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冉旭
“你只需要一部手机,在App上刷广告就能赚钱。”这种以刷广告为主的网络兼职,以“躺着赚钱”为噱头,让很多人心动。
2020年10月,家住新乡的李伟在朋友介绍下开始“刷广告”赚钱。他尝到一些“甜头”后,亲戚朋友也参与进来。没想到,在十几个人共支付了300万元的App使用费后,平台以“广告公司没有支付平台广告费”为由,停止了对李伟的支付。
看着几百万美元“打不过水漂”,李伟慌了。
“躺着”可以靠刷广告赚钱。有这种好事吗?
2020年12月,李伟听说可以在一个叫“趣看”的App上刷广告赚钱。刷一个广告赚2000金币,也就是20美分。一个账号刷一天广告能赚10元左右,但是你要交188元的App使用费。
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李伟注册了账号,刷了广告。“确实有收入,有钱。”接着,李伟买了10多部廉价手机,注册了30多个账号,并向趣手表旗下的叶县鸿蒙贸易公司缴纳了近6000元的使用费。
李伟说:“我算了一下,大概一个月就能把钱拿回来。”回国后可以继续赚钱,听起来很刺激。
河南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在“刷广告”的兼职背后,隐藏着拉人下线的行为。
“广告能赚钱”很快在亲朋好友中传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广告的“大军”。
今年3月,李伟和十几个亲朋好友开始刷广告,开了15000多个账号,向趣手表所属公司支付了300多万元。
公司称,目前资金链断裂,暂时没钱支付。
3月28日,叶县鸿蒙贸易商行全面停止向李伟等人付款,理由是广告公司未支付平台广告费,导致资金链断裂,暂时无钱支付李伟等人。
李伟听到这个消息后,坐不住了。“断断续续还了100万,200万没给。”3月29日,李伟等20余人到公司所在地讨要欠款。
“当时公司还在,他们说一周给50万。”李伟说,但是钱没到。等他们再去平顶山时,发现公司大门紧闭,内部电脑也搬走了。
河南商报记者致电该公司法人代表和财务部门了解情况。接通后,都称“打错了”。记者反复核实电话号码,确认无误后,再无人接听电话。
随后,河南商报记者联系到该公司一位姓李的合伙人,他表示,“公司还没有找到填补漏洞的资金来源。”
目前,李伟仍与公司负责人保持联系。对方说因为广告位被封,他重新申请了一个新的app,刚刚通过审核,放到了应用商店。不过目前他对收益不确定,还需要测试。测试没问题之后,他就可以继续营收了。
是否涉嫌诈骗?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北京史静(郑州)律师事务所商业刑事法律事务部主任秦明表示,这家名为叶县鸿蒙贸易公司的公司可能涉嫌欺诈。
秦明介绍,刷广告本身并不违法。公司雇人刷广告业务是否构成欺诈,仍需明确公司最初的经营目的。“如果公司最初的目的是经营好,有合理的盈利模式,就不算欺诈。”
但如果公司只是雇佣广告主,把佣金作为纯粹的费用给他们,就构成欺诈。
无数案例表明,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大多不愿意被公安和律师介入,原因是受害者害怕诈骗者被拘留后收不到他们的本金。李伟等人也迟迟没有向公安机关和律师求助。
秦明提醒,希望公司等不到结果。遇到类似问题,建议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根据合同提起民事诉讼;如果没有相关的合同约定,建议准备材料立案调查,这样才有可能挽回自己的损失。
目前,李伟一直在收集证据,准备向公安司法机关求助。
(李伟为化名)
作者:冉旭
来源:河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