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夜季的接近尾声,全国各地花店的业绩陆续出炉——不出所料,两极分化依然明显:在大部分花店业绩因疫情下滑的同时,全国各地的头部花店却是爆棚;情人节和元宵节快到了。随着昆明玫瑰价格的飙升,一些花店直接放弃备战,而更多的花店则推出了各种应对措施。
这种花店在疫情下还是爆发了
从春节前的一两个月到元宵节,正成为很多花店一年中最大的商机。有的花店一个年夜饭季就能做出全年三分之一的业绩。
全国各地的头部花店业绩稳步上升,比如记者了解到的时尚明星花店:广州的鲜花时尚,全年业绩增长20%,达到惊人的120万的营业额;温州绿趣今年也以企业订单攀升至90多万元的营业额;大连新秀丽花艺咖啡在除夕夜以1000元左右的单价为盆栽赢得了不错的利润空,打了一场漂亮的仗。在北京三里屯商业区开业的付梅华商,其业绩比去年翻了一倍多。广东中山的快乐工场,全年业绩比去年增长30%。
“从我们的会员花店来看,两极分化也非常明显。虽然很多花店因为疫情不如往年,但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头部花店爆款,比如山东泰安玲珑花店,在四五线城市就能做到近百万的营业额;广东中山安的花店,大年三十卖了40万。此外,一些城市的头花店在年夜饭季节的营业额约为20万元,也是历史最好水平。”拥有1800家会员店的上海采花人创始人徐嘉依告诉记者。徐嘉依的上海沃香花店在1月份实现了近35万的历史最高纪录,去年12月实现了60万月销售额的历史最高纪录。几乎90%的业绩由企业客户、项目活动和集团订单组成。
未受这些疫情影响,业绩不降反升的花店有以下特点:
1.经营多年的老店;
2.完善的供应链,较强的供应和产品组织能力;
3.积累了一批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遥遥领先同行的优质客户。
每个城市都有头部消费者,每个城市的头部花店都有自己的私人客户。只要做差异化的产品,有长期积累的优质客户,这些花店至少会受到疫情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这个观点在大年三十再次得到了验证。
此外,受疫情影响,人们不能出远门,而更加注重家庭聚会和走亲访友,这也成为年夜饭鲜花销售的有利条件。
玫瑰花正在涨价。你还想过情人节吗?
“情人节”就要到了,从“天气”的角度来看,今年的情人节是五年来最好的:既是工作日,又和春节分开,不会淹没在春节里,同时和元宵节衔接,可以打营销组合拳。但近三年来,受疫情影响,受七夕和“520”分流,这个曾经花店行业最大的节日,似乎在逐年走下坡路。所以今年情人节市场会怎么样,花艺界普遍在观望。
昆明玫瑰的涨价潮不期而至。情人节前一周,情人节主要花材昆明玫瑰价格一路走高,花冠涨到80元到100元,高地红涨到150元到180元。有花店在微信里调侃“最好到300元从昆明基地直接卖到全国,花店行业可以停工了。”
上海花店创始人徐嘉依表示,预计今年将有20%-25%的花店放弃情人节,超过一半的花店不会提前囤货或者囤佛式的。
一方面是受收购价格飙升和市场需求不明朗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些花店在年货市场上没有做出预期的业绩,或者业绩下滑,也会让这些花店缺乏足够的资金来应对情人节。
反而一些有实力有经验的花店坦然面对。大连新秀丽花艺咖啡平时的玫瑰是28元一枝。“我们坚持只卖最好的A级花,价格都写在花店的小黑板上。我们从来不会因为情人节涨价,也不会因为情人节降价。常年都是同一个价格,所以不受影响。”创始人韩坦言。
钟山幸福工场创始人陈静仪对情人节持乐观态度。预计情人节销售额将比去年增长10-15%。因为玫瑰等切花的大量增加,花店主推情人节永恒之花和盆栽,巧克力也会作为主打加入花礼。鲜花礼品是用价格相对稳定的鲜花设计的。
同理,上海我享今年的花店以巧克力加玫瑰为特色,郁金香、针垫、桃花、蝴蝶兰作为情人节玫瑰的替代花。“桃花的寓意很好。作为情人节礼物,代表美好的爱情,同时又有吉祥喜庆之意,适合元宵节家居摆放。”创始人徐嘉依说:“如今,顾客越来越习惯鲜花。即使是情人节礼物鲜花产品,收到后也需要考虑摆放时间和实用性。毕竟,今天的情人节顾客和五年前完全不同。”
经营多年的老花店很难放弃情人节,因为每年的节日服务对老客户来说非常重要。今年鲜花涨价也让花店减少了竞争对手,避免了价格战。这时候就要考验花店的推陈出新和顾客积累的实力了。
从《银柳弃子》看差异化竞争和“去度假”[/s2/]
今年的贺岁档有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流行了三年的银柳,在广东岭南花市被拒收扔掉。去年除夕30元卖的银柳,今年不值钱了。原因是电商的进入带来的恶性竞争,使得一类商品不再有市场。
“因为柳荫不怕压货,今年年初就被电商包了。叮咚,买菜,鲜盒马,美团偏好等。,都可以买到银柳,而且价格极其便宜。红银柳做的桶烂在街上。”对网络运营颇有研究的徐嘉依说。“年后去了批发市场,剩下的都是红银柳。今年花店的红银柳肯定滞销。”韩对说:
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今年是柳荫。明年会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和除夕、情人节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一样的:在疫情、进货价暴涨或者电商竞争的情况下,花店生存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答案是差异化竞争和“去假期”管理。
差异化竞争,考验的是花商推陈出新的设计实力和服务能力,不会跟风,也不会和主食在价格上竞争。“去节日化”运营考验花店的品牌建设能力,将稳定的品质输出落实到每一天,引导顾客日常鲜花消费。
随着花卉零售轨道的日益细分,花店如何定位,规划长期的生存发展路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记者霍采写)
声明:本文版权归中国花卉报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篡改,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提前联系此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