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期间,知名护肤品牌巴黎欧莱雅宣称要举办“全年最大努力”现场促销,不料被自己打脸。
事情是这样的。
“双11”促销期间,巴黎欧莱雅于10月13日、14日在官方微博发布直播预告,承诺10月20日在李佳琪、维雅直播间推出“全年最佳”瓶装面膜优惠,即买20片送30片,售价429元。用户支付的最低价格是与“双11”平台合作后的368.94元,如预付、满减等。
但直播活动举办后,欧莱雅官方旗舰店在11月1日至3日连续放出大量“999减200元”的优惠券,使得11月11日在欧莱雅官网直播间购买同款面膜只需257.7元,中间差价达到100多元。
事件发生后,欧莱雅官方微博删除了“全年最努力”的表述。
都说直播送的优惠是“全年力度最大的”,反手还会推出更优惠的政策,还修改了之前的广告词,让第一次交定金的消费者很生气。很多人联系欧莱雅客服提出“退差价”,但遭到拒绝。
目前,已有超过2万人集体投诉欧莱雅“欺骗消费者”。
11月17日,李佳琪和维雅发布声明,暂停与欧莱雅的一切合作。
11月18日,巴黎欧莱雅表示,该事件是由于促销机制过于复杂造成的,并表示正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对事件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力争尽快给相关消费者一个公平妥善的解决方案,但目前尚未给出差价补偿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时间表。
“双11”本来是商家展示品牌形象、提升销量的好时机,但欧莱雅居然搞了一次维权事件。
促销经济学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巴黎欧莱雅的“双11”促销计划,内部应该是一盘棋,但他们极不严谨,各个渠道的优惠策略都在互相“战斗”。而且广告词“全年最大强度”中“全年”的定义存在法律歧义。
事发后,巴黎欧莱雅删除广告词掩盖过错,售后服务敷衍塞责,态度傲慢,难以想象。这种做法来自于老牌化妆品集团。
做生意,诚信是最重要的。价格可以打折,但是质量和服务不能打折。
无论是“价格歧视”,还是品牌与“头部主播”的定价权之争,都不能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一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刻不容缓。
消费者出于对品牌、平台、主播的信任,相信了“全年尽力”的宣传,为了折扣牺牲了休息时间,在直播间努力下单。结果巴黎欧莱雅出尔反尔,不仅严重损害了“双11”购物节的公信力,还涉嫌价格欺诈,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无论是考虑不周还是推广机制过于复杂,巴黎欧莱雅都应该尽快拿出解决方案,补偿带货主播直播间消费者的损失,同时满足那些在官网直播间高门槛下单的消费者,最大限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老百姓长期以来饱受打折之苦。
11月18日,中消协发布2021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突出了价格纠纷、虚假发货、平台问题。其中“付款后10天不见欧莱雅”成为典型案例。此事件是“双11”促销规则下的衍生事件,其反映的问题值得深思。
像巴黎欧莱雅这样的商家都能迷失在游戏规则中,更何况是消费者?
“双11”复杂的规则扼杀了消费者购物的兴趣,几乎让他们变成了“计算器”。你还想让它们变成“测谎仪”吗?
商人要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出了问题,他们应该给出一个坦诚的说法,而不是避重就轻,删除,归咎于“推广机制”,这是消费者的另一个套路。
建立一个品牌需要几十年,但毁掉它可能只需要一天。
“你值得拥有”是巴黎欧莱雅的品牌口号。应该用实际行动向消费者证明“你值得拥有”的核心价值在哪里。
来源: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