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高丹
近日来,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不断升级。阴云密布的局面也引起了中国读者的持续关注。更具体的表现是,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相关的书籍在各个平台上热销甚至断货。
我们从报纸上的电商平台Dangdang.com了解到,俄乌爆发冲突,普京相关商品迅速成为热搜,相关商品缺货,已紧急补货预售。从当当站的热搜来看,“普京”成为近几天的热门词条,并且不断攀升,成为十大热门搜索词。
战争漩涡中的乌克兰引起了中国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同情。在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谢尔希·普罗洛基撰写的《欧洲之门:2000年乌克兰的历史》一书中,作者从历史中寻找答案,理清了两千年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并希望看清当前乌克兰周边的冲突和动荡。作者对乌克兰“欧洲之门”的定义,让读者快速把握乌克兰的短暂。
《欧洲之门:2000年乌克兰历史》于2019年3月出版。该报从出版方方中信出版集团了解到,2月25日,随着战争的升级,《欧洲之门》一天就卖了1000多本,通过各种渠道都缺货。但是因为类似的精选书籍都不是畅销书,所以之前也没剩多少存货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上周紧急加印了《欧洲之门》。
尽管读者对乌克兰的热情是由当前政治危机的动机所驱动的,但要真正理解这场危机,我们还是需要回到历史。比如《欧洲之门》的作者普罗洛基认为,要理解乌克兰的现状及其对世界的影响,需要考察这些问题的根源,即从乌克兰的边界认同和国家认同的起源和发展入手。虽然一时一地的政治进程很重要,但地理、生态、文化才是更持久的因素,长远来看影响更大。
同样关注乌克兰历史的,有一本曾经在乌克兰任教的奥克兰大学政治学教授库比塞克写的《乌克兰历史》,重点分析了乌克兰的政治认同。《乌克兰史》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世界历史图书馆”之一。在此之前,销售情况相当低迷。目前市场上专门介绍乌克兰历史的书籍比较匮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临时加印5000册,目前处于预售状态。
《乌克兰历史》的作者谈到乌克兰,乌克兰语的意思是“乌克兰”或“边疆”。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乌克兰一直处于中间地带:俄罗斯和波兰(后来的奥匈帝国)彼此分离,占据了广阔的欧亚大草原的最西端,成为欧洲和亚洲、西方和东方的中心。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乌克兰是苏联的一部分。但是当苏联在1991年被分成15个国家时,乌克兰获得了独立。从人口来看,乌克兰是后苏联时代的第二大国(仅次于俄罗斯);在所有欧洲国家中,乌克兰的国土面积位居第二(也仅次于俄罗斯)。虽然乌克兰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它有着悠久而复杂的历史。今天,其历史的重要性已经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乌克兰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分裂;资本主义经验的缺乏使其有争议的后苏联时代转型更加困难;缺乏现代国家形式使乌克兰的国家认同变得复杂;也许最重要的是它与邻国的关系,尤其是俄罗斯。俄罗斯和苏联时代俄罗斯统治乌克兰。因此,掌握乌克兰历史的方方面面,理清其历史线索,成为新乌克兰的一大挑战。
与乌克兰相比,中国读者对俄罗斯更为熟悉,关于俄罗斯的书籍也出版了更多。
虽然战争使乌克兰与俄罗斯完全分离,但乌克兰与俄罗斯在历史、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俄罗斯作家都来自乌克兰,包括果戈理、巴别尔、阿赫马托娃、《生命与命运》的作者格罗斯曼,以及2013年被列为乌克兰最佳俄罗斯作家的安德烈·库尔科夫。
乌托邦告诉该报,最近一本名为《企鹅的忧郁》的书备受关注,销量很好。《企鹅的忧郁》的主角是落魄的作家和他的宠物企鹅。故事一开始,乌克兰经济陷入危机,动物园不得不遣散动物,开放民众认领,带回家。二流小说家维克多带回家一只企鹅。当他给企鹅取名米莎的时候,他就知道它们会一起在寒冷的乌克兰过冬。维克多一周前才被女友抛弃,他感到孤独,米莎也有她自己的孤独,所以这两个人彼此孤独,感觉比亲密伙伴更依赖对方。在书中,作者用企鹅来比喻无序但充满活力的乌克兰人民,以及他们在集体主义解体后的革命。
此外,乌托邦M系列中与俄罗斯相关的作品也持续热销。
2022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拉斯普京:信仰、权力与罗马诺夫王朝的黄昏》可谓恰逢其时。他不仅是西伯利亚农民,也是俄罗斯帝国宫廷中的杰出政治家。他不仅是圣人和殉道者,也是酒鬼和无耻之徒。而他的神秘力量,伴随着罗马诺夫的王朝,走到了尽头——拉斯普京的一生就像一个黑暗的童话,在现代史上占据了非常显眼的位置。被谋杀一百年后,“圣魔”拉斯普京依然笼罩在层层谜团之中。那些挥之不去的流言蜚语和讥讽,与对他的信仰并存,从未将这个形象留得远远的。
201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帝国幻象:俄罗斯“国家形象”的变迁及其他视角》一书,作者是中国学者张建华,该书反映了中国研究者的学术路径:通过对政府文件、报刊杂志、文学作品、民间传说、国家间政府外交、非政府组织间公共外交和普通民众间民间外交等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从他者的视角 本文考察了从1721年11月2日沙皇彼得一世开创的196俄罗斯帝国时期,到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后的69年“红色苏联”时期,265年间俄罗斯“国家形象”的演变。 “俄罗斯帝国”的转折点始于1812年的战争。之后,“俄罗斯人在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甚至民族血缘上,都与欧洲人无异”。然而这一切,依然是镜花水月式的“帝王错觉”。可以说,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的国家形象对欧洲人来说仍然是模糊而陌生的,被称为“欧洲门口的陌生人”。
该报还了解到,一本名为《梦想之城的创建和死亡:敖德萨的历史》的书在电子商务平台Dangdang.com上一度缺货。这本书的第一版是2020年5月出版的,不同于上面介绍的相关历史著作的纵横交错。敖德萨是一个只有200年历史的小镇,却有着复杂的身份。它曾经属于俄罗斯帝国。它有一段令人难忘的辉煌时期,德里巴斯在凯瑟琳大帝的支持下规划并初步建成。黎塞留的总督任期促进了它的繁荣和现代化。在沃龙佐夫时期,不断扩大规模,生意更加红火。它也有痛苦的回忆。克里米亚战争迫使其繁荣发展中断。二战期间被罗马尼亚占领,犹太人被屠杀。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敖德萨不再辉煌,人们深深怀念。
编辑:陈
校对: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