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国产手机品牌的互联网销售给小米带来了哪些不敢尝试的好处?
经历过诺基亚王朝,经历过摩托罗拉打天下的人都知道,十年前,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你只要竖起一张牌,喊着卖就行了。北京中关村专柜的手机基本上都是HTC、诺基亚、摩托罗拉的山寨版。
当时整个国产手机品牌厂商大多以“模仿”诺基亚或“复制”摩托罗拉在国内的成功经验为发展基础,但有一个品牌想“剑走偏锋”,那就是小米。
当乐视第一次提到“生态圈”这个概念的时候,一批行业大佬和资本大佬在互联网领域跟着乐视,想做互联网销售。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领导在这方面碰壁,也就没有再深入研究。
所以,当年小米成立之初,雷军就提出了“用互联网思维提升效率”的言行,倒逼制造业升级,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嘲笑。当时于华伟城东也公开表示,国内对互联网销售模式的反对和约束很多,很少有人敢轻易尝试。
没想到,雷军不按常理出牌,开创了“铁人三项模式”,建立了自己的手机品牌,并由此开始打造自己的消费互联网生态。
从小米1开始,余承东就一直看好其商业模式,并在小米1成功后祝贺雷军。正如余承东所说,1999年小米1赢得市场好评,无异于国产手机厂商中的一颗惊雷。
小米成功后,反对的厂商开始模仿小米。以手机为核心的“铁人三项”和越来越丰富的内容,也让小米成功构建了生态链产业AIoT的独特生态模式,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当时雷军说要“孵化100家生态链企业,改变100个行业”。相比于看好他的人,认为他在吹牛的人更多。没想到,短短几年,雷军逐渐实现了这个梦想。当初“农民工”小米也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
据统计,短短9年时间(截至2019年底),接入物联网平台的物联网设备总数达到2.35亿台,这是一家秉承“用互联网思维做手机”、“风论”、“唯快不破”原则的企业!其中,小米生态链上有290家企业,生产2000多种产品,物联网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30%!
从结果来看,只能说余承东和雷军是国内科技巨头的翘楚,商业敏锐性太强了。可能这就是我们和高层大佬的差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