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2日“咦,一包129元的花王纸尿裤居然漏了。”看着电脑上灰色的购物车,英子的妈妈很烦,觉得自己好像错过了半个世界。
国庆假期过后,我们告别了10月的假期。然而,在各大电商网站的跨境平台上,以进口纸尿裤为代表的母婴产品的推广依然如火如荼。大众化的廉价商品往往被贴上“爆款”的标签。然而,面对一个又一个的“爆款”,消费者很迷茫,不知道何去何从。
缺货
凌晨一点不能上网
自从女儿英子出生后,不爱网购的英子妈妈成了名副其实的“扒手党”。尿布、奶粉、药品...女儿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用品都是英子妈妈从网站上买的进口产品。
“纸尿裤和奶粉,这两样东西我都得买进口的。”英妈笑着说,她不是崇洋媚外的人。她仔细对比了国产纸尿裤和进口纸尿裤,“洋品牌”确实更柔软、更透明。
女儿尿不湿,一直买日本花王品牌。起初,她通过淘宝购买“淘货”。慢慢的,国内开始出现几个垂直的母婴电商平台,价格便宜,收货快,于是她转战这些母婴平台。“去年我基本上固定在蜜芽宝宝身上买纸尿裤。到了今年,感觉各个平台都开始卖纸尿裤了,我也患上了选择综合症。我得在几个网站上比较价格才能下单。”
昨天,让英子妈妈遗憾的是,花王在JD.COM全球购,一包大号L54纸尿裤,用手机下单只要129元,比蜜芽宝贝上同型号的两件套便宜7.5%,甚至比12元/片还便宜。
“根据产品信息,这款纸尿裤是11号晚上7点37分上架的。我半夜一点上线,短短五个半小时,就卖完了。”婴妈妈形容,进口纸尿裤永远是电商网站销售的“爆款”。
缺货
促销牌打得越来越频繁。
“花ace L的纸尿裤非常容易成为‘爆款’。”有经验的英子妈妈告诉记者,由于华王牌纸尿裤在中国市场很受欢迎,所以每当有网站推出低价促销,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空。
为了验证英子妈妈的话,记者昨晚登录了几家知名垂直母婴电商网站或大型电商的母婴平台。在蜜芽宝贝上,有7种花王纸尿裤显示“被抢”,最便宜的L38拉拉裤几乎5折,打折后单价99元/片。在网易考拉上,有6种花王纸尿裤显示“被抢”,最便宜的L44片拉拉裤,打折后单价87元。
假冒产品
问题总是会被提出来。
妈妈们纠结的背后,还有另一种担忧——假货。
在某论坛,一个名为“鱼鱼爆料”的帖子已经到了顶。有网友在帖子里说:前几天在某大型电商平台免税店买了四包进口纸尿裤,居然是假的。不像以前在实体店买的,宝宝尿完尿中间断了。后来用了另一款纸尿裤,中间换了空。一年多来,我从来没有在实体店用过纸尿裤。
根据帖子里的描述,这个进口纸尿裤品牌是花王。她在实体店买的花王纸尿裤,绿带是中间对称的,她在平台买的是左边的;实体店买的纸尿裤底部有一排序列号,这个平台买的没有。自行销售花王纸尿裤的网易考拉的一份问卷数据显示,约40%的受访者购买了假纸尿裤,或者对自己购买的纸尿裤“不够自信”。
“每个电商网站都大量低价销售花王。全日本的纸尿裤都是我买的吗?真的是百分百正品吗?”丸子的母亲告诉记者。
“尿布大战”的背后
10月12日,距离国庆假期结束已经五天了。然而,在电商网站上,记者发现母婴产品的促销依然如火如荼,仿佛还在放假。其中,纸尿裤和奶粉的促销竞争最为激烈。
“目前奶粉和纸尿裤占全行业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左右,有些垂直电商能占到一半以上。”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因为奶粉和纸尿裤是市场上最火的产品,为了引入流量,各大电商平台也喜欢在这两类产品上动用促销手段。业内甚至有一个笑话,母婴跨境电商的市场竞争是一场“尿布大战”。
“尿布大战”的论调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夸张。昨日,记者分别登录JD.COM、Suning.cn、天猫、蜜芽宝贝、网易考拉、聚美优品六个网站,每个网站都有针对花王纸尿裤的直接打折活动,并且都打着“境外免税”的旗号,表示产品在自贸区采取了保税进口模式,只向消费者收取10%的行邮税,行邮税低于50元以内,即单笔订单消费500元以内可以接受。
“通过海外采购运输到国内保税区,报关报检后再从仓储区运输到各地,是电商平台非常流行的模式。”南航空公司一位海外货运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公司货运业务中来自电商平台的订单快速增长。
在日本频频谈限购的时候,国内电商平台花王纸尿裤价格“混战”此起彼伏,让消费者晕头转向。“这也是花王纸尿裤。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价格。有时候真的不敢选最便宜的。”
难忘的“嘉年华”
一位税务专家表示,由于这类进口婴儿用品确实能享受到国家跨境电商的优惠政策,除去运输和快递费用后,国外奶粉和国外纸尿裤可以以接近国外当地超市的价格购买,相比传统进口模式,价格至少能节省30%。以奶粉为例。如果是贸易商通过正常渠道进口,关税在8%左右,增值税在17%,综合税率在25%左右,而跨境电商平台只向消费者收取10%的行邮税。
不过,营销专家也指出,如果跨境母婴产品的销售不解决供应链问题,促销“狂欢”可能不可持续。
以纸尿裤为例。商品到达中国电商之前,要经过日本供应商、日本出口商、中国进口商、批发商、中间商、零售商。日本的货源主要有三个,一个是批发贸易公司,很多日本品牌不向贸易公司或零售商供货,必须通过批发贸易公司;第二种是零售店。中国电商卖的很多商品都是从日本最大的婴儿用品店Akajia淘出来的。第三种是扫地公司。前两个渠道货源不足的时候,只要加价,市场上就会有扫货公司帮你扫货,这在日本已经成为一条产业链。"供应不稳定将直接影响价格."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野网作者:赵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