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刹车失灵”事件,分别是1986年奥迪在美国,2009年丰田在美国,2021年特斯拉在中国。暂且不谈真正的原因。先说结果吧。奥迪的解决方案非常失败,直接导致了奥迪随后几年的销量大幅下滑。后来完全不是奔驰和宝马的对手。丰田解决的非常成功。真相大白后,股价暴涨,销量猛增。特斯拉这次的解决方案失败了,但不知道会不会影响销量。
为什么上面用了solve这个词?站了n年再回头看看奥迪和丰田的事件。起因是部分车主出事,在寻求真相的过程中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持续报道。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车主和消费者都是理性的。在第三方检测报告出来之前,大家其实更关心车厂的态度。奥迪顽固坚持自己是对的,丰田总裁鞠躬道歉,特斯拉总裁表示绝不妥协。这就是三家车企的态度差异。
当时奥迪在美国卖得相当好。事发前一年,它在美国的销量超过7万辆,被视为新的豪华品牌,在美国市场势头强劲。然而,由于一位奥迪5000车主投诉其行驶时会自动加速,而某媒体通过作弊手段“验证”其关闭油门时会自动加速,更多有“类似经历”的车主投诉奥迪设计缺陷。奥迪工程师在这里做了大量的自查自纠,还是找不到“问题”。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奥迪从之前的固执,到召回,再到司法判决没有问题,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但是这段时间品牌商誉已经损失太多。
丰田车停不下来,因为一家四口的警察开雷克萨斯ES出了车祸,全家遇难。于是,美国媒体报道成了尽职尽责的国家警察,一个家庭的死亡,只能赚钱的丰田,舆论由此展开。丰田调查原因,称脚垫打滑导致油门卡住,随后召回近1200万辆丰田汽车更换脚垫。
但在这次调查和召回过程中,恰好发生了几起丰田车主“自动加速”的案例,而且还是有几个有影响的车主,包括丰田自己家的律师。于是,更多的车主抱怨丰田有设计缺陷,觉得不是脚垫问题。丰田社长立即召开记者会鞠躬道歉,不与舆论争论,不辩解,只道歉。10个月后,美国航空空航空空局在检查了丰田的28万行软件代码后,宣称丰田的电子系统没有问题。至此,丰田刹车门事件结束。
无论是奥迪还是丰田事件,这两个故事至少告诉我们,出了问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请第三方出具权威的调查报告。很长一段时间里,夹杂着民众的情绪,车企的情绪,媒体的情绪。这个时候,就更需要车企展现大智慧了。是在真相大白之前与民众对抗,还是先等真相大白,这或许是企业公关团队的智慧。所以特斯拉的公关副总裁陶林可能没有研究过奥迪和丰田的危机公关,或者根本不屑于研究。
我记得,当郭德纲被问及师徒不和时,他说了一句话,大意是官方的回应是以大欺小,不回应是不可辩护的默认,立即的回应是生气,后期的回应是故意的。其实这些话讲了一个道理,就是当你处于风口浪尖,舆论不利的时候,你已经是嫌疑人了。所有人在认为你是嫌疑人的时候都在质疑你,说的话都是错的。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说话,或者先承认错误。当然,像丰田章男一样,不是每个人都有丰田章男的气度。
话虽如此,并不是所有的刹车事件都冤枉了车企。当年三菱帕杰罗的刹车油管事件,大部分应该都是七六十年代后的记忆。帕杰罗的设计位置和刹车油管的悬挂干涉,长时间会磨损油管,导致刹车失灵。这是彻头彻尾的设计缺陷,也造成了国内多起交通事故。但三菱装聋作哑,采取不计后果的态度,最终导致帕杰罗失去了中国市场。要知道,帕杰罗的市场占有率比丰田的霸凌还要高。
特斯拉刹车失灵的真相是什么?需要第三方权威机构调查。在有权威专业机构的报告之前,我们不能做过多评论。感觉任何一个扑朔迷离的热点,在真相大白之前,一定掺杂了很多妖魔鬼怪;但真相也可能是怪物,现在谁也说不准。特斯拉事件发酵这么久,明星离婚未能降低其热度。其实不是刹车故障本身有多轰动,而是特斯拉公关总裁的态度让大众冷静了下来。今天,特斯拉官方又发文,用车主的各种奶茶慰问来表达委屈。没有意外。评论区更是人声鼎沸,依旧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