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缝纫机运转的声音在这个400平米的老房子里回荡。
这是三家服装厂“加十服装”之一,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王佳禾街,这里有近50名女员工,年龄最小的只有二十出头,年龄较大的已近五十岁。仔细看,散落的布匹和衣服里混着一些小学作业本。
这家服装厂坐落在一座小山上,山脚下是王佳禾中学。不到500米就有王佳禾中心幼儿园和王佳禾中心小学。服装厂实行弹性工作时间,不加班。能接送孩子上学,带孩子上班,特殊情况在家办公。工厂里还有儿童活动室,配有桌椅和玩具。
42岁的黄已经在这家工厂工作了将近五年。每天早上8点,她会先把儿子送到学校,半小时后准时出现在工厂。“下午4点10分放学,有时候老师可以帮忙照看孩子到下午5点左右,孩子走到服装厂做一会作业,然后我就下班了。”
服装厂里还挂着一条极其醒目的横幅——“妈妈的认真是孩子最好的样子。”老板向京燕很喜欢这个广告语。她说:“我觉得做母亲的意义就是做孩子的榜样。”
众所周知,一个家庭经济压力的剧增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初为人父母的年轻夫妇不仅要为急需帮助的孩子挣钱& # 34;奶粉& # 34;,也是为了孩子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需要慢慢积累存款。
但最尴尬的是,在这个最需要女性帮忙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关键时刻,女性却要照顾孩子。所以,很多女性在生完孩子后,往往很难在工作和育儿之间做出选择。
2010年,向京燕最小的女儿出生。为了照顾孩子,她毅然辞职,做了全职妈妈。发货两年后,她成了一名电商童装。“现在的女性压力太大了。她们必须能够挣钱养家,同时还要能够教育她们的丈夫和孩子。靠她老公的良心和工资是不可能活下去的。”而她开服装厂的目的就是帮助这些宝妈们实现经济独立,找到自己的价值。
有人带着孩子从外省过来,向京燕愿意给她一份全套服装厂的工作。以前有些人要在家里工作,于是向京燕开着车,把衣服送到她家。但更重要的是,在工厂工作时,马宝还得考虑一日三餐和家务。
男人在外工作,女人回家带孩子。这是服装厂员工普遍经历的家庭分工。离开乡镇外出打工的女性,似乎也在选择: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还是回老家做全职宝妈。
女人真的不能兼顾工作和家庭吗?1982年出生的金智英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全职妈妈的形象,丈夫的不理解,照顾孩子的崩溃,以及她渴望走出家庭的渴望。......
追求事业,拒绝女性对家庭和孩子的忽视;当全职妈妈会被人看不起,赚不到钱。兼顾家庭和事业,似乎男人太无能了。大多数普通女性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家庭,但最后似乎都没有得到什么好东西。
全职妈妈和男人一样努力工作赚钱养家。
这个社会,舆论给了女人太多的定义,但是一辈子按照别人期望的那样活着,注定是可悲的。
独立的女人从不活在别人的条条框框里,只活出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