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有三个重要的经历来支持它:
1.我反复说过,要学会研究不变的东西,而不是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变化的东西。经过大量的观察,很多人的错误都在这里。他们总是追求那些在变的东西,最后用竹篮子打水空。
比如流量和流通,一定是商业世界里不变的东西。作为营销顾问和创业者,我也受益于此,我有多年的积累。
2.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与其寻找什么创业机会、暴利项目、市场需求去创业,不如坚守一技之长(通过技能切入市场)。这个原则适用于大多数人。
不信你看看你身边的那些人。有多少追逐这个机会和出路的人是成功的?找来找去,四五十岁了也没见成功。
这些都是真心话。看到那么多人执着于所谓的发泄,我真的受不了。作为一名创业者和营销顾问,我见证了太多创业者的死亡。这一点我可以说很多人都不明白。
3.如果你不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赚钱,那么复杂了就很难赚钱。个人品牌是最好的创业方式。
至关重要的是,建议仔细看看本文中提到的核心未来趋势。
下面是我的一句老话:创业看似在冒险,其实是在控制风险。如果你理解了这句话,你就很容易理解前面的观点。建议你,认真思考一下以上观点,说不定就登顶了。
再说一个误区。
很多人认为个人IP一定是关于自媒体,写文章,做视频,做直播等等。我只能说,这就是根本不懂个人IP的核心。写文章,拍视频,只是一种形式。以前不是有个没有网络的个人IP吗?
也有很多人说个人品牌挺神秘的。其实个人品牌真的不是什么新鲜事。也有很多人总是认为个人品牌(我喜欢称他们为超级个人
),与自己无关,远离自己。总觉得要干点大事,咖啡和大号。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比如说。
熟悉我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我曾经是某家居品牌的影院营销总监。六年前,我需要经常出差到各个城市,帮助加盟商打市场。
既然要做业绩,自然离不开渠道。所以我们会在每个城市为加盟商布局一个渠道:小区业主。就是在每个小区里,都会有很多小区业主,有人负责聚集这些业主。
和这些群主谈好合作后,群主会带人去加盟商的门店,然后帮他们设计小区户型方案,按团购价折算。之后返还业主同意的佣金。
这个业主不是“个人品牌”吗?
他前期把大家聚集起来,然后总是帮他们解决一些群里的问题,或者组织一些线下的活动,建立信任,拉近距离。大家都觉得他好,愿意信任他,会有后续的实现价值。
你看,你觉得复杂吗?
好了,接下来说说为什么要做个人IP(以自媒体为例),以及做好个人IP的心态和方法论,我会一一分享。
(切记不要只是看完就收藏和赞)。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个人品牌都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没有互联网,我觉得大部分普通人很难出人头地,至少一部分年轻人还要再奋斗几年才能实现逆袭。
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没有互联网,我的生活可能与几年前没有太大的不同。虽然我可能还在做营销顾问,但下班后,我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办公室和一些客户聊天喝茶。因为当时我觉得这样的生活还不错,也适合我的性格。
所以,对于我来说,几乎没有想过出书或者露脸之类的事情。因为我个人真的不喜欢露脸。在网上分享我的经验和看法之前,我比较喜欢做一些幕后工作,为一些企业做营销工作。
2016年开始写微信官方账号,因为没有推广,也没有发朋友圈,所以写了两年很少有人看微信官方账号。当时最高阅读量大概三四百。当时我也没想太多。我以为是个人想法空,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2018年下半年在知乎正式分享。
然后2019年,用了一年的时间,收获了10万的关注,40多万的收藏等等。不仅如此,很多出版社和图书公司都开始找我出书,我的个人价值和营销费用都翻倍了。
所以,我鼓励年轻人做自媒体。不仅是我通过个人品牌取得了成绩,更重要的是未来的商业环境决定了自媒体(效率和客户群)是必须要做的。
接下来说说为什么要做自媒体。
从个人角度来说,自媒体是个人的放大器。如果说个人能力有局限,那么自媒体无疑是个人价值的放大器。只要你有自己的经历,有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才华,有自己的技能,都可以加入自媒体的乘号,提高个人价值和生活效率。
我身边很多90后的朋友,基本都是靠互联网实现逆袭的。他们有的靠坚持朋友圈三年,一年赚了几百万,有的靠微信官方账号逆袭。即使前期不依赖互联网,后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通过自媒体可以用降低的成本覆盖更多的潜在群体(尤其是在股票时代,未来的企业和个人必须有自己的客户)。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做C端业务就是不断寻找新的流量红利。为什么是新的流量红利?因为有分红,意味着成本更少。
但由于互联网打破了地域限制,有很多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被各大平台聚集起来,可以用最小的成本接触到目标人群。
以前,企业要想实现目标群体的大规模覆盖,基本上只能通过大量的广告触达,并通过广告不断曝光。这对于大企业来说不难,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很难了,中小企业根本没有实力支撑巨额的广告费用。自媒体,解决了中小创业者的问题。
当然,平时总会听到一些不好的声音,比如微信官方账号的故障。其实每个行业都有生命周期,每个自媒体也不例外。就像每个公司的产品一样,都会有生命周期和瓶颈。如果不是,那就是发展得不够快。
所以,自媒体是一个大方向。就算微信官方账号失败了,还有社群,社群失败了,还有带货直播。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这个问题完全不用担心。只要人类还有眼睛和耳朵,就需要自媒体。
还有一个很简单的原因就是一定要做自媒体:做自媒体的意义在于通过不断的分享,建立自己在某个领域的影响力(或公司)和专业形象。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帮助到用户,因为现在的商业环境是这样的,未来也是这样的趋势。
你知道,我们缺少的不再是产品或服务。市场上这么多的产品和服务,其实很多时候消费者不知道如何选择。
比如你想买一个新的电子产品或者新的化妆品,如果你不懒,如果你稍微有点上网的感觉,你当然知道怎么选择。比如百度,看看大家的评价,你心里已经可以判断出一个大概的想法,大概就能说清楚你想买什么样的产品了。
但是区分需要时间,也需要试错的成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帮你解决这些问题,其实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双方都会赢。其实这也是未来销售的核心。以后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如何帮助客户买东西,而不是卖东西。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一直在说,未来的商业核心竞争力要以“效率”为核心。懒惰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能帮助公司和个人提高效率的公司和个人,一定会有竞争力。
如果你想做好自媒体,这里有6个实用的建议(请记得看完喜欢你的收藏)。
1.内容为王。
既然想做自媒体,有没有想过自媒体的基本条件?
自媒体的核心是“排他性”。
互联网时代,最多的其实是信息。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文章、视频、音频等等,用户的注意力会变得稀缺。几乎每个人都关注了几十个微信官方账号,看不完有趣的视频(甚至比电影还精彩),看不完群聊信息等等。
所以自媒体如何让大家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你,这一点很重要。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感受“专属”。
比如你的文章观点、视角独特,你的文章是实实在在的干货,能给大家带来启发;比如你的视频很有趣,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快乐。比如你的声音太美了,让人想再听一遍。
换句话说,所谓的内容不一定是干货,而是你能给观众带来他们想要的价值。比如你很懂他们,说出他们想说的话,用户在那里找到共鸣(就像曾经的自媒体巨头弥牟)。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微信官方账号没写什么干货,朋友圈也没写什么干货,不是卖产品的广告,是一些日常创业记录,但是可以卖货,就是有人付费跟她聊。因为大家觉得她很有活力。
所以,未来的内容是自媒体的标准,内容的关键是有没有“排他性”。你必须对你的目标群体有很好的了解,才能创作出好的内容,做好自媒体。
2.以量取胜
如果在内容上做不到深度,那就尽量以量取胜。对以量取胜的理解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作品数量,一个是渠道数量。
比如在知乎上,你可以看到有些人分享的东西非常简单扼要,内容可能不深,但是他们已经回答了两三千个问题,也就是每天会回答几个问题,甚至每天坚持回答十几个问题。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获得更多的曝光,增加自己的曝光概率。比如有时候会看到一些新人出现在首页,也是这个原因(推荐大量回答)。
第二层意思是前期多测试渠道。比如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是你的首发平台,你也可以方便的同步其他平台,可以使用工具“简单媒体”实现多平台一键同步。以前是用它来做多平台同步的,但是由于自媒体只是我的副业,平时营销工作太忙,发出去之后总是忘记,所以现在很少同步。
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看看各个平台的数据,看看哪些平台的用户更喜欢你的内容,然后你就可以选择重点关注了。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万一你在知乎没火,会在微博吧?
记住:这个以量取胜的秘诀超级重要。
为什么?
很多人不理解,尤其是对于那些新创业者来说,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坚持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新创业者在前期打开市场之前,要学会减少行动的障碍,分享一些简单扼要的东西。如果要准备很长时间,可以写一篇有深度的文章(比如我现在分享的这篇)。
你很容易坚持下去。所以记住,以量取胜可以帮助你得到及时的反馈,也可以给你坚持下去的动力。
3.领域细分
很多人容易犯一个自媒体的错误:贪婪。往往我想要这个领域,却不想放弃那个领域。结果就是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专注哪个领域,大家也不知道你到底是做什么的。
自媒体做垂直内容很重要。仔细想想你能给读者带来什么价值。最好不要从头来过,今天分享灵感,明天分享情绪,后天来个搞笑的。
你要知道:普通人是没有机会做出大而美的田地的。就像以后创业一样,成为巨头的机会越来越少。反而一些小众有竞争力的小公司会更受欢迎,机会更多。
学会专注。专注有很大的优势。你的主要精力不会去做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不专注的人看似做了很多事,其实做了一些不重要的事,分心太多。这样你在自己的领域就做不到最好,容易焦虑。
不仅是媒体,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大部分人都不能集中注意力,或者说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我的建议是先专注一个方向,等你有了结果再延伸。不想一下子变胖。
4.增长你的知识
努力固然重要,但一个人的知识比努力更重要。
你什么意思,洞察力?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2013年,我听一个培训师说,他的咨询费是5000一个小时。当时真的没有想过这种赚钱的方式,或者说单纯停留在“卖货”赚钱的方式上。后来好像被打了鸡血一样,开始有了顿悟。我开始有了奋斗的方向,开始研究如何让自己更有价值。
不管我们是创业还是好好工作,最重要的是增长见识。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文案,首先要大量阅读广告文案。如果你想知道一件事情是否美好,你首先要经历很多美好的事情。
同理,想要做好自媒体,首先要对标一大批同行。看别人的爆款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会点击?为什么觉得它有趣、有用、有启发性?你需要找一些同行来模仿拆解。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的诗也能背。只有你看多了,你才会有更多的想法。
5.平台思维
想做好自媒体,首先要有平台思维。
什么是平台思维?
比如很多人刚开始写文章,拍视频的时候,会抱怨平台不给流量,没人看。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新人身上。写几篇文章之前,拍几个视频就会变成爆款。
其实你得站在平台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什么平台会无缘无故给创作者流量?除非你很出名(比如罗永浩和明星),否则几乎不可能。
因为平台的流量也是通过前期花大力气和成本的推广获得的,冒个泡怎么可能让事情变得简单?平台肯定希望你创造的内容能帮他增加流量,或者增强用户粘性。
一句话:平台喜欢有稳定输出能力的创作者,而不是想浑水摸鱼的投机者。
6.放心吧。
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你行动,就会有认可你的声音,当然也会有阻止你的声音。所以,有人不认同你,有人喷你,甚至有人故意打你。
在这一点上,如果你去看任何一个自媒体大号,任何一个名人,都有这样的现象。没见过没“差评”的,人气越高差评越多。
所以很多新人在遇到一个人或者提出反对意见的时候会感到无所适从。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在微信官方账号分享他一年赚几百万的经历时,遇到一个对不起的人,然后开玩笑说不敢再发了。
包括我的一个朋友也是某个领域的营销专家,很受大家欢迎。但是去年出了一本书,还是会有人喷,也会有质疑的声音。
如果你真的想做自媒体,就要把心态放轻松,不要左右摇摆,只关注自己就好。宁做榴莲,不做香蕉,让爱你的人爱到骨子里,让恨你的人咬牙切齿。
好了,这个分享计划继续追。如果你喜欢的话。
转:知乎回味,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