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一个人开的店有哪些(独居生意经:小户型楼盘畅销,一人食火爆,有人找陪玩月花上万元)



作者/张《财经天下周刊》作者

编辑/陈芳

“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就是下班后回去面对四面空墙。”在视频《十三邀》中,1990年出生的保险经理韦福的一句话,道出了很多年轻人独居的现状。

年轻人大多活在两个灵魂里:一个化身“社交牛”,呼朋唤友,在饭局、剧本杀、蹦迪的群体活动中来回穿梭;一个变成了“社交恐惧”。无论多晚都要回家,只有缩在自己的房间里,才能感到安静和安心。

你一个人住吗?你知道有多少人独自生活吗?

数据很惊人。青山资本2021年度消费报告显示,中国有9200万独居人口,适婚年龄的单身人口有2.4亿。这一数据发布后,无数独居者迅速被感动,冲上热搜榜。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享受独处时光的年轻人掏出钱包为孤独买单,最终导致了“单身经济”的盛行。一个人住,一个人吃,一个人旅游等行业应运而生。Tik Tok有近100亿条分享独居、独食的视频,小红书里有290万条关于一个人种草的笔记,比口红、美妆都高。

独居的生意

“一房两人三餐四季”的生活状态曾经是很多人的梦想,但当年轻人重新审视爱情和婚姻时,如果很久没有遇到另一半,他们会选择买一套小房子,为自己安顿下来。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66.7%的单身人士会为了追求稳定的住所而购买房产。

对于生活在重庆的毛毛来说,有一套大房子固然很好,但对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的需求更加迫切,她不想再租房子四处漂泊了。经过近三年的工作,她在父母的支持下,成功争取到了一套50平米的生活小窝。虽然这是一套14年房龄的二手房,但她很满意。

毛毛喜欢简单舒适的装修风格。房间以灰白色为主,她还买了投影仪,方便看开头。临近春节,她在门外贴了一副老虎元素的对联。第一联是“吉祥如意”,第二联是“繁荣昌盛”。

在豆瓣的“请访问我的房间”小组中,毛毛发布了他的房间帖子后,他获得了很多好评和很多羡慕的声音。在这个群体中,目前有41011个“居住家庭”,他们更喜欢购买面积在40-60平方米的小户型房屋,用自己的奇思妙想把房间装修成带有明显个人风格的基地。

对于小户型的房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有些人选择老小区的二手房,看重的是水电便宜,易转手。有的人选择购买商品房,看重的是购房总价实惠,装修不用费多大力气。无论选择购买什么样的小户型,他们谈论最多的居住体验就是“幸福”。

“因为我真的很想有一个自己的家,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我真的很开心。”在成都买了小户型的徐畅告诉《财经天下周刊》。

今年1月2日,徐峥发了一条朋友圈。上面写着:“终于,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我有了一盏在这座城市里永远属于我的灯,一盏由一笔一画设计的灯。”




(许昌的房间)


作为一个刚拿到小户型的新人,徐畅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时刻。每天下班后,他都要像蚂蚁搬家一样把新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收拾新房时,手被洗洁精刺激裂了。经过一个多月的白天干活,晚上搬砖,徐畅终于住进了自己的房子。“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徐伟在朋友圈写道。

在北京,小户型的房源尤其稀缺。据了解,在朝阳区某新开发的楼盘,小户型的房子刚开盘就已经售罄,其他类型的房子还有。科控股(Ke Holdings Inc .)显示,目前北京新增小户型楼盘30个,每个楼盘有20-50套小户型住宅,大部分分布在丰台、通州、大兴。

一位房产中介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以前北京的小户型比较少,多是老房子,这几年开发商开始慢慢开发小户型。”

对于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来说,买一套小户型的房产并不容易,首付压力太大。退而求其次,他们选择档次更高的长租公寓,实现自己独居的追求。

以停车、自由为代表的长租公寓应运而生,每个面积很小,十几、几十平米,刚好适合一个人生活,但入住率很高。2021年,于波、冠宇、乐居等一线公寓品牌的入住率可达95%以上,房源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万科2021年半年报显示,去年上半年,于波营业收入为13.19亿元。虽然占比不高,但其25.6%的增速比集团总增速高出11.4个百分点。

这个安心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无论是咬牙攒钱买小户型,还是住进比均价略贵的长租公寓,独居年轻人对住房的高品质需求催生了房地产新业务。

一个人可以吃掉大型经济体

对于鲁豫来说,食物是最好的安慰,一个月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可以花在食物上。虽然他和别人合租,但是厨房电器都是全配置的,他一个人住了不到一年。购买了电饭锅、电炒锅、豆浆机、电饼铛、空炸锅等必备家用电器。虽然每天工作很累,但对鲁豫来说,一顿好饭比什么都重要。

适合一个人开的店

做饭是年轻人在漫长的独居岁月中逐渐学会的一件事。但是居住环境空小,大型家电摆放困难。迷你小家电成为新宠。正在合租的鲁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因为四个人合租,共用厨房,有时候还要安排做饭的号,所以我就买了单锅放在房间里,偶尔做个饭或者吃个小火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像鲁豫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据天猫榜单统计,30天来,迷你电饭煲和迷你电饭锅总销量分别达到23万件和3万件。这还只是前20名品牌的销量,整个迷你家电的整体销量更大。

然而,对于许多忙碌的独居年轻人来说,自己做饭只在周末出现。平日里,他们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简餐,不需要自己洗碗。所以网商开辟了自热火锅、红油面团、预制菜等半成品食品。这些食物份量都是一个人开始,操作方便,可以“烫”。

一个人的半成品市场也在扩大。2020年3月,JD.COM的数据显示,“一个人吃”的自热火锅和自热盒饭营业额环比增长77%。2021年双十一期间,自热火锅品牌自热锅销售额达到1亿元。

小麦不会做饭,他更喜欢出去吃饭,而不是叫外卖或吃快餐。“经常点外卖不利于社交。”他告诉《财经世界周刊》。当他一个人出去吃饭时,他经常和商店老板聊天,作为摆脱孤独的一种方式。

一人份的食物也是线下商家的新出路。近年来,许多线下商家都开设了“一个人的餐厅”。这些餐厅大多都有横放的长桌,通过三个隔断为食客打造私密空的房间。一个人的餐厅种类很多,有简单的日本料理,也有火锅烧烤,充分照顾了食客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人的餐厅发展迅速。2020年,国内“一个人的餐厅”企业新注册企业将增加112家,同比增长43.6%。

一个人好好吃饭。这是日本一本漫画的标题,现在却成了很多独居年轻人的口号。在生活快节奏的当下,辛苦一天后放松一下,吃一顿期待已久的饭,成了劳动者的精神慰藉,也给一人份的美食产业链带来了繁荣。

生意产生于孤独[/s2/]

“孤独的人更有可能去寻找一些有意义的东西。”说小麦。刚进入独居生活的他,曾经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花120元在网上搞了两次每周一次的cp活动。

先交钱输入个人信息,然后大数据充当老人给自己发一个“命中注定”,最后两个人一起做系统每天分配的小破冰任务。起初,麦子对这种形式很感兴趣,但尝试了两次后,她有点失望。“安排的任务太正式了。有一次我匹配了一个女研究生。结果她天天出去吃喝玩乐,不怎么关心这个活动。”

为了追求精神上的陪伴,麦子也在社交平台空间上通过会员。虽然出于社交目的,他更像一个旁观者,一个孤独的人看着另一个孤独的人。不过,他觉得这种状态也很好。当他发现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孤独的人时,他平静了很多。

喜欢小麦的人不在少数。长期面对“四面空墙”,难免需要一些情感寄托。十年来,虽然微信占领了社交市场,但是专注于陌生人社交的app层出不穷。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至今的十年间,陌生人社交赛道融资共474起,融资金额达292亿元。

被称为“元宇宙社交”第一股的Soul,虽然在2021年中断上市,但根据其此前的招股书,公司营收从2019年的7070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4.98亿元,同比激增604.3%。2021年第一季度营收2.38亿元,同比增长260%。Soul日活用户达到910万,每天有近千万人在上面解决孤独。

与陌生人的社交,只是陪伴经济中的沧海一粟。近年来,由于需求的多样化,陪伴经济也催生了宠物、游戏、智能机器人等产业,成为独居年轻人的精神支柱。

杨冬冬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有些人一个月可以花一万多块钱互相玩。“这种人通常都想和对方发展亲密关系,很多人互相玩就是为了追富婆。”

作为资深游戏玩家,杨冬冬一个人住的时候也会上网玩。便宜的玩15元一小时,贵的玩80元一小时,玩的价格看你自己的技术和性格。作为一个女玩家,杨冬冬比较喜欢和女人玩,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奇怪的事情。“有一次我找一个女生和我玩,结果发现对面有一个男生。很明显,我听说他用了变声器。”杨冬冬觉得很无奈。发现自己是男的后,只好硬着头皮打。

现在游戏玩法的产业链越来越完整。据杨东东介绍,目前游戏玩法有两种,一种是play shop,一种是play studio。陪店更注重情感链接。当“老板”觉得这个陪玩不错的时候,可以在店里预存钱,这样就不用“一拍换地方”了;和工作室一起玩比较正规。女客服负责和“老板”沟通,男玩工作室负责用技术和“老板”玩游戏,分工明确。

刚接触公司的“老板”会倾向于去公司平台。目前市面上有20多个玩乐平台,包括比信、月钓狗、猎游等。比信是目前最大的玩法平台。根据比信2020年年终盘点报告数据,比信注册用户超过5000万,其中每年新增用户2000万,增长率为66.67%。

除了游戏,杨冬冬还养了一只猫。“这是我的祖先,”她描述道。如今,一只独猫已经成为很多独居年轻人的标配。一位独自生活在社交媒体上的人说:“工作一天后回家看小猫真的很有压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曾经做过网上猫舍的方芳芳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目前没有办法通过后台数据统计独居者买猫的数量,但是有很多独居者买猫。

天籁说她一个人生活了十年,陆续送走了一只猫一只狗,现在在北京养了一只胖胖的橘子。依靠宠物来减少孤独感的年轻人开创了一项新事业。根据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宠物经济行业研究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

无论是找游戏玩,还是养宠物,当代独居的年轻人都非常愿意花钱在精神陪伴上来缓解孤独。

如果给自己的独居生活打分,杨冬冬打75分。她认为一个人的生活更需要精神上的独立。当她一个人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她会关掉手机,打开电脑填词说唱,找一些出口发泄。“一个人开始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有些焦虑,但是要学会找到合适的方式去解决,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爱好。”杨东东说。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社会性动物”,意思是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相互交流、合作。在独居人数逐渐增多的年代,个体行为会随着独居的生活状态而改变,一部分人会享受独居的闲适,变得理性自律,培养强大的自我。有些人会陷入懒惰颓废的困境,在娱乐化的环境中陷入狂欢,在现实世界中麻痹自己。

孤独是人类永恒的背景。基于9200万独居人口的数据,独居经济的下一个出路会在哪里?

(应采访对象要求,毛毛、鲁豫、小麦、天竺、方方、杨冬冬均为化名)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反者将被起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