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从柜子里落到了波兰
全球速卖通变得越来越快。
据外媒Portalspozywczy报道,全球速卖通近日宣布,已经在波兰安装了该公司首个包裹自升柜。在此之前,全球速卖通一直使用传统邮政服务递送货物,但从2022年起,波兰消费者将可以使用全球速卖通自己的包裹自提柜来取货。
目前,这些包裹自提柜已经安装在弗罗茨瓦夫、罗兹、华沙、卡托维兹、波兹南等城市。全球速卖通表示,未来几个月,将在波兰主要城市安装3000个包裹柜。
全球速卖通安装的自提柜由菜鸟集团和快件世界共同完成。快件世界是一家全球快递服务提供商,在欧洲和几乎全世界提供快递服务。
事实上,在波兰,有一家本土快递服务巨头InPost,成立于2006年。全球有超过100万个自助打包储物柜,其中2/3为网购者提供服务,并与JD Sports、Holland & Barrett、Missguided、Lidl等零售公司合作。
InPost提供全天候(7/24)服务,帮助零售商和承运商降低成本,以应对包裹量不断增加的挑战。近年来,InPost进行了广泛的投资计划,在波兰各地建设了数十个全自动分拣机构,设立了数千个邮政包裹储物柜,使当天送达成为可能。
据介绍,全球速卖通这次提供的包裹柜比InPost 提供的要小。
“开发邮政机器定位网络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希望波兰人不必依赖邮递员或快递员,可以自己决定何时何地取货”。WorldShipments的首席执行官Piotr Koco说。
据统计,自助取件的流行与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
相关数据显示,超过150,000家波兰企业决定通过互联网销售其产品和服务。目前波兰主要的电子商务平台有Allegro、OLX、Ebay、亚马逊、速卖通等。
全球速卖通的波兰梦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是欧洲人口第六多的国家,也是中东欧最大的经济体,人均国民收入高。
预计该国人均GDP约为13454美元,到2022年这一数字将增至约16734美元。目前,波兰约有2000万电商用户,预计到2022年将增至2100万。
而且波兰各个年龄段的人都非常频繁地使用互联网。
调查显示,16岁至24岁人群中有90%的人每天使用互联网,25岁至34岁和35岁至44岁人群中分别有92%和81%的人使用互联网,45岁至54岁人群中分别有79%的人使用互联网。55岁以上人群中,65%的人每天上网。
ARC Rynek Ioopinia最新调查显示,57%的波兰人更喜欢网上购物,其中21%的人每月网上购物超过一次。
波兰消费者最常见的网购商品是服装、鞋子和服装配饰(61%)、电子产品(47%)以及书籍、电影和音乐唱片(34%)。
波兰每年主要有两个销售旺季,一个是12月到2月的冬季,一个是7月到8月的夏季,这两个季节都是卖家网上销售的好机会。
此外,情人节、母亲节和父亲节是波兰网络销售的热门节日,波兰消费者在此期间对产品的需求也非常旺盛。
2018年,全球速卖通将其业务深入波兰市场,连接中国卖家和海外买家,允许外国企业和消费者直接从中国工厂购买。
根据PAPBiznes的数据,截至2021年11月底,全球速卖通用户数增长最多,截至11月的一个月内增长了143万,目前已经超过1300万。
从2021年春天开始,从中国发货到波兰需要15天。以前,最多需要40天。
为了缩短波兰当地交货时间,增强物流优势,全球速卖通去年在波兰建设了大量仓库,以增加三天内到达波兰消费者手中的产品数量。
去年双11,全球速卖通第一小时爆发到2020年第一天的90%,两天旗舰店营业额比去年增长185%。
辉煌成绩的背后是全球速卖通海外仓的全球化布局,这不仅有效保障了客户体验,也是品牌全球化的重要一环。
竞争对手比比皆是
欧睿国际的调查显示,2019年,阿里巴巴在东欧电子商务领域排名第一。
然而,到2020年,当疫情继续增加时,波兰在线购物网站Allegro将超过全球速卖通成为第一名,而俄罗斯的竞争对手Wildberries排名第二,全球速卖通跌至第三名。
由于欧洲疫情呈现多波次、长时间的爆发趋势,家居等隔离措施再次实施数月,导致网购加强,再次成为风口,这也是欧洲电商竞争加剧的根本原因。
此外,亚马逊波兰站于去年3月上线,仅一个月访问量就达到370万。10月中旬,亚马逊在波兰正式推出Prime会员计划。
这一操作导致波兰电商竞争对手Allegro的股价直接下跌3.7%。11月,亚马逊Prime的订阅人数从10月的170万增长到216万。
近两年在东南亚崛起的Shopee也于去年9月底上线波兰,并将波兰作为打开欧洲市场的第一站。
波兰的电子商务市场在欧洲的地位不言而喻。欧洲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全球速卖通正处于危险之中。
去年年底,阿里巴巴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发出了一封内部信,宣布该公司升级其“多元化治理”体系。其中,范姜负责海外数字业务部门,负责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ICBU)两项海外业务的一级机构,以及Lazada等几家面向海外市场的子公司。
阿里巴巴的愿景之一是到2036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而范姜作为海外战场的新指挥官,需要复制淘宝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跳出国内的电商经验,找到本土化的道路。
后疫情时代,中国跨境电商从“流量为王”向“货源为王”转变,行业也在向标准化运营方向发展,这是中国优势供应链在海外市场打造品牌形象、占领用户心智的最佳时机。
未来两年是跨境电商加大品牌投入的窗口期。[/s2/]曾经风靡一时的分销模式,如今很难发挥同样的效果。经过一轮洗牌,单纯制造品牌,没有核心供应链能力的卖家也会被市场淘汰。重新包装后的全球速卖通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等待好消息。
作者:海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