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陆
现在的人对手机的依赖度很高,每次看到手机电量变红都会忍不住紧张。这个时候街上的共享充电宝就成了一个非常安全的依靠,但是就在最近,很多人发现充电宝涨价了,在杭州的部分地区高达10元/半小时。在北京,4元/小时的收费已经比较普遍,而在一些特殊场景下,则涨到了6元/小时。
北京每小时4元很正常
杭州最贵的10元/半小时
最近很多地方都有共享充电宝涨价的消息。具体单价是多少?我们来看看当地媒体的报道:
据新闻晨报报道,上海大部分景区和商场的共享充电宝价格已经达到2.5元/半小时。
扬子晚报报道,端午假期,有消费者发现,在厦门,共享充电宝一般半小时3元,一小时6元,比景区的冷饮还贵。
该文称,江苏的孙女士称,6月14日端午节,她从安徽阜阳高铁站放置的通话共享充电桩上借用了一个共享充电宝。32分钟后,她归还充电宝,发现6元钱终于被扣了。
6月14日晚,来自安徽宣城的刘敏(化名)在杭高铁东站使用共享充电宝。6块钱扣了一个小时,之前用的是4块钱。此外,刘敏表示,即使临时充电一个小时,手机的电量也没有增加多少。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在北京西单、三里屯、大望路合生汇等商圈,共享充电宝租赁价格4元/小时已经成为常态,有的地方已经涨到6元/小时。
去年10月,都市快报报道了杭州共享充电宝涨价的消息。当时2元/半小时和1.5元/半小时还是各共享充电宝品牌的常规市场价格。不到一年时间,不仅4元/小时成为常态,一些地方涨到了6元/小时,一些景区或酒吧的共享充电宝价格也涨到了10元/小时、10元/半小时。
对于共享充电宝价格的上涨,不少网友在微博中高呼正在失去充电宝的自由。一位女网友发微博称,“在机场租充电宝5块钱半小时的收费,让我学到了很多。现在出门不用口红,就一个充电宝!”
视频:早间新闻
以4元一小时的租赁均价为例,如果充7.5小时电,消费者可以在网上买到30元左右的迷你充电宝。
共享充电宝这两年涨了多少?2018年,以捷电充电宝为例,其每半小时的租赁价格为0.5元。到三年后的2021年,时租费用至少涨了三倍。
2018年价格来源:都市快报
但是很多共享充电宝的客户否认涨价,说充电宝在不同的场景,充电规则不一样。“小电共享充电宝”的客服人员表示,该品牌共享充电宝的充电价格会根据放置的城市和场景而有所不同,具体充电价格以消费者扫码时的页面显示为准。
图片:报纸
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是谁定的?
今年4月,有游客在杭州西湖景区发现共享充电宝收费高达每小时10元,也引发了一场舆论关注。有网友评论“买不起”,也有人表示理解“景区商品已经贵了,适当提高充电宝价格也是合理的”。
据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西湖景区分局工作人员牟林介绍,最近针对西湖周边的共享充电宝进行了一项调查。“在鼓山路一带,以‘街电’的共享充电宝为例。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是前5分钟免费,每半小时5元,即每小时10元。但是景点范围太大,不同街区价格不一样,不同共享充电宝品牌价格也不一样。”此外,他还发现,即使是同一个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在不同街区的价格也不一样。
该工作人员还表示:“之前接到过游客投诉,针对曼觉龙路上的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24小时返还,收费30元。”景区市场监管分局对这位游客投诉的回复是:在接入口使用共享充电宝后,会有一个收费标准,符合“明码标价”原则,不存在欺诈行为。游客在选择时一定要仔细阅读,根据收费标准慎重选择。
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杭州西湖景区共享充电宝品牌众多,大部分品牌的收费标准是“前5分钟免费,每半小时3元,24小时40元,最高90元”。个别新品牌的价格会更低。"
目前共享充电宝的定价是由企业和商家共同制定的,因此价格并不统一。不同地方使用价格的差异,主要是入场费和分摊费不同造成的。
多家共享充电宝厂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共享充电宝企业开始新一轮集体涨价”的说法并不准确,充电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地区、不同场景、不同门店运营策略不同,业务需求不同,运维成本不同,充电标准也不同。共享充电宝每个点的定价都是和商家逐一协商的,甚至同一个商场不同商家的价格也会不一样。
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平台是共享充电宝涨价的主要推手;现在随着共享充电宝定价机制的改变,店铺也有了一定的定价权。比如商家要求更高的分成,共享充电宝后台会调整免费时长和充电价格。
图片:国家商报谭摄
据都市快报报道,某新兴充电宝品牌销售人员介绍,目前市面上的充电宝品牌主要有三电(街电、小电、来电)、团团(美团)、一舟(怪兽)。"一般公司会给代理商一个市场指导价."
但考虑到景区、酒吧或夜店这些人群流量更密集、用户对充电宝需求更迫切的特殊消费场景,代理商可以自行定价。“就算酒吧定了20元/半小时,还是会有人买单。”销售人员说,充电宝公司一般会抽取代理商充电宝月营业额的10%。“剩下的90%属于代理人本人。”
“商家在我店门口放了一个小充电宝,给我带来了2300多元。没想到吧。”销售人员发了一张杭州某商家发的微博截图。“现在很多商家都把店内的网点给堵死了,让顾客只能在手机没电的时候使用店里的充电宝。”
分享充电宝赛道或迎市场大潮
今年4月1日,怪兽充电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共享充电宝第一股。同时,头部玩家捷点宣布与搜点正式合并,双方将共同组建一个全新的集团公司。4月30日晚间,杭州小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份额为40.5%,街电位居行业第一,小电科技、怪兽充电分列二三位。到2021年,怪兽充电已经走到了最前沿。根据欧睿国际的相关报告,怪兽充电以36.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据街电向全国商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搜索力和街电合并后,用户数将超过3.6亿,日订单峰值将达到300万,进一步提升影响力。
在不断变化的行业格局下,业界也十分关注共享充电宝的盈利模式。
2019年和2020年,怪兽充电营业收入分别为20.22亿元和28.0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7亿元和0.75亿元。去年相当于一天赚20万。相比2019年,去年怪兽充电营业收入增速虽然达到38.9%,但净利润减半,净利率从8.3%降至2.7%。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共享充电宝赛道虽然有很多故事,但依然没有走出盈利模式单一的困境。根据怪兽充电招股书,2020年,怪兽充电服务业务收入为27.11亿元,占比96.5%。
为了多渠道增加收入,5月6日,街电和搜电充电合并后,两个共享充电宝品牌的母公司正式命名为“珠芒科技”。“竹芒科技”的定位指向了更广阔的“创新消费场景”,已经推出了面膜机、体温监测仪等产品。在此之前,monster charging已经开始跨境销售葡萄酒。
国家商报北京青年报,该报,中国旅游报,都市快报等。
国家商业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