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风险也可以说是购买渠道的安全性。很明显,支付宝里正规的金融产品购买渠道是支付宝的蚂蚁财富,由蚂蚁金服支持。
这里要理解的是,蚂蚁金服是蚂蚁金服旗下的一站式金融平台。它不“生产”金融产品(它没有资格“生产”)。所有的金融产品都是代销产品,只负责销售,不负责资金管理和运营——搭建一个金融产品的销售平台,就像JD.COM的淘宝,卖东西但不生产。
既然是卖东西,那就是代销的行为,也就是不唯一。例如,商家可以在淘宝或JD.COM卖东西。也就是说,能在支付宝买到的理财产品(独家发售除外),也能在其他平台买到,尤其是官网。
购买渠道的安全性就体现在这里。如果小平台可能截留资金(挪用资金挪作他用)而没有将资金打入相应的理财产品账户,这种情况在P2P理财中经常出现,导致平台形成庞氏骗局或者卷款跑路。
当然,对于蚂蚁财富,投资者可以放心,毕竟是蚂蚁金服的主要金融平台——蚂蚁财富。在5月15日恒大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国独角兽报告》中,蚂蚁金服的估值为1500亿美元。这么大的集团不可能也不应该通过挪用资金来毁掉一个蒸蒸日上的企业。
一般有资格“生产”和募集资金(公募)进行定期理财的是金融三剑客,或者说是金融三巨头,即银行、保险公司和券商(像蚂蚁金服这样的金融机构是没有资格“直接生产”定期理财产品的,除非蚂蚁金服拥有券商保险和银行,比如蚂蚁金服拥有网银30%的股权)。
我们都知道银行理财最少需要一万的投入,那么银行是不是很傻?我们一定要用一万卡路里的投资者的脖子吗?不是,这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
例如,《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商业银行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单个投资者的起始销售金额不得低于1万元。
也就是说投资的最低门槛是1万元,从侧面就能看出来。理财产品是相关部门严格监管的结果,投资标的都一样,基本都有规定,导致收益几乎一样。这就好比货币基金,规定只能投资短期货币工具,导致其7日年化收益率徘徊在市场无风险利率。
定期理财产品也难逃厄运。比如银行理财,不仅有《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的规范,还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的规范。其主要目的是控制风险,保护投资者的资金。
银行理财不允许在第三方平台销售。如果第三方要销售银行产品,那么只能以广告植入的形式存在。用户必须跳转到网页开立电子银行账户,然后通过电子银行账户进行投资理财——本质上还是通过银行账户购买理财产品。
也就是说,支付宝的定期理财产品主要由证券、保险提供,门槛为1000元,远低于银行理财的1万元。但也有相关措施进行规范和引导,如《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所规范的飞跃等。,甚至具体到什么可以投资,什么不可以投资。
所以对于金融三剑客提供的理财产品,我们可以放心购买,因为投资标的已经被监管层层控制。
投资收益取决于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取决于投资收益,而投资收益往往与风险成正比。
虽然投资标的有规定,但回报有差异。比如一年期、两年期、三年期存款都是固定期限产品,但是流动性风险不同导致利率不同。定期理财也是如此。虽然规定了头像标的,但是由于仓位不同,流动性不同,收益也可以不同。
也就是说,由于每个理财产品的操作策略不同,投资标的的比例也不同,就像货币基金一样。投资标的被监管为短期货币工具,但部分货币基金投资于债券的比例较大,收益率较高。
从支付宝提供的定期理财产品来看,定期理财产品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中低风险,期限相同,收益基本相同——而且期限越长,收益越高,这是由其投资标的的规范决定的。
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一般为债权类资产,如银行存款、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优质企业债券等。,其中有利息收入——也就是说,只要投资标的持有至到期,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这是理财产品的收益来源。
而且因为投资标的是规定的,那么它的收益来自于定期理财产品的期限,也就是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
当然,定期理财中也有低风险和中风险的产品——不同的投资标的和风险会导致不同的收益。一般来说,低风险和中低风险期限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主要是债权和资产,到期收益相对稳定,中等风险产品需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