、问题生成、批判建构和创新驱动,既体现了课程综合化、实践化、活动化的诸多特征,也体现了课程回归生活、社会和自然的本质诉求。如下图所示:
(蒸汽图标)
STEAM教育不同于我们现有的单一学科、以书本为导向的教育,是一种跨学科、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其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STEAM理念融入儿童编程学习,效果如下图所示:
STEAM教育与儿童编程的融合
所以少儿编程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抗挫折能力、美感能力、实践能力、自我驱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鉴于此,2015年9月,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提出STEAM教育。到目前为止,STEAM已经基本纳入了全国各地的教学和考试体系。今天,各个机构的课程都是基于这个理念设计的。
其次,我在看少儿编程的课程内容。基于STEAM教育的理念,目前市面上的课程分为两个方向,如下图所示:
(少儿编程课程设计的两个方向)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两个方向唯一的区别就是有没有硬件。
从学习体验的角度来说,如果有硬件,我们的孩子可以通过电脑或者PAD编程指令我们电脑外部的一个工具移动,如果没有硬件,他们只是指令我们电脑内部的一个虚拟角色移动。背后的想法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有硬件的课程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一些电子模块的功能。感觉就像我们知道踩了车的油门,车就会加速,却不知道车是怎么加速的。因为,如果设计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电子模块,需要非常复杂的计算机专业知识。
从性价比来看,硬件多了,相应的学习成本也会增加。
至于课程方向的选择,我的分析如上所述。
第三,不同年龄段如何选课?以下是我的建议:
6岁以上,从图形化编程中选择。学习路径是:图形化编程->:基于Python的代码编程->:基于C++的信息学奥数。
10岁以上,我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图形化编程-->:基于Python的代码编程-->:基于C++的信息学奥赛:第二个是基于Python的代码编程-->:基于C++的信息学奥赛:你可以从图形化编程入手,也可以直接学习Python。如果从图形化编程开始,可以相对平稳地过渡到代码编程。如果从Python开始,对孩子来说难度会大一点,但不是不能。
12岁以上,我们也有两种选择:一、基于Python的代码编程-& gt;基于C++的信息学奥林匹克:二、直接基于C++的信息学奥林匹克;
最后我们来看看每个阶段对应的事件,如下表:
另外,老师也是很重要的选拔依据。因为,在今天,所有的机构都太缺这方面的专业老师了。在我们选择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关注我,发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