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斤快递费怎么算的顺丰(顺丰同城上市破发,跑腿生意为啥不赚钱?)




沈然彩镜原创

作者|邹帅

编辑|唐亚华

12月14日,顺丰城正式在港交所上市,全球发售1.31亿股,发行价每股16.42港元。

上市首日,顺丰以15.12港元/股的开盘价跌逾7%。截至记者发稿时,顺丰收于每股14.8港元,跌幅超10%,总市值137亿港元。

顺丰所在的同城即时配送轨道有1000亿的市场,但是为什么这个业务不赚钱?

简单来说,同城即时配送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以美团外卖、饿了么为代表的餐饮外卖,以达达为代表的同城零售,以每日优鲜、丁咚买菜为代表的生鲜到家配送,以闪送、顺丰为代表的跑腿代理。

外卖早就没规模了,生鲜宅配也有它固定的供应链。在本文中,我们将把重点放在那些不仅做个人跑腿,还跑零售单的玩家身上,比如达达、闪送、顺丰城、UU跑腿等。

从达达集团的财报来看,连年亏损很正常,同城顺丰的招股书数据也是再次亏损。同时,由于骑手是众包体系下的弹性工作者,单量没有外卖多,“一碗饭大家吃”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京的达达骑手高鹏告诉沈然,他有一天接了达达的单,业余时间送外卖,有时还和游仙日报合作。“准备两个手机,一个给达达,一个给美团,哪一个有单接,我们很多人也同时闪。”

业内人士告诉深燃,同城即时配送有千亿的市场,底盘很稳定,需求就更不用说了。但在目前的时间节点上,市场因为规模小、成本高、骑手不稳定而处于尴尬的境地。

价格赶上打车,谁在用跑腿?

北京用户王悦使用过两次闪信。“一个是送她留在办公室的包给同事,一个是送朋友的礼物。”她回忆说,当时她急着把礼物送到北京的一个朋友家。她首先在公司搜索闪电指令。因为是在晚上高峰时间,她不得不为特殊时段支付额外费用。她最终决定先坐地铁回家,在家附近的地铁站下一个闪,这样可以省点钱。

“我坐地铁离朋友家只有四站路。当时送这个小礼物要29.6元。看到这个数字我还是觉得贵,因为我打车去她家只要21块钱”不过,王跃表示,5公里的路程,在APP上估计需要18分钟,“实际要10分钟”,速度还是挺快的。

杭州的晨光用闪信发了工作需要的东西。“用过三次,都急着拍,送眼影口红这些物品。第一次三四十块钱,25公里61块钱”另一位用户也告诉深燃,有一次她朋友的钥匙落在包里了。“她堵在门口,进不去。我用闪信发的,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

10公斤快递费怎么算的

不难发现,日常生活中,跑腿代理主要面对个人账单,一般是紧急帮忙送重要文件和留守物品,配送鲜花、生鲜等需要保证时效的特殊商品,还有很多闲鱼卖家会使用跑腿APP给同城买家送货。除此之外,还有跑腿帮忙在网上名人店买货,帮忙排队,公司之间转文件等等。

“快是快,但是太贵了。”消费者对这类服务的评价大多如此。



来源/PEPEX ELS

不仅是闪送,顺丰、UU跑腿、达达的价格都不低。同时,申冉测试了15公里左右的跑腿单。顺丰同城价格37元,闪送和UU跑腿价格36元,达达价格23元。

价格差异主要是起步价和发货价不同。顺丰速运、闪送起步价16元,限5公里内5公斤以下物品。4公里内起步价10kg以下的UU跑腿15元。达达快递1公里内起步价12元,但距离增加的成本比别人便宜,所以最后核算成本更低。

15公里37元是什么概念?同样的距离,网约车价格只贵10元。

高鹏三年前注册成为达达骑手,他告诉深燃,从达达的订单性质来看,高价的个人订单真的很少。“每天,就一两个。”据他说,他每天跑的单子分为四类,从JD.COM回家的达达的单子是最大的一个,这也是他的主业。他还将拿起每日清单,新鲜和丁咚杂货店购物。“丁咚食品杂货店以前曾经使用过我们一段时间,但现在没有必要了,这是他们自己的人在做。每天现在没人接的单子还是会发给我们。”

晚上9点半,高鹏还有两个订单没有送到,一个是饿了么的,另一个是美团外卖的。“嘿,他们不想要。有些订单外卖骑手还没接,我们就接了。”

高鹏说,达达骑手每单收入从3元到100元不等,外卖单能赚五六块钱。“差的就是距离,3块钱比较近,100块钱有几十公里远。”具体来说,每个订单的价格都是系统根据订单发送时的客户单价计算出来的。“比如一单来了,系统显示8元,最后到我手里就是8元,有的平台还是会在这个基础上抽20%,但是达达没有抽。”

高鹏早上8点开始跑单,晚上9点和10点收工,中午和晚上吃饭时间休息半小时。【/s2/】算下来,他一天接30多单,收入300多块钱,但每天要花20多块钱给摩托车加油,月收入平均一万左右。

个人跑腿代理可以说是脱胎于餐饮外卖,对时效性和针对性要求更高。有需求,有骑手资源,这个行业自然成立。

谁在靠挣跑腿钱?

2014年,Flash和Dada上线。2015年,UU在线跑腿。2016年,顺丰进入同城市场。美团在2017年推出了跑腿功能。2019年,达达更名为达达集团,旗下本地即时配送平台更名为达达快递。顺丰也在这一年开始独立运营。

入行时间差不多,抢的是同一个市场,但是各家的打法有差异。

顺丰的同城定位偏高,所以单价定的比较高。招股书显示,顺丰与一些连锁餐饮品牌有合作,包括喜茶、麦当劳、老年酒等餐饮品牌,也有过彩虹、蓝海屋等商家。从合作商家的选择上也可以看出,顺丰城是想通过与一些对时效和服务有要求的品牌合作来稳固自己的中高端形象。

达达的特点是有稳定的JD.COM客人名单。物流专家杨达卿认为,同城配送最重要的是与商流结合。所以像达达集团这样定位实时零售平台的玩家,目标很明确。和顺丰城一样,达达也和山姆会员店、丝芙兰等企业达成合作,此外还有京客隆等大型超市。

美团的优势比较显著,因为它植根于本地生活。除了餐饮外卖,跑腿服务只是辅助的一种。一对一服务是最突出的定位,从取货到送货全程只服务一个客户。“但一对一配送服务非常强调时效,客单价和成本会更高。”易观高级物流行业分析师魏建辉认为。

11月2日,创业公司UU跑腿宣布获得58产业基金、优多资本数亿元B+轮融资。UU跑腿和之前相比,没有强大的巨头背景和流量入口,属于“草根玩家”。

杨达卿表示,达达今年推出了集仓库拣货、配送为一体的同城供应链服务。预计随着顺丰的同城上市,还将探索同城供应链或实时供应链。“这是城市物流微循环市场,空间大空。现在美团的分发规模领先,但不代表你可以高枕无忧,未来会有超级流量入口的平台进入。”



来源/PEPEX ELS

不仅玩法上有差异,骑手资源上也有差异。魏建辉提到,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骑手的活跃度是闪送,其次是美团、UU跑腿、达达、顺丰,但顺丰的骑手粘性最高。“这与顺丰对同城骑手资源的重视有关,也与顺丰整个品牌的骑手特性有关。”

深燃打开以上公司的app。以北京为例。五环内大部分区域约有30名达达骑手在等待接单。UU跑腿大部分中心区域显示“附近有30多名跑者”;闪送不显示骑手数量。北京大部分地区“预计1分钟接单”;相比之下,同城顺丰的数字更加恐怖。在工体、工人体育中心这样的繁华地段接单的骑手大概有115个,一路显示“一个骑手接单”到北六环。

目前,在同城即时快递领域,既有JD.COM、美团等互联网巨头,也有顺丰等快递行业头部公司,还有创业公司。很多人可能会疑惑,这条赛道到底有什么魅力,能让这么多公司纷纷争抢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同城即时配送对接C端消费者,为其提供按需配送服务,将价值链延伸至消费互联网;另一方面会通过精准营销逐步帮助他们与B端厂商合作,进而将价值链延伸到产业互联网。所以,同城即时配送的业务在C和B 空都有很大的价值。

对于资本方来说,也需要在同城分销上站稳脚跟。“比如在JD.COM和达达,如果消费者对京东的粘性。COM的上门服务逐渐变高,如果消费者通过JD.COM体验其他服务,这些收入可以抵消达达在服务成本上的部分支出,最终实现盈利。”魏建辉说道。

另一方面,互联网公司进入同城分销赛道挖掘潜在客户。魏建辉认为,首先要把客户留在平台上,然后寻找客单价更高的愿意同城配送消费的客户。

因为这个行业既需要强进口,也需要强出口,目前牌桌上的公司要么有互联网背景,要么有资本方背书;有的依靠强大的互联网商流,有的执着于供应链物流。

三年亏损50多亿,同城配送出路在哪?

很多玩家玩法不同,但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输。

根据已披露的财务数据,顺丰2018年至2020年分别亏损3.3亿、4.7亿和7.6亿,而达达分别亏损18.78亿、16.7亿和17.05亿。即便是两大巨头也难逃亏损,可见同城实时配送轨迹的尴尬局面。

亏损原因很多,一是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杨达香清深燃分析,目前在即时配送市场,除了外卖、送餐等高频刚需服务可以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外,其他品类很难赢得规模效益。“因为即时配送是点对点的服务,不需要仓储,不需要同城中转,不同于标准化的快递服务和频率更高的餐饮外卖。”

如果不依靠餐饮外卖和连锁超市,分布在同一城市的客户名单往往比较分散,不集中。另外,消费者一般用它来处理突发事件,送个证明或者留下的物品都是临时需求,很难形成稳定的客户名单。业内人士告诉深燃,达达的亏损相对收窄,也是因为JD.COM这棵回家的大树。

第二,性能成本太高。根据顺丰同城发布的招股书,业绩成本是指与顺风车相关的人力外包成本和员工福利成本之和,占运营成本的97%。

这部分演出成本很难省。今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发文,要求外卖平台保护骑手的合法权益,包括其劳动收入和社会保障。向骑手支付社会保障也会使成本不断上升。骑手的成本未来只能涨,不能跌。“而且,同城配送不同于快递,可以通过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投入提高效率,降低运营中心成本,以节约绩效成本。”魏建辉说。

另外,有互联网大公司做后盾的同城配送企业,可以得到自然分流。而一些小的初创企业没有用户数据基础,不得不花钱做推广,额外增加了营销成本的压力。



来源/视觉中国

第三,来自骑手的不确定性。

目前主流公司的骑手分为众包和专职骑手。顺丰城市招股书显示,近三年来,众包骑手完成的订单占总订单的比例在不断增加,2018年至2020年分别为19%、57%和88%。顺丰城市表示,由于众包骑手的平均每单履约成本通常低于全职骑手,这样的运力池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悖论。众包骑手绩效成本低,但同时忠诚度远不如全职骑手,人员流动大,人力难以保证。

高鹏自己也发现了这样的情况。正是因为众包骑手时间的弹性,一些年轻的骑手要么“一天拿200块就走”,要么被动工作,所以今明两天休息。

稳定性对骑手和平台都很重要。根据高鹏的说法,众包骑手通常会选择两种出路:转行和留在店里,也就是说,要么不做,要么不接工作。他解释说,留店就是找机构,摆脱众包模式,穿上永辉超市等商家的工作服,商家付钱。“中午吃饭你可以管。”所以骑手的高流失率就成了一种必然。

一边赔钱,一边还要打价格战。一线员工高鹏有亲身经历:“前两年平均每单赚10块钱,一个小时内接五六单,能赚五六十。现在平台一再压价,一个小时赚20块钱也不错了。”

高鹏说,目前每天300元的工资是一个一个来的,只有一直努力才能达到。“这两年我们聊天轻松赚了300块,连骑手都会接单,距离太远太便宜的都不会接,没什么好担心的。”他解释说,现在大家都进来抢这块蛋糕,分配的单量越来越小。

魏建辉认为第一步是找到有效客户。“同城配送企业需要对客户进行分层,先找客户,再谈服务,然后适当调整单价,最后盈利。”

另一方面是寻找刚需商流[/s2/]。杨达卿表示,即时物流面对C端用户在长尾市场淘金,需要形成超级流量;服务企业主,需要构建同城供应链生态。“小跑腿企业的软肋一般在于没有外卖那么高的频率,只是需要商业支撑。短期来看,中小型即时物流平台较弱,但随着消费互联网的开放,包括滴滴、微信、高德、小米等,旨在加强用户粘性和增加即时零售入口,这将为第三方即时物流平台创造新的机会。”

骑手方面,杨达卿认为,随着未来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一些高附加值的即时配送慢慢出现,预计平台企业也会寻求与稳定的合作伙伴合作,或者组建自建团队,众包只是阶段性的选择。

未来的同城配送,很难再靠今天送文件明天送花的跑腿代理商了。“平台建得很好,流量很难找。”业内人士这样总结。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应采访对象要求,王悦、晨曦、高鹏为化名。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