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查看几年前的订单物流(跨境电商海外仓(OMS篇):物流渠道、物流产品与物流下单)

编辑导语:OMS的交付应该是整个OMS系统中最复杂、最细致的模块,也是业务联系的核心部分。主要总结了物流渠道、物流产品、物流订单的基本内容,以及解决一票多箱的几个难点。让我们来看看。



OMS的交割应该是整个OMS体系中最复杂、最细致的模块,也与业务密切相关,所以我打算分成几个分题目来讲解OMS的内容。

每个分主题都会言简意赅,只讲一小块内容,最后汇成一篇长文,全面讲解跨境电商海外仓OMS出库模块的产品设计。本文就和大家聊聊物流渠道,物流产品,物流订单。

一、物流渠道与物流产品

物流渠道和物流产品这些概念对于新人来说会很混乱,特别难理解。最大的原因是海外仓普遍使用国际物流,国际物流和国内快递物流的离谱定义和规则有很多差异,所以第一次接触这些东西会明显感觉“水土不服”。

针对国内电商,中通、JD.COM、大云、顺丰、童渊等。都叫做物流商或者快递商,然后他们对应的快递(物流)服务叫做物流渠道。

比如一个淘宝订单用的是物流商顺丰。物流渠道是顺丰,物流跟踪号是SF1317720623263。

这些定义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物流渠道。就拿我们熟悉的顺丰快递来说,它不仅有一项服务,而且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有多种服务。



截图来自顺丰官网

对于电商ERP或者OMS来说,在对接顺丰物流服务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顺丰有哪些服务,我们对接了多少服务,不同的服务对应什么服务代码或者接口地址。到时候客户选择具体的物流渠道,就不会有错了。

同样,在跨境海外仓和物流界,一般说的物流渠道,其实是指某个物流商提供的具体物流服务,比如上图中的“顺丰速运”和“顺丰速运”,属于不同的物流渠道,有不同的渠道代码和名称。

有了物流渠道,我们为什么还需要物流产品?这是什么?

物流产品把多个物流渠道包装成一个组合,然后一起销售。OMS客户只需要知道这个物流的对外报价是多少,不需要确切知道实际承运人是谁。

比如我们在淘宝退货或者发起上门取件的时候选择“菜鸟裹裹”下单,其实下单的时候你不知道是大云、童渊还是中通。只有具体的快递员上门,才能知道订单送到哪个快递公司。

对于消费者来说,从菜鸟APP下单,价格是一样的。只要背后具体快递公司的服务差距不大,用哪家都无所谓。



物流渠道与物流产品的关系

对于海外仓来说,最后一站的物流价格是最大的利润点,不同的代理级别,不同的账户级别,价格差距很大。基于此,如果能在保证客户物流体验差异不大的前提下,通过一些算法和策略,尽可能选择最合适的物流渠道(物流服务),那么就能带来一些额外的收益。

因为客户支付的价格是固定的(给客户的报价是统一的),所以可以通过物流产品的选择策略动态调整实际成本。一些海外仓服务商也称之为“物流比价”。他们可以选择是否优先考虑价格、交货时间或适当的投资率。

通过以上两个简单的例子,相信大家对物流渠道和物流产品的基本概念有了了解。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物流订货。

二、物流下单的两个节点

下物流订单一般有两个节点:前物流订单和后物流订单。前物流订购是在OMS完成物流订购,后物流订购是在WMS完成物流订购。

预物流订单是在OMS系统中向物流商的接口请求物流面单,得到一些物流标签和跟踪号,然后和订单的其他信息一起推送到WMS,让仓库直接工作。

后物流下单一般是指OMS只将订单信息推送给WMS(通常是指定物流商或物流渠道)。收到订单后,WMS从物流供应商的界面请求物流单,然后在获得相应信息后开始操作。当然你也可以先做足功课,然后根据实际包装情况向物流商申请物流单。

1.在物流前下单的好处

把订单放在物流前面的好处是把一些复杂的操作和异常的处理流程放在前面。因为国际物流有很多规则和要求,物流订单经常失败。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地址是黑名单地址,地址中有小语种字段,有些必填字段没有填写,甚至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有些国家或地区暂时无法使用物流服务,需要换一个...

在OMS这边,会有专门的物流订货人员或者客服人员来处理这些异常,可以快速准确的响应问题。而且由于海外仓的人工成本比较高,如果面单、跟踪号等信息。通过物流获得的订单可以在前台推送到仓方,仓方可以按要求完成所有的任务,比如拣货、装箱、称重,而不需要花费其他的精力去处理这些物流信息。

2.后期物流订购的好处

后期物流订货就是把一些复杂的操作和异常处理交给一些WMS人员来处理这样的话。意思是需要在仓库安排这样的岗位或者在国内安排这样的岗位,让他登录WMS系统处理这些事情。物流订单处理后,状态会转为运营状态,以便仓库运营端的人员根据订单情况进行提货。

在处理物流异常订单时,如果遇到一些需要与前端电商平台买家沟通的订单,需要将这个订单推回OMS或者标记为异常,并及时通知OMS的用户联系前端买家,处理后反馈给WMS。WMS的物流人员将再次启动物流订单,直到成功。

在WMS完成物流订单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但是有一个特别明显的优势是OMS做不到的。

淘宝查看几年前的订单

开放WMS端获取物流单据的接口,可以更好地支持“一票多箱”的场景。什么是“一票多箱”,请看下面的详细描述。

如果WMS支持物流单,那么你可以在操作前不用拿就能拿到物流单,操作结束后,看具体情况就能拿到。如果有多个包裹,将获得多个物流订单,这是WMS邮政物流订单的最大优势。

此外,后物流订货还具有一些“订单取消”的优势,因为很多时候订单到达仓库时,客户可能会发起订单取消或拦截订单。但是由于后向节点,取消订单到的时候很可能没有物流订单,直接取消订单就可以了。如果已经下了物流订单,可能需要在取消订单时取消物流订单。

因为有些国际物流商有规定,一旦下单成功,即使没有真正发货,也会有收费。如果需要取消订单,还需要顺便取消物流单。

三、一票多箱的几个难点

之前很流行海外仓用自己的物流包装做单件发货,基本都是小件,不用打包,直接提货,查发货单再发出去。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海外仓开始做一些差异化的服务,比如主要配送一些中大型或者多元化的产品。

这些产品的数量可能很大,或者单个产品的体积可能太大,所以包装后发现会分成多个包装。如果你用普通的一包不发的方法,你会发现是行不通的,因为只有一张物流单,却有多箱(多包)的货物。这种现象业内称为一票多包或一票多箱,也称为多包出货或亲子包。



一票多箱示意图

1.困难1

在国际物流渠道中,并不是所有的物流渠道都支持一票多箱,能够支持一票多箱的渠道还是比较少的。如果要使用一票多箱服务,需要额外对接相应的API接口。如果没有对接,就不能做一票多箱。

对接一票多箱服务是物流对接的一个话题,后面我会写相关文章补充。根据以往的一些经验,如果是第一次做这个功能,主要的困难或疑惑大概会是:

  • 一个票箱的跟踪号是怎么显示的?母子关系还是儿子儿子关系?
  • 一张票和实际包装的多个箱子需要一一对应吗?如果没有一一对应会怎么样?
  • 一票多箱的费用是多少?是一直按重量收费还是单箱单独收费?
  • 如何抓取并显示一票多箱的轨迹?
  • 在这里,我直接分享一下我的入坑之旅,回答以上问题。

  • 不同的物流商展示方式不同。比如DHL是亲子关系,FedEx是子-子关系,但是会有一个主追踪Id;;
  • 需要一一对应,因为物流商自己可以称重,有的物流商可能会根据实际重量和预测重量来计算,如果没有一一对应,可能会多收费;
  • 不同的物流提供商有不同的计费方式。比如DHL是按连续重量计算,而FedEx是按多个包裹分别计算。
  • 这和第一点是一个意思。一般来说会有一个主号,可以用来查询赛道。联邦快递好像查询任何包裹的轨迹信息都会带出其他兄弟包裹的轨迹信息;


  • 主流物流商一票多箱。

    2.困难2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知道,当我们拿到一票多箱的物流面时,我们必须知道包装了多少包,这样才能知道我们需要拿到多少面。因此,获取物流面单的节点要在拣货、装箱、称重后在仓库完成,操作员需要输入装箱明细或装箱明细向物流商下单。

    因为在下单的时候,物流部门需要提供多少个包裹,每个包裹的重量是多少,甚至有的物流部门会要求每个包裹的尺寸来计算体积重量。

    这个过程对于系统来说并不难,但是对于仓库操作人员来说就很复杂了。而且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个场景,就是正常的打包流程和一票多箱的打包流程应该如何区分?

    如果用户在OMS下物流订单,那么他们肯定不知道在仓库打包之前要下多少订单。然而,如果用户在WMS下订单,他们通常会先下订单,然后工作。这个时候没有拣货操作,实际上,他们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包裹。

    经过我之前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最终采用了“双路线”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即OMS和WMS都支持物流订单

    无论是在OMS物流还是WMS物流下单,默认都是以一单一物流的形式获取订单。如果装箱后发现一张物流单不够,一票要用多箱,那就让仓库录入装箱明细,重新拿一张新的物流单。

    3.困难3

    事实上,最后一个困难与第二个密切相关。一票多箱的信息重新压取物流面单后,如何处理之前的历史数据?

    历史数据主要包括:跟踪号和发票,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账单和交易信息。

    之前的物流跟踪号和面单一般都需要取消,因为有可能即使不发货也会被收费。如果明确知道有些物流商下单不发货是不会扣费的,也可以不取消。

    此外,一些衍生的信息需要一一列出并分析。

    比如有的ERP会把物流跟踪号反馈给电商平台标记发货,但实际上这个跟踪号会马上取消,换成其他的,大部分ERP不会第二次抓取跟踪号,所以最好设置一个合适的节点,让ERP抓取跟踪号,保证不会再变。

    向WMS提交订单后,许多OMS通常会根据订单和报价单的信息冻结费用。如果变成一票多箱,对应的报价表也会发生变化,费用需要重新计算,然后冻结或扣除。

    还有就是历史数据是应该记录还是直接更新替换,需要结合业务本身分析后再给出对策。

    四、总结

    本来只是想简单说一下物流产品和物流订单的一些内容,没想到这一块的内容写出来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关注。

    尾货物流其实是海外仓区别于国内仓的最重要因素。涉及OMS推单的逻辑、订单接口的数据返回、WMS的操作流程、BMS的计费方式、仓内包装的要求、跟踪跟踪、货况分析等。这些都与尾货物流有关。但是仓库的基本操作方式和国内仓库差不多,经验完全可以转移。

    【/s2/】可以说,把尾端物流的七七八八规则和要求说清楚了,基本的上海外运体系和玩法就明白了一半。

    我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将近4年,WMS是我最熟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WMS的竞品太多,信息太多[/s2/]。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去仓库,然后自己多看看书,多读读文章,基本上就可以把生意做的很近了。

    但是在国际物流领域,物流商很多,各家的规则也不一样。国外的玩法和国内的玩法不一样,可借鉴的资料太少,导致我在这个领域的业务增长缓慢。

    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物流大佬参与到行业知识的分享和普及中来,推动行业的进步。

    #专栏作家#

    我叫维生素,微信微信官方账号:PM维生素。前PHPer,做过在线教育产品,也做过跨境仓储物流产品三年半,目前是SaaS外贸领域供应链产品经理。主要关注WMS/OMS/TMS/BMS/ERP等领域,分享供应链相关产品知识。

    本文由人人作为产品经理原创发布,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