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赚钱是真是假(电商微商、消费返利?小心!有可能是新型传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销也在不断变化。12月2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显示将加大打击传销力度,通过技术手段识别新形势下以电商、微信业务、消费返利为名的新型传销,依法查处直销违法行为。电商、“新零售”团购、钱购、理财...MLM在生活中可谓“四面埋伏”。怎样才能擦亮眼睛,严厉打击非法传销?

网络覆盖

在商城App上购物,成为会员,就能参与利润分红,将来公司上市后还能获得股权?面对这些诱饵,许多人上当了。

浙江省今年年初公布的一个案例显示,一个名为“十亿入口”的商城App平台,会员遍布全国32个省份,注册会员账号90多万,付费会员70多万,涉案资金7000多万元。

这是典型的网络传销案例。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的提示称,网络传销往往打着电子商务、免费盈利、消费者回报、网络创业、投资理财、互爱、网络赌博(游戏)、资本运作等时髦且“泛政治化”的幌子,通过特定网站或社交平台发布传销信息。,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其实它和传统传销没有本质区别,只是主要利用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方式收取入会费或会员费,直接或间接引诱人作为其下线来获利。

以网络营销、网络购物、网络直销等名义。,变相收取入会费,设置各种奖励方式鼓励会员下线,这是目前传销者惯用的欺骗手段。与此同时,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免费让利”、“增值消费”的传销,宣称“不需要花钱,免费购买商品”、“消费=存钱=免费”、“消费500元后500元”,具有欺骗性和吸引力。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高在接受北京商报今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传销需要上级讲课、检查、命令,需要开会营造氛围。但网络传销免费,操作简单,投资金额有限,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而且传统传销主要是‘杀熟’,网络传销不仅是‘杀熟’,而且通过网络,行骗的范围更加广泛和无限,侵害的对象也不特定。”

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显示,目前,网络传销的标的物除了健身器材、保健品、洗护用品等传统实物产品外,还出现了网络商业广告传播数据量、运营资金份额、计算机软件等虚拟服务甚至虚拟概念。传销对象类型趋于复杂化、虚拟化,难以判断和识别。

金融投资坑

网络传销有时披着投资理财的外衣。

就在上个月,徐州睢宁警方披露了一起特大网络传销案。嫌疑人搭建了一个名为“BBGO”的虚拟货币质押挖矿平台,然后以高额返利、高额回报为诱饵,引诱其下家投资并组织领导传销活动。2019年至2021年7月,该团伙在国内发展成员11万余人,涉及资金10亿元。

警方调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建立了一个名为BBGO的虚拟货币质押挖矿平台,找到海外宣传人员帮助他们伪造矿机和工厂的虚假信息,并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发布所谓的大型活动,引诱投资者加入他们的MLM组织。

在一个同城的反MLM QQ群中,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有网友曾求助,称自己的朋友因为BBGO洗脑,投资了几十万。她转发的BBGO宣传内容显示,这个传销自称“投资小,收益稳定”。不同等级有不同的奖励方式。比如V1级别,直接推10个人,团队绩效达到20万美元,可以获得5%的奖励。等级V2要求团队训练三个V1并获得9%的奖励。此后,级别和发展下线数量不断提高。

微商真的有那么赚钱吗

从事反传销多年的杨先生告诉北京商报今日记者,“大概5年前,我的一个朋友被拉去参加了一个叫‘雷达币’的传销组织,他也给我看了一下。我开始劝他,他不听,后来也不卖了。”这几年,他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建议和帮助。就在一个月前,有网友问他,“老人退休金10万,被朋友拉去买雷达币。我现在该怎么办?”在这些情况下,他往往会建议对方报案。

江西省公安局已发布关于“MLM币”的提示,表示这是一个利用虚拟货币鼓励会员“拉人头”赚取回报,不断吸收会员会费,达到敛财目的的传销组织。

“凡是说‘XX虚拟货币,XX区块链,XX原始股,XX物联网,宣传投资,保证赚钱,静态几倍,动态更多’的,都是骗局;凡是要求发展下线的,层层受益的,一定要慎重;任何高收益的东西,一定是高风险的。”杨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监管追逐

数字化正在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传销是在人们对新事物认识还不成熟的阶段进行欺骗和诈骗。监管就像一场追逐赛,试图用最快的速度堵住它的财路。

近日,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发布提醒称,在工作中发现有人打着“新零售”经济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和商家加入,以开发商数量作为计酬或返利的依据。这些平台捏造订单数量,进行虚假交易,拉人下线,涉嫌组织、领导传销。

同样,安徽省铜陵市市场监管局近日查处了本市首例网络传销案。名为“优香戴埠商学院”的平台要求参与者购买VIP会员服务才有资格加入,推荐人与被推荐人形成上下级关系。该案是披着“新业态”外衣的商业模式,全程在网上传播交易,具有隐蔽性和跨地域性。

今年6月7日,该公司关闭了上述项目的所有服务器,彻底终止了此类经营活动,当事人也被立案调查。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还将查处违法直销行为。高对今日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对于直销,要关注其是否取得了直销活动区域许可,是否及时变更直销许可和企业登记事项。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直销员招聘活动的监管,关注招聘主体、招聘对象、招聘广告内容的合法性,是否以缴纳费用或购买商品为发展直销员的条件。还要加强对直销培训活动的监管,关注直销培训员是否持证上岗,培训内容和方式是否合法。

高补充道,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直销会议(包括但不限于研讨会、奖励会、表彰会、产品推介会、业务沟通会、美容或营养讲座等)的监管)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组织的以及经销商组织的各种会议。不得有夸大产品功效、奖励等具有欺骗性、误导性的宣传促销行为。

北京商报记者冯涛卢银玲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