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猩猩。
你知道最近在彼此宝上闹得沸沸扬扬的“赔偿审判”事件吗?
互宝会员唐不慎坠入深坑昏迷,家人申请互宝发放互助。但调查人员在核查过程中发现,唐在加入相互宝前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不符合健康告知要求,故决定不予理赔。唐的妻子不同意调查员的结论。她认为皮肌炎不是事故和昏迷的原因。两年前,她连续服药,不违反健康要求,于是发起“补偿试验”。
短短5个小时,25万“赔审员”参与了这次审议,留下了2万多条意见,“皮肌炎”的百度搜索指数也在当天飙升。
就像在龙卷风的中心,两万多条意见没有一条关心唐怎么样,没有一条关心这种说法会给他的家庭带来什么样的伤害。他们是平等的自然人,就像“法官”,但又像等待审判的“囚犯”。
再说说互宝。
与目前网络上常见的众筹、互助等形式不同的是,互宝的报酬是强制所有成员共同承担,而不是自愿出资,所有成员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宝藏不是彼此的保险。它既没有保险公司作为赔偿人,也没有保险监管制度。
相互宝试图将保险和众筹结合起来,但最后只有一场闹剧和一个受伤的家庭。
还是有对保险公司的了解留了下来?「审计师」和保险公司的审计师有多相似?这时候,如果站在消费者的角度,难道不应该感叹“买保险什么都说好了,各种理赔都赔不起”吗?
我不否认相互宝可能会给中国的保险市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个机制也可能会对保险行业产生影响。
但毕竟不是保险,有时候保险的“冷”条款更靠谱。
好吧,这期的话题可能有点重,但是相互宝真的代替不了保险,买保险也不要怕什么陷阱。我这里准备了一份“保险避免陷阱”指南,有需要的可以关注我的头条,猩猩说财富,私信回复“保险避免陷阱”即可获得。
多听听猩猩的唠叨,少走财务弯路。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