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健康成年人来说,没有特别需要补充益生菌。
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菌群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因为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可以自行产生益生菌的大工厂,我们所吃的食物可以通过肠道消化、分解、发酵产生大量的益生菌,这是人体肠道与生俱来的生理功能。
所以我们不会生病,肠道有益菌数量占优势,肠黏膜呈粉红色,肠道相对健康。因为这些有益菌,包括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细菌,可以合成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肠道蠕动,抑制有害细菌,分解有毒有害物质。
不健康的饮食会导致肠道有害细菌的增加。
所以对于普通健康成年人来说,没有特别需要补充益生菌。而且正常情况下,人体可以自行调节体内菌群平衡。但是,如果你有以下不健康的习惯,就需要补充益生菌了。
第一,饮食不健康。
长期高脂饮食,肉类吃得太多,植物性食物吃得太少,会导致肠道内有害菌增多,有益菌减少,肠道产生的毒素增多,保护能力下降。
第二,平时不注意饮食卫生。
如果一个人在日常饮食中不注意卫生,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那么进入肠道的不良“通过菌”的数量远远超过“常驻菌”。这些坏细菌得势后,侵入肠黏膜,释放细菌毒素使体温升高,引起腹泻等疾病。
精细加工食品,缺乏有益于肠道蠕动的膳食纤维,不利于有益菌的生长繁殖。
第三,吃太多加工食品。
我们知道,这类食物往往经过精细加工,缺乏有益于肠道蠕动的膳食纤维,不利于有益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导致有害菌的过度繁殖。此外,一些加工食品含盐量很高。吃多了容易导致胃肠道的高渗透压环境,使肠道内的水分无法被吸收,从而引起肠道问题和菌群失调。
第四,喜欢喝酒抽烟。
长期饮酒的人会对肠道健康造成严重问题,包括肠道菌群失调。因为酒精会直接氧化小肠黏膜,提高小肠的通透性,促进炎症物质的渗出。吸烟几乎损害身体的每个器官,并且是导致炎症性肠病的最重要的环境风险因素之一。
滥用抗生素会扰乱肠道菌群。
第五,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阻止细菌的繁殖,甚至可以杀死细菌,但它会影响肠道内的所有细菌,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即使是单一的抗生素也可能引起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多样性的改变,从而扰乱肠道菌群。
第六,习惯性熬夜导致睡眠不足。
大部分人熬夜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工作需要,而是因为睡前追剧、打游戏、刷微博或者朋友圈,让很多年轻人睡不好。你知道,肠道也有类似的昼夜节律。睡眠不足、倒班、吃饭太晚都会打乱我们习惯的生物钟,对肠道菌群产生一系列有害影响。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功能下降,人体内有益菌大大减少。
另外,随着人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功能下降,人体内有益菌大量减少,有害菌大量增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粗糙。不仅如此,有害细菌还会产生很多致病物质,会降低免疫功能,使细菌更容易入侵,引发很多疾病:
便秘:益生菌的减少会使乳酸分泌不足,肠道蠕动减慢,有害菌增多,大量废物的堆积也会影响肠道的正常代谢功能,导致便秘。
腹泻:当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功能紊乱,水分吸收不足时,就会发生腹泻。腹泻会把消化的和未消化的肠道一起排出,包括益生菌,大量的营养物质、水分和微量元素离子都会流失。
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功能紊乱,水分吸收不足,就会出现腹泻。
口臭:口臭源于消化道,肠道不健康自然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害细菌的不断生长繁殖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反复感冒:众所周知,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失调肯定会造成免疫力下降。
这时候如果要提高抗病毒能力,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就需要补充益生菌。不过,这些也很容易解决。首先可以适当多喝酸奶,因为酸奶中的乳酸菌有助于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可以缓解肠胃菌群失调引起的腹痛、腹泻等不适。
我们需要均衡的饮食来提高抗病毒能力,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二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除红豆、绿豆等粗粮外,木耳、海带、裙带菜、口蘑等也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利于益生菌的生长。
第三种是富含益生元的食物,益生元是肠道内成千上万个有益菌的食物。洋葱、豆类等食物富含益生元,可以为肠道益生菌补充营养,有利于益生菌的繁殖。
第四,富含果胶的食物。苹果、山楂、香蕉等水果中富含的果胶是一种非淀粉多糖,能为肠道有益菌提供能量,促进有益菌的繁殖和生长。
另外,富含果胶的食物,分解的果胶产生短链脂肪酸,也能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