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运营还是开发,无论是农民工还是创业者,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接触到竞品研究。了解竞品的情况和状态,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修正自身的问题,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和策略。为了做好竞品调研,本文作者为我们总结了这三个步骤!
不管你是打算创业还是正在创业,你都需要花点时间去关注你的竞品。那些说少关注别人,多关注自己的创业者,只是在和你说话。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你不知道竞品的最新动向,你怎么知道用户最近在想什么,用什么,爱什么?闭门造车是不对的,有时候不知道怎么被别人打败。
上周在《90%的人做不了研究》一文中,和大家分享了一些线下研究的方法,包括为什么要让同学参与到线下的研究中来。今天村长再和大家聊聊应该如何做好有竞争力的产品调研,我觉得这也是大家的基本能力。
一、竞品调研三步走为什么要做竞品的研究,不言而喻。先说一下做竞品研究应该选择哪些对象。通常我做竞品调研的时候,会分为这三步:
上一个阵营的产品有什么不同,中腰的产品有哪些创新思路值得借鉴。
为什么要看这么多产品?因为我一直奉行一个理念:一个产品的背后是一个团队。你看50个产品,就说明有50个团队帮你出主意,试错。
在这里,我要回答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第一时间找到这些竞品。仅以互联网产品为例。我通常在以下三个渠道搜索:
这也为我们查询相关新项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部分媒体会每日、每周进行盘点更新。
二、调研渠道信息搜集整理好我们要调查的竞品后,接下来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竞品的调查。
1.产品本身的体验
首先最重要的是体验产品,一般分为线上线下,付费会员和非付费会员两类。
1)在线
一般是指虚拟产品、小程序、app等形式的展示。我们可以注册了解他们提供的功能和流程。
2)线下
主要指线下门店和线下自助呈现的产品。比如我们在体验一个品牌便利店的时候,会关注它的风格、产品、人流等等。当然也包括线下销售的一些品牌产品,比如房子、汽车、教育产品等等。
3)付费会员产品
去年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了年度会员产品,部分社交电商平台还需要缴纳人头费才能使用app村长。为了研究平台系统,至少购买了30个电子商务平台会员。
4)非付费会员产品
任何产品都没有使用和注册门槛,包括线下产品。因为现在有一些线下的商业模式,比如美容院,需要相关会员。
如果只是体验app和小程序的功能,注册试用即可;如果你想了解产品的质量,比如课程、衣服、食物,那就直接买了再做评价。
2.微信群
现在只要我想了解一个新产品,我都会第一时间搜索它是否有微信群。以客户身份加入对方微信群。你会得到的是官方问答,政策/活动的第一次通知,个别政策的一些解读。
尤其是从用户运营和社区运营的角度,如果你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感受一下。然后可以直接问客户,直接关注微信官方账号相关的推文,然后入群体验。
比如李佳琪、完美日记、美团优选、Luckin coffee等,都有相关粉丝。
3.媒体报道
有时候,媒体报道的信息比我们自己获得的信息更专业、更及时。其中之一就是有些内容是平台刻意授权的,所以会放更多的信息进去,比如一些商业相关的数据。但也不能完全相信,只是作为补充。
4.客户
想知道使用竞品的感受,其实应该去问问他的客户。为什么他喜欢,愿意付出,甚至愿意分享。
可以直接在朋友圈提问,也可以加一些竞品的粉丝,然后通过付费的方式进行采访。村长以前做线下调研的时候,会买一些小礼物甚至按照时间长短付费调研,和竞品用户一对一聊天。
5.招聘渠道
最后,这个方法要看怎么用,需要把握一个度。举个例子,我以前做社交电商平台的时候,经常采访参与社区和平台运营的同学。
通过他们简历上写的一些项目,我可以深入了解他们整个团队的结构,项目实施的效果,一些有效的操作方法,甚至他们新项目的一些动向。当你和一些产品同学交流的时候,你可以知道他们对于一些功能的思考和数据。
三、竞品调研分析哪些内容渠道越深,我们得到的竞品信息就越全面。另一个问题是,我们做竞品研究,到底是想调查什么?哪些内容对我们有价值?
由于互联网产品的种类繁多,有些产品具有特殊性,比如食品会涉及口味,服装会涉及面料,教育会涉及课程等等。所以我在这里整理的都是一些共性的方面,主要以电商平台为例。
1.功能
无论是买车还是体验app,它目前都有哪些功能,每个功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比如一个电商app,哪些功能是新的,哪些是保留的,哪些是引导消费的。除了功能的总结,对方有哪些功能对我们有参考意义,需要马上补充。
2.制品
平台上卖了多少产品,哪些品类比较集中,哪些是主力资金,哪些是引流资金。主要产品在材质、数量等规格方面如何设置?
如果是课程,它的时长、师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配套材料是怎样的?当然,对于一些服务项目,需要记录它包含哪些套餐、服务标准、流程、质量等信息。
3.价格
只要你卖的产品能找到竞品,你就要关注竞品的价格,不管你是卖汽车、家电、服务还是课程。
价格要注意两个方面:单品价格/一次性收费,套餐价格/年费。价格是影响用户消费决策最重要的方面,因为即使你的服务好,用户也不想多花钱。
4.政策
有时候,竞争产品政策的实施可以带来业绩的增长。而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失去战场。
比如竞品为了每个月带新品、下单、续费,实行什么政策,竞品为了招募社区团队负责人、共享代理,采取什么激励政策?
以前我们在做众筹项目的时候,为了获取用户,率先提出零手续费,5分钟提现。这比竞品实行的2%手续费和48小时到账要快很多,在用户的增长上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包括后一种收费产品,我们率先为大家提供免费试用。特别是对于2B产品,我们必须注意竞争产品政策,而不是价格政策。
5.用户
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如果你想完全了解竞争产品,你必须倾听他们客户的感受。因此,当我们收集竞争产品数据时,我们必须询问他们的客户对他们产品的看法。
比如你为什么用它,哪些功能好用,哪些服务感人,有哪些缺点急需拥有?
四、三个注意事项最后,针对竞品的调查,我们强调以下三个方面。
1.数据
一定要用数据来表达你通过研究得到的一些结果。除了功能和配置,竞品数量,价格,用户规模等等。
比如你对用户做线下调研,你调查了多少人,有多少人喜欢某个功能,有多少人提出了某种观点。我最怕的就是数据报告里会出现一些人,一些用户等模棱两可的词。
2.定期地
关注竞品走势不是一次性行为,也不是年底总结。而是要实时、定期关注他们的一些近期动向,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报表是不一样的。
比如村长每天上班都会看所有重点app,看看最近有没有推出新的活动或者产品。
3.参考
我们研究的目的不是复制,而是更理性的分析。别人做这个功能的目的是什么?这里的活动策略是什么?
以及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和应对的策略?做竞品研究最重要的是把自己当镜子照。
#专栏作家#
十里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十里村(ID: shilipxl),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偶尔分享生活,关注电商,科技,新鲜事物。
本文原载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