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再丑,大厂也不会轻易放弃春晚宇宙。
文/八九零
新年快乐,你昨晚看春晚了吗?
还有一个问题,你这次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
虽然近年来,没有人真正期待春晚的质量,但无论如何,春晚的仪式性,使得它仍然是大多数中国人辞旧迎新的必备背景音。基于此,没有哪家互联网大公司敢轻言放弃春晚宇宙,甚至想尽一切办法“碾压”到新的高度。
这不,早在一周前,1月25日,微信就宣布迎来“春晚”视频号,以竖屏形式高调独家直播春晚。春晚播了40年,第一次改变输出模式。
结果如何呢?春晚开播仅一分钟,视频号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突破2000万,播放熟悉的《难忘今宵》时,春晚竖屏直播的观看量最终停留在1.2亿。
不愧是春晚。
视频号敢把春晚竖着放,多少有些自信。
过去一年,视频号承包了几场现象级的直播,都是以竖屏的形式呈现:比如西城男孩《跨越山海的爱》线上演唱会,在线观看人数超2700万;超1600万人在线观看了跨年在线演唱会,随后还有神舟十二号发射、孟晚舟女士返回等数千万场景的直播。
当然,另外两家短视频平台也没闲着。
虽然不能播放视频号,但Tik Tok和Aauto Quicker也在1月30日宣布成为虎年春晚的合作伙伴之一,将在除夕夜直播央视春晚(横屏版)。当然,重头戏自然是边发红包边播春晚。
最后,Aauto Quicker直播的累计观看人数为1.7亿,其次是Tik Tok的1.5亿,两者都比视频人数多一点。
但对于视频号来说,这个三等奖可能要比一等奖和二等奖光荣得多。
一年前,短视频的格局是Tik Tok和Aauto Quicker主导,视频号才刚刚起步。虽然届时微信用户将达到12.6亿,但可以说是含着“金勺子”出生的。但鉴于腾讯在短视频领域的尝试并不成功,人们对视频号的未来持谨慎态度。
相对落后的是“用户使用时间”。每天泡视频号的用户只花35分钟左右,只有摇一摇速度的1/3。
大家还是不喜欢“刷”视频号。
除了抓“春晚流量大礼包”,在岁末年初之际,三家公司还有其他新动作。
Tik Tok迈出了“种草是电商卖货的终点”这一步,独自创建了独立的电商App“Tik Tok盒子”。这是一款针对年轻人的种草电商App,2021年12月上线。
1月24日,视频号。提供了“付费直播”功能。第一个付费直播项目是腾讯NBA的爵士vs勇士常规赛。用户可以免费观看3分钟,3分钟后需要支付90个微信豆(9元人民币)才能继续观看。
另一方面,更快的汽车公司开始为老铁们找工作。最近,Aauto Quicker App中部分账号的线上和线上直播招聘功能,主要是针对蓝领工人的“直播招聘”,无需投简历,只需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即可完成招聘发布。春节期间,Aauto Quicker还推出了首届“新春招聘大会”。
这些新动作的背后,是短视频市场接近饱和。
CNNIC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8.87亿,与2020年底相比增幅不大。现有用户的运营和竞争对手用户的争夺成为各平台关注的焦点。在这些竞争中,往往有普通个人和企业崛起的机会。
虎年已至,个人和企业能从三大平台的新动作中获得哪些机遇和启发?小巴把这个问题抛给专业领导。让我们看看他们怎么说。
我很看好视频号的直播付费功能,也一直呼吁尽快上线。可以比作微信官方账号中的付费文章。像我这种做知识分享的博主特别需要这个功能,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商业化。
平时直播结束后,我也会建一个群交流。在线付费直播后,相当于先付费再做一轮筛选,留下一部分质量较高的用户,留在私域。
对我来说,付费直播不仅仅是微课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趋势分析,包括实时新闻,行业热点等。,或者突发奇想分享一些见解。交钱的人不算多。每次可以交一两百。
在知识领域,干货分享可以开启付费功能,但具体效果还有待实践。
从根本上来说,视频号最大的优势在于微信生态的完整性。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很多企业更愿意把品牌推广放在视频号上,也是因为它的生态。他们一方面通过视频号做视频推广,一方面通过微信官方账号做图文推广,另一方面通过小程序达成电商闭环,最后可以建立私域流量。
我和一些公司聊过,问他们“视频直播号房销量一般,为什么还要坚持?”他们说“销量不是第一目标,最重要的是品牌化和建私域,以及每次直播收获多少用户”。所以B端用户更看重生态系统的玩法。那么,C端博主也可以有同样的逻辑。
未来视频号能不能走得更远,就看商业化走得怎么样,能不能跟上。从这个角度来说,2022年将是视频号商业化元年。
直播功能很好,但我觉得“没救了”。为什么?
付费其实是一个门槛,以传播为代价,用付费来保持用户的注意力。一般来说,付费直播有几种场景:
1.粉丝和爱豆的关系,比如粉丝为明星演唱会买单,已经在Tik Tok出现。
2.影视节目和体育赛事付费直播的本质在于版权。其实掌握版权的电视台或者平台多了一个传播渠道。
3.师生关系,学生花钱买老师的课,老师做微课直播,收取低价费,逻辑上成立。但这是付费栏目的逻辑,Googlet等平台已经在做了,平台上的课程更系统。
综上所述,付费直播的功能很好,但是普通人的机会很小。付费直播的前提是“你有势能”,这就决定了只有少数人可以使用这个功能。
那么,如果一个人有势能,比如一个知名老师,他能经常做付费直播吗?我也不能。
因为付费直播的形式决定了很难收取高价,如果老师没有形成强大的个人品牌和稳定的消费群体,没有规模效应去做有影响力的事件,投入回报比不高,也会拉低自己的价格主播。
以“万人个人品牌线上峰会”为例。我是抱着制造影响力发帖赚钱的想法。我在Googletone用99元付费直播。除了听我的直播,我的实际权益还包括赠送两本书和其他附加课程。交一万五的用户是不错,但是从营销到直播到后期快递和运营的全流程成本都不低。
那么,普通人就不能用付费直播了?不完全是。
坚持积累粉丝,然后定期为铁粉们举办独家直播。你需要的只是1元9.9元,相当于买了一个专属的仪式感,每个人都愿意给你喜欢的人一个奖励。而不是付费直播,先打赏后播放,以付费打赏的形式留住用户的停留时间。这是普通人使用付费直播功能的场景。
利用Aauto更快的大量蓝领用户做蓝领招聘项目,这个切入点非常精准,既有社会意义,也有商业价值。
从我服务的制造业客户的数据来看,近年来,企业的招聘压力不断加大,蓝领的加薪幅度高于普通白领。
蓝领招聘的方式,一开始是工厂直接挂牌招聘,工人过完年再去人才劳务市场看招聘信息。后来逐渐出现了劳务派遣机构代招工人。这些机构利用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赚取收入,存在忽悠、倒卖等诸多暗箱操作。
Aauto Quicker有庞大的蓝领用户,他们可以利用短视频和直播,将分散的企业用工需求与蓝领求职需求精准对接。
从商业价值来看,蓝领招聘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目前成功的蓝领招聘项目很少。一般来说,企业招一个工人的成本是几百到一千块钱。假设一个蓝领工人一年换四次工作。按照500元/次的收入,一个工人背后有2000元/年的收入。平台可以少收费,但这样做绝对有好处。
对于有招聘需求的企业来说,直接在Aauto更快的发布招聘信息,可以更快的链接到蓝领,但这只是第一步。
企业一定不是简单的发布招聘信息,而是可以通过短视频、好的内容来吸引蓝领。比如企业通过短视频介绍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制造能力、独特技术、某一工种在细分行业的排名等。,让蓝领群体感受到“我学到了东西,愿意和你一起工作”,最终实现双方的精准匹配。
换句话说,企业应该设计自己在新时代的用人逻辑。
我们的一个客户做过蓝领员工离职率的统计,高峰的时候每个月能达到40%,相当于两个月后基本换了个人。
蓝领的高离职率是因为他们没有一技之长,也不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就是靠体力维持生计,而且年龄越大,工作越难找。蓝领招聘难的本质是技能型人才短缺,蓝领招聘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像Aauto faster这类平台能做好蓝领招聘信息的传播,辅以短视频宣传各种技能教授、职位描述等优质内容。那么,蓝领工人接触到的信息会更加透明,他们可以借此筛选出自己喜欢的公司和工作,进而积累技能,最终有助于缓解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Aauto Quicker能够拓展蓝领招聘计划,一方面是未来企业的直播招聘,另一方面平台可能会孵化出一批专业的招聘主播,就像现在的主播带货一样,对企业的直播招聘起到补充作用。
所以我觉得Aauto Quicker在蓝领招聘上是非常精准的。至于未来能走多远,就看它的决策了,是想利用流量赚点平台分红的钱,还是想从直播和知识付费的逻辑去深耕这个领域。
另外,Tik Tok在一定程度上也适合蓝领招聘,但估计视频号做不到,视频号学习白领知识的内容会更有市场,所以视频号推出的新功能是付费直播。
本质上,三个平台的底层逻辑是相同的。以前知识主要靠图文传播。现在短视频平台可以把所有的知识再做一遍。其中,Tik Tok和Aauto Quicker更适合生活常识类的内容,而视频号更适合知识类的内容。
现在的短视频平台,和当年的淘宝、美团一样,以前都是提供流量和服务的平台,商家在上面开店卖货。未来,每个个体都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做一个账号,打造自己的知识产品和服务。哪怕他煮一碗红烧肉,也可以制作视频教人做红烧肉,顺便卖红烧肉,形成内容输出、转化甚至实物交易的完整闭环。
短视频平台可能会横扫很多知识领域的细致需求。每个个体既是海量知识的受益者,也是知识的输出者,在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影响力,产生效益。
在视频号推出付费直播功能之前,Tik Tok就已经试水了付费直播功能,本质上是逻辑相似的。视频号的付费直播是指用户可以付费观看直播,而Tik Tok的付费直播是指用户可以付费与这位博主交谈或咨询。
Tik Tok付钱给小麦接口
在我看来,Tik Tok付费连作功能的主要受益者是情感类、咨询类博主,尤其是房地产咨询、法律咨询、企业管理咨询,可以形成规模效应。
说到视频号的付费直播功能,知识付费一直是公共领域的低成本课程,私有领域的高利润产品。付费直播功能将为私域做知识付费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团队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
同时,付费直播有助于转型。之前很多社区都是先推出免费或者低价的公开课,然后在公开课上进行销售转化,低客单价变高客单价。现在的付费直播间可以设置1元、6元、9元的价格。用户在直播中获得一些干货和素材,这些精准用户更容易购买高价课程。
作者|李梦晴|值班编辑|何
编辑|何编辑|郑|屠源| VCG
——吴晓波领衔50本商业书籍,一起敲开商业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