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广告赚钱app(短视频点赞,看广告赚钱,都是骗人的吗?)

互联网时代,很多人白手起家,造就了很多有钱人,也让很多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比如现在有带货直播,纯聊天,美食分享,旅游分享...钱多钱少,总之能赚到钱,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直播的行列,想要分一杯羹。然而,做短视频并不是那么容易。要学的东西很多,需要沉淀,有一技之长需要培养。最近看了很多80到10岁的男女老少直播。我也很好奇这碗汤到底有多好吃。

点广告赚钱

你踩过多少互联网的坑?

今天当然只是想分享一下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有相同经历的人可以聚在一起聊聊【捂脸】

第一项:微派



2020年,偶然看到一个朋友在做短视频项目。每天都在微信上给短视频点赞,评论。2-3分钟即可完成,保底日薪81。出于好奇,我向她请教。这个项目的名字叫威派。如果你想加入,你就得花钱买他们的产品。有三个档次,最高档2970元!我观察了三个多月,看到我朋友从每天81到891,变成一天几千块钱。我觉得这个项目可以完成。2970元直接开了个号,2021年2月22日开始我的微派生涯!没接触过短视频,一切都很新奇,而且真的很简单,只要会玩手机,每天都能赚81。慢慢的,入门后开始发朋友圈招商,还是觉得加入晚了。如果我早点加入,我可以多赚几千。现在我觉得我真的很傻。3月中旬,第二个2970学长账号开通,期间招募了七八个会员,包括我的闺蜜,朋友,同事,微友。3月份已经整整一个月了,势头很好,但是从4月份开始,各种问题频频出现。一开始不能日常提现,后来不能做任务,后来说是公司转型...后来公司改名为聚拍,业务也从短视频赞变成了群殴。提现出现问题的时候,公司的老板和高管天天开腾讯会议,都在吹嘘不会亏会员一分钱,大家都能拿回自己的钱,我们都在傻傻的相信和坚持,直到新系统出现,app再也打不开,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的缘故吧。我随时准备赔钱。虽然没有损失,但是一共赚了2000左右,但是只有一个会员还了!在市场监管局的压力下,公司想出了退费方案,没有退钱的会员可以申请退款。9月30日前全部退款完毕,但这只是他们应付市场监管局的借口。到目前为止,真正拿到退款的人并不多。久而久之,团解散了,大家都默认了亏损,现在基本已经烟消云散了。

第二项:唐古拉剧团

2之前认识很久的魏攸,看到她在做一个团体项目,可以免费拿到很多产品,每天都能赚钱。她有空就想试试,因为她在等另一个项目的准备,所以我投了500块钱自己去玩,没有推广别人。那个朋友也叫我推广一下。她一个人开了几十个小号,每天收入1000多元。我想了想,还是算了。我们先来看看。8月中旬,唐古拉的撤军问题仍未解决。说是支付宝渠道出了问题。因为上一个项目的经历,预感肯定不长,所以即使终止投资,里面的钱也全部撤回。不到两个月,赚了338.8元,其中101.4元没到账,实际赚了237.4元。



8月下旬,他们又开始变招数,开新区打团,最低投入从500提高到1000,继续割一波韭菜。当时也有很多人加入进来,但是因为退出问题没有醒过来!果然,新区承诺的提现只持续了几天。到2021年12月1日,8月17日的老区提现和后面的新区提现都没有到账。今天据说一天提现千分之三。明天,据说要上市了。上市后,必须给大家提现...套路,完全套路。我觉得这样的公司不值得上市。上市公司名字叫交泰国际,知道怎么做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

第三个项目:明星游客评选

Star的前身是一个卖水果的小程序,名字叫米国。当时我接触到这个水果平台,做这个项目的人也是一群熟悉的人(都是我信任的上级和微商的大老板)。在7月份之前,公司已经在为这个项目做准备,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制作《唐古拉》的时候没有宣传它。

明星,属于广告电商,有200、1000、2000、4000四个档次。相应的投资额,利润分别为2元、10元、20元和40元/天。这就是静态利润。如果推广开发团队,利润上不封顶。入门级K1,提升10个直接会员升级到K2,提升20个直接会员(其中10个已经升级到K2)到最高级别K3。

我7月4日正式开放明星嘉宾,一直到9月底。招募了7个直属会员,自己投资了4个号,总投资5687.6元,收入约4000元,会员总数约30人,从开始的40元/天逐渐积累到每天170元左右。作为一个小角色,我们很难做任何事情。人家大老板一天赚一千到一万,然后一天几万甚至十万,利润飞速飙升。作为一个小角色,我们真的很羡慕。之前的项目我都亏了,第一批吃螃蟹的基本都赚了钱,所以在我晋升到K2的时候就停止了新人的晋升,以保证之前跟着我的朋友能小赚一笔,也避免后面跟着我的朋友赔钱。但是人不如公司,也是后来我才慢慢醒悟,感觉一切都在别人的掌控之中,一切都是有预谋的。

7月测试阶段,系统各种卡壳;8月,APP正式上线,各种更新;9月份开始陆续出现技术问题,说技术效果不好,技术团队又开始了源代码编写程序。还说邀请了阿里团队的某大牛。最后一次,说技术团队做了很多虚账,侵吞会员收入等等。有些人一直在问问题,但大多数人和我一样,还是愿意相信公司说的话。

9月19日(具体不记得了),公司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线上培训,几个微信群都是500人爆满,每人收取19.9的培训费,各种PK推广活动如火如荼。9月24日,提现被拒,但当时没多想;9.25参加成都线下沙龙会议(也在Xi、广州举办线下沙龙)。参与者有公司的高管,有做得非常好的大老板,也有像我们这样不起眼却想一起奋斗的小角色。从9月27日到10月初,又连续7天开了一次培训会。一盒水果每人收费19.9英镑。培训的目的是带来新的成果。9月30日发布通知,宣布国庆假期停止看广告任务,但拉辛不会停...



长假期间,大家都在等待风雨后的彩虹。没想到暴风雨过后还有更大的暴风雨。

参加线下会议后,很多人热情高涨,想把团队发展好,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项目。我还打算重新开始,这样我们的会员就可以升级赚钱了。国庆后APP升级到2.0,公司换了系统。原来所有的团队和级别都不算,需要再投资才能把原来的钱收回来启动项目。水平和收入也和以前不一样了,提现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每日或每周,而是每天返还一点,200天内用完。谁知道200天是什么?兴科,这个项目不到100天就穿越了。你能指望他在200天内归还它吗?这只是一个借口。公告一出,各行各业都炸开了锅,个个不满,高层合伙人也纷纷向公司建言如何平衡公司和大家的利益。人脉是我们的,投资款也是我们的。如果大家的钱都收不回来,合伙人(K3)的团队里就有几千个普通的K1人。他们该如何收场?如果公司真的想往前走,想做市场,就应该在大家都提出合理建议的情况下合理采纳,但是没有。

心死了。现在回想起来,一切都是计划好的。

我选择做这个项目有三个原因:1。公司之前一直有接触,直到公司的实际项目是做农产品,在陕西也有名气,也是支农企业;2.我的上级,包括上级,对公司非常信任。他们是之前水果小程序的最高代理。这么多年,互联网项目都是和上级一起做的,信任度100+。3.市面上已经有一个同类型的平台,当时运营了8个月,圈里的朋友都做的很好,以为在兴科是新起点,公司背景那么强的前提下,能维持一年左右。

当大家回头发现这都是骗局的时候,就开始了集体暴动。基层会员吵吵闹闹,资深会员分三部分,有的站在公司一边,有的站在会员一边,有的无动于衷。我们成都的大老板和朋友一起去Xi安公司找说法,线上线下报警举报等各种维权措施开始落实。溢出的水更难回收。市场监管局查封公司,暂停营业;警方介入并开始调查...我以为在维权的路上多花一点时间也没问题,但至少还有领导在帮我们这些普通人讨回公道。原来的工作小组因为一些人的投诉彻底解散了,背后的维权小组也在几天前刚刚解散。我彻底放弃了。现在,找不到人维权,很无奈。我想很多会员都和我有同感,所以花钱是个教训。大部分大咖和成员都被当做韭菜,被砍得遍体鳞伤。大咖伤人,会员赔钱。

总的来说,这三个项目我都没亏。但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人,我想把这些分享给你,劝你以后不要碰各种所谓的ZJP等投资项目。但是第三件事,上面的经历也让我清醒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然,如果你有很好的风险意识,能承担所有风险,或者能提前预测风险,提前结束风险,人脉够的话,可以考虑做。不要做违背良心的事。无论你是绿韭菜,还是割韭菜高手,请自重。恶有恶报,我也相信那些一起设计的明星、微老板、高管,迟早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之前一怒之下删除了所有关于星科的信息,这里没有图片可以证实。)

互联网项目很多,选择项目时擦亮眼睛;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是被其他项目骗的,比如S榜、买币、挖矿等。别再当人家韭菜了。老老实实去打工也是一条出路。我有个朋友,之前做过两个项目,亏了三四万。另一个朋友在网上输了七八千块...以前从来不敢碰这种投资类型,怕被骗。我不能更加谨慎。没想到这一年坎坷不断。

你在网上踩过哪些坑?大家都说出来,让大家知道。让我们路人警醒,避免以后再被当成韭菜!



作者:齐悦姐姐

你的关注是我不断创作的动力。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