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压力大吗(新媒体运营职业前期,写不出好的原创怎么办?)



新媒体运营的未来一定是在“原创”

近年来,随着自媒体行业规模的爆发式增长,用户看过的优秀文章越来越多了,对文案质量的要求自然也以是“肉眼可见”的幅度提升不少。早期新媒体运营人员依靠复制粘贴当“缝合怪”,就能轻松打造出爆款文案的情形已然一去不复返。

新媒体运营的现在和未来,必然是以“原创为王”。

然而,同样是做新媒体运营、发原创文章,成效却天差地别。像粥左罗,李砍柴这些人发的原创,轻轻松松就能获得10W+阅读。但也有不少人不得要领,抓耳挠腮,憋半天憋不出几行字,创作效率低下。

“写不出优质原创内容”正在成为困扰许多新媒体运营新人的共性问题。不少同学因此陷入迷茫甚至否定自己,认为自己缺乏创作表达的天赋、没有灵感,注定写不好原创文案。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非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并非缺乏创作天赋,也不是没有灵感,只是大家还没有把它们挖掘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新媒体运营人员在职业前期,可以做哪些事情来激活创作才能,帮助自己写出更吸引人的原创作品。

先大量产出,再精修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①邀请一批受试者,将其分为a,b两组,两组人员分别制作手工艺品;

新媒体运营苦逼日常

②实验对a组的要求是:每个成品必须是精品,不对成品数量作要求;

③对b组的要求:竭尽所能去提高成品数量,对成品是不是精品不作强求;

④制作时长1小时。

实验结果相当有趣,最后所有的精品都出自于b组之手。该实验表明,没有足够的成品制作经验,就无法做出精品。

没想到吧?

文案创作也是一样的。 如果你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想要追求完美,那很可能是下面这种情况:

①选题先纠结半天;

②写完几句先停下来看一遍,嗯?这一句好像写得不太好,我改一改。

③诶呀,这一整段好像都有点问题,我看一看。

④好像选题也有问题啊...

⑤......

你会感觉到自己写的文案不好,是因为经过常年累月的阅读,你见识过写得好的案例,对文章的好坏具备了基本的审美能力。但是你又缺乏把文案“变美”的经验,所以创作过程就会变得很纠结,效率也很低。

因此,对于一个没有太多创作经验的新媒体运营小白而言,相较于一开始就强迫自己,要按照脑海中的“最高标准”去输出,优先保证输出量的做法显然更为明智

运营人员在职业初期,只有通过大量地创作,让大脑将“想法”快速、准确地转换成“文字”,并不断重复这个转换过程,直到熟练,这样才能让输出变得高效。

这种“让大脑快速准确地把想法转换成文字”的能力是文字内容创作者必备的“底层能力”,是创作的基本功。基本功不扎实,什么行文套路、写作技巧都无从谈起。

从同行优秀作品中吸收经验

闭门造车肯定是不行的。既要有输出量,肯定也要保证输入量。让作品变优秀的捷径是什么?肯定是去分析模仿同行里面更优秀的作品。平时遇到觉得好的文章,就把它摘下来,解构它的内容,多分析里面的逻辑,表达思路。

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分析完一篇特别好的文章了,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或者说,我该如何检验对这篇文章的吸收效果?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或者说,我该如何检验对这篇文章的吸收效果?

给大家提供一个方法:在分析完文章之后,可以试着用自己的思路把原文写一遍,然后和原文对比,看看不一样的地方,到底是谁表达得更好?这么做结果会一目了然。

当你做到了这一步,也算是做到对原文的“物尽其用”了。从反复阅读到解构分析再到复写,最后再到比对,整套流程做下来会特别费时、费神,但对于写不出好原创的新媒体小白来说,这已经是最简单、最有效的进步方法了。


要么有用,要么有趣

我们要区分两个重要概念:“写作”“新媒体文案创作”。写作的定义很宽泛,写写日记盘点琐事算写作,发朋友圈记录心情也算写作,不限内容,不论体裁,不究风格。这些作品能吸引读者注意力吗?不知道,因为你写的时候可能压根就没考虑过这件事;

也许可以,毕竟它们的读者很多是你的家人朋友。而新媒体文案创作,你面向的受众更多是素未谋面的人,那他们凭什么会对你的内容感兴趣?无非就是你的内容能给他们提供两种价值

第一种叫实用价值,就是说,你的内容能给读者带来实在的收益,平常我们经常提到的“干货”就属于这一类;第二种叫情感价值,就是你的作品可以取悦读者,让读者产生积极情绪。简单来说就是:你的文案要么得有用,要么得有趣。

坚持

粥左罗也不是天生就会写爆款文案。在他刚进插座学院的时候,也曾和多数人一样,为了出一篇好的原创,绞尽脑汁,弄到筋疲力竭,最后还出不了稿。

可能他的情况还要更糟一些,因为他的身边尽是些随便发一篇文就是10W+的神仙同事。

在Deadline和神仙同事的双重压力之下,他也胆怯过、迷失过、动摇过,但唯独没有退缩过。高压之下,面对无法出稿的窘境,他唯一做的事是就是坚持输出,没日没夜、废寝忘食的写,这一写就是4年,写出了上百篇10W+,写出了有志青年不向逆境低头的奋斗史。

李砍柴,从默默无闻到“一边写稿养家,一边浪迹天涯”,再到现在成为砍柴书院的创始人,他经历过绝望也曾想过放弃,后来他终于出名了、更富有了、变自信了,但有一件事一直没变,就是依旧坚持日更。

日复一日坚持输出的过程就像是登山,半山腰很可能还是拥挤的,你得爬到山顶去看看。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