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网网上购书官网(当当网最新数据报告洞察阅读场景化变革:碎片化趋势凸显)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4月22日,临近世界读书日,当当网发布了《2021中国学习阅读现状洞察报告》,以学习作为代表外部阅读环境的形象,对中国人的阅读现状和精神世界进行了独特的透视,对不同城市学习阅读的差异和社会阅读场景的变化进行了透视。



当当网网上购书首页

报告显示,我国72.8%的家庭没有自习室,人均学习面积仅为0.65㎡,此外,报告对各地学习成本进行调查,显示我国实现“学习自由”的平均成本为29万元。在书房使用功能上,除了读书,书房还被人们用来加班、独处、看电影、与人交往、聊天、健身。高达52.9%的人把书房当成加班的地方,50.9%的人更喜欢在书房里独处、安静。在自习室看书和陪孩子玩的比例最低,大部分人把自习室当成午睡的地方。

从调查用户阅读的图书类型来看,人文社科类图书是研究中收藏比例最高的图书,达到53.9%;管理/考试/工具/教具/专业书籍/育儿教育等实用性书籍是阅读量最大的书籍,共占68%。

另外,对比有没有自习室的自习室的藏书量,有自习室的人不仅存的书多,读的书也多。从数量上看,大多数家庭拥有50-200本书,有自习室的家庭平均拥有280本书,是无自习室的134本书的两倍多。在30本书及以下的范围内,只有2.6%的书由有自习室的家庭保管,而14%的书由没有自习室的家庭保管。范围内有1000多本书,有自习室的家庭占7.5%,没有自习室的家庭仅占1.2%。从阅读量来看,自习室人均阅读量为7.46本,自习室为4.45本,比自习室高出3.01本。

报告显示,73.5%的人书房里的书没有读过一半以上,只有0.7%的人基本上读过家里的书,大部分是在书房里看书,占比30%~60%。通勤、如厕、就寝、午休、早起、吃饭,正在成为人们的“第二学习”。其中,63.6%的人在通勤路上看书,39.5%的人在马桶上看书,35.4%的人在睡前看书。此外,午睡、早起、吃饭也成了更常见的碎片化阅读场景。

报告数据显示,自习室和卧室仍然是人们在家阅读书籍的第一阅览室空,阅读率分别达到82.5%和38.5%,其次是卫生间,为32%。在外部,咖啡店和书店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外部阅读场所,阅读率分别达到41.8%和33.3%。

值得一提的是,当当网在北京三里屯街头设计了一个“厕所”。“厕所”所在的帖子上有很多关于学习区域和阅读状态的观点。这个透明的“厕所”里面有马桶,挂着各种各样的书。“厕所”外面贴着卷纸,上面印着作家的金句和有趣的书单。路人可以自己拿,把有“文化味”的卫生纸胶带带回家。这个有文化气息的“厕所”。



据介绍,这其实是当当网在世界读书日期间设计的创意装置。当当网希望通过让观众沉浸其中,在世界读书日唤起大众对阅读现状的关注。

事实上,当当网很早就洞察到了阅读场景的变化,前瞻性地提出了“场景”的变化,制定了“统计先行、数据导向、场景开花、碎片链接”的运营模式,并基于大数据创新营销和全渠道门店建设,努力以场景拓展市场。针对不同人群,当当网也进行了很多成功的场景化实践:与肯德基合作,打造以“愿品读书当当”为主题的文化社交空室,将阅读延伸到餐厅;与滴滴共建1000个“移动图书馆”,将人们与通勤过程中的碎片时间连接起来;与盒马共同打造了“精神粮仓”和“城市书房开卷”。

此外,在当当平台上,还推出了“赏金问答分一亿红包”、“影响力作家评选”、“我是图书推荐官”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对阅读的关注。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