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
武康大厦周边有了新的“打卡点”。
上海第一家卖咖啡的邮局
“武康大厦邮局”
这家邮局是在淮海中路田萍路附近新开的。
街对面是上海著名的历史文化地标——武康大厦。
今年上海旅游节开幕第一天,位于淮海中路1883号的武康大厦邮局经过改造后新对外开放。保留了原有的邮政服务功能,与咖啡、文创产品销售叠加,并在旅游节期间推出“时光邮局快闪”。公民可以给邮局写一封信或明信片,在明年10月6日之前的任何日期寄出。
邮局的前身是田萍路邮局,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
面积约58平方米。
今年,徐汇区邀请了专业的设计团队。
所以,现在我来到了淮海中路的田萍路路口。
迷你花园中的复古邮局成了周围最亮丽的新景观。
深绿色的外墙保留了邮局最鲜明的属性。
推窗内饰空打开视野。
完全放大了原本的光线不足。
在略显拥挤的邮局里
邮局里有一个独特的洞。原来的玻璃窗服务台换成了铁栅栏,邮政照常办理,却让人仿佛置身于旧上海的氛围中,寄信寄物也有了不一样的体验。
柜台对面的一排复古柜子上,摆放着包括《遇见武康楼口袋书》、《徐汇公众出行地图》、《武康楼明信片》、《徽章》、《武康楼特色饼干》、《冰淇淋》等书籍和文创。一种“声音明信片”制作机还允许公民记录自己的感受,并将其发送给家人和朋友。
最特别的是新加入的咖啡格式。武康大厦邮局与徐汇区百年品牌“乔家榨”旗下跨界品牌“乔咖啡”合作,在邮局边上开了一家迷你咖啡店,提供10多种饮品和各种乔家榨包装糕点。“你看这个咖啡杯,上面专门印着‘中国邮政’的字样,杯盖是武康大厦的造型贴。还可以拍照,喝完再收藏。”店员告诉记者。
与普通邮局一样,武康大厦邮局的营业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周日的8: 30至17: 00,休息时间为中午11: 30至12: 00,而咖啡业务则在节假日持续到晚上8: 00。
“这真的是邮局吗?”
是
倪子峰,2000年出生,武康大厦邮局新员工。他介绍,从开业到国庆,每天下午1点到4点,邮局的客流量最可观,很多在周边吃完午饭的市民看到邮局门前的一家咖啡馆和一个小花园都会好奇,还有人会认真地问“这真的是邮局吗?”
来办理邮寄业务的人排起了长队。他告诉记者,邮局目前仍有不少邮件和明信片业务,但工作人员也遇到不少游客询问“如何填写明信片地址”、“收件人信息应写在哪里”等看似普通的“技巧”,在数字时代正逐渐被人们遗忘。同时,邮局的工作人员每天要回答很多游客的问题,尤其是周边历史文化区和徐家汇商圈的“吃喝玩乐”信息。“说明大家对这方面还是很感兴趣的。”
徐汇孝南人倪子峰对居住在周边的老居民颇有印象。“很多叔叔阿姨看到邮局重新开业,都去过几次。才知道这个邮局历史悠久,寄托了他们很多情感。”肖说,现在微信视频等通讯技术非常发达,居民来邮局可能不再需要寄信,但他们会告诉店员,几十年前在通讯不发达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在这家邮局给远在海外的亲戚和孩子寄包裹和信件的。
“看到邮局重新开业后生意还保留着,还有新的文创和咖啡,比以前更热闹更好,居民们也很开心,我们的工作人员也很自豪。”倪子峰说。从这里认识上海,感受上海,拿铁触摸上海绿豆糕,椰蓉芙蓉冰美式,武康大厦邮局“中邮×乔咖啡”跨界合作,少不了老字号巧家扎的经典糕点助阵。记者注意到,许多外国游客都对绿豆糕等传统名点感兴趣,时尚的包装也让这些传统小吃更加抢眼。如何让邮局与咖啡跨界融合,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徐汇区分公司总经理吴海峰看来,不仅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趋势,更是一种精心策划的合作。“我早就有想法,想在武康路附近的邮局开一家专门的邮局。一开始考虑的是展现徐汇“百年电影”特色的电影邮局。后来和区文化旅游局等部门沟通,觉得可以进一步提升市民游客的体验。“围绕越来越受关注的武康大厦,展示了一种更为抢眼、更具社会效益的文旅“平效应”体验模式,诞生了“咖啡+邮政”的业态创新。
新邮局如何契合恒福风情区的街区特色?吴海峰认为,第一要务必须是保留邮局最基本的服务功能。一方面,周边居民有大量寄信和国际邮件的需求;另一方面,游客寄明信片的需求很多,邮局的业务正好在这里。如何将文化创意元素与品质叠加,是武康大厦邮局开业的关键。记者了解到,除了与新徐汇集团旗下的乔咖啡品牌合作,徐汇邮政还与恒富投资合作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并邀请专业邮票明信片设计艺术家,为“建筑可读性”设计全新的“邮政+文创”产品。接下来,武康大厦邮局还将探索月度、季度主题活动展示,同时进一步开发全新的文化创意产品,让邮局不仅成为上海文化旅游全新的优质打卡点,更成为人们认识、感受、触摸上海的新目的地。
来源:解放日报上官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