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元1小时!共享充电宝涨价了吗?
街电对中正君说:“个别媒体报道的5元/小时在街电是很少见的,我们的比例不到0.01%。这种收费是考虑到了商家在特殊场合的实际经营成本,所以和商家协商的情况极为罕见。”
中证君实地走访发现,街电、来电、小电等不同品牌的共享充电宝租金标准不一,多为每小时1元至2元不等,而每小时5元的标准在个别地区只有几分。但与去年相比,部分共享充电宝品牌的租金收费标准从每小时1元涨到了2元。
多品牌租金每小时1元到2元不等。
2017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冲上了风口浪尖。红点中国、金沙江创投、红杉、腾讯、高淳、顺为等资本方争相跑进市场。
当年5月,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向街电投资3亿元,占股60%,出任董事长。“为街电代言”的陈欧也与“网络名人”王思聪有过交锋。
在过去的两年里,陈欧的路灯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近日有媒体报道,街电共享充电宝最高租金涨到每小时5元。
8月20日,中正君在北京西单一家餐厅看到了捷电的台式柜充电宝。这个街电充电宝的租金是每小时2元,前5分钟免费,20元每24小时封顶。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8年11月20日,中正君在北京某区域看到,街电充电宝充电标准为每小时1元,前10分钟免费,每24小时10元封顶。
8月20日,中正君实地走访北京西单汉光百货时,二楼楼梯处有一个用于来电的共享充电宝柜。收费标准是一小时免费,然后每小时1元,每天10元封顶。中正君注意到半小时内有两个人借了充电宝。附近的工作人员说,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那里借、还充电宝。
来电科技合伙人任牧告诉中证君,行业内确实有一些高收费点,但总体来说是个别现象,而且是在特殊场景下,可能会导致高消费。平价仍是行业普遍现象,每小时1元到2元的收费标准仍是行业主流。
北京西单汉光百货共享充电宝柜
由于手机电量不足,中证君曾多次使用共享充电宝。8月16日,中正君在深圳华强北借用了一个云充电吧的共享充电宝,耗时7小时36分钟,花费16元。
8月17日,中正君在深圳某餐厅借了一个街电共享充电宝。收费标准为每小时2元,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每24小时20元封顶。中正君耗时49分钟,花费2元。
中正君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共享充电宝企业免费为商家安装机柜,不收取任何押金,商家还可以获得租金分成。
北京某高校附近一家与小店合作的餐厅老板说,每天大概有十几个人使用店里的共享充电宝,商家每个月能提现三四百元。餐厅和小店合作,采用四比六的模式,商户可以拿到60%的租金。餐馆老板说:“其实这些租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为客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用户规模增长,头部模式形成
因为有很多用户紧急使用共享充电宝,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网友说:“我有一次带了充电宝,忘了带,只好租了一个。”
Trustdata大数据发布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的用户已经达到1.33亿。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规模将达到3.05亿,2020年用户规模将增至4.08亿。2019年,增速将逐步回落至55.6%。
Trustdata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行业发展分析简报》显示,共享充电宝行业经过激战,已经形成了“三权一兽”的竞争格局。除了街电、小电、怪兽充电、来电,其他品牌只占3.7%的市场份额。
任牧认为,目前共享充电宝市场处于“一半红海,一半蓝海”的阶段。一线城市的核心点是红海市场。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仍然有大量的增量用户,下沉市场也有空白色市场,这是蓝海市场。
此前,来电科技宣布2017年10月实现盈亏平衡,成为首家盈亏平衡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据街电透露,2018年,街电实现规模化盈利,首次实现年度盈利,营收和利润再创新高。
任牧透露,“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线上流量的优惠券,把商家的优惠信息分发给用户,从而把用户分流到线下商家。一方面可以为商家提供价值;另一方面,这样的尝试也有变现的可能。”
艾媒咨询指出,2019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开始进入相对稳定且快速变化的行业成熟期。在此期间,行业本身的基本模式已经成熟,其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同时,所有企业都将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实现商业变现的更大价值。实现价值对龙头企业来说更为关键,但与此同时,街电、小电科技、怪兽充电仍在争夺市场份额。
艾媒咨询认为,在经历了2017年末和2018年的残酷洗牌期和倒闭潮后,2019年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目前市场前三家已经基本实现盈利,因此行业进入了发展竞争的关键时期。从长远来看,市场和行业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进化和升级中发展的,未来三到五年将是行业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
关于中美贸易战,这些消息都是假的!搜索“中国网”Tik Tok (787874450)看看你想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