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的发展及趋势(2020年中国集装箱运输现状分析,内贸集装箱物流发展前景良好)

1、集装箱工业概况

集装箱物流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是基础服务供应商和生产设备供应商。基础服务供应商主要包括港口、码头、公路、火车站等。生产设备供应商主要包括燃料供应商、造船厂、集装箱工厂、集装箱租赁公司、集装箱维修公司等。

集装箱物流产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是有集装箱物流需求的企业客户。根据客户类型,可分为生产型企业客户和货运代理客户。根据运输货物的性质,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大宗货物和工业产品,包括纸浆、粮食、建材、煤炭、化工产品等货源。集装箱物流具有减少运输环节和货物损坏的优点,适合此类货物的运输。散改集政策的推行,促进了原本通过散货运输的大宗商品向集装箱运输的转变,极大地丰富了集装箱运输的货物种类,不断扩大了集装箱货物的范围,进一步增加了下游大宗商品运输需求的客户群。第二类是消费品供应,包括日用品、食用品、家用电器和其他商品。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继续扩大,消费结构更加多样化,大众消费品需求多样化,消费品供给范围将继续扩大。同时,在零售业电子商务的趋势下,零售业小批量客户的消费品高频物流需求将成为市场的主流,进一步提高消费品运输在集装箱运输中的比重。

集装箱物流产业链示意图

资料来源:公共数据排序

自2016年以来,公路超载控制和环境保护要求变得更加严格,这大大加快了散改集的速度,加快了国内贸易市场的集装箱化速度。在成本和经济可行性方面,对公路超载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更严格要求增加了公路运输和传统大宗货物运输的合规性、环保等隐性成本。公路卡车运输的一些原始优势可能来自超限、超载等违规操作,以及在超载控制和环境保护变得更加严格后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进港货物的集装箱化比例显著增加(公路集装箱)铁路集装箱),它为公路-铁路联运和海铁联运创造了先决条件。集装箱运输具有集约化、标准化的特点,在物流节点衔接和运输效率(如装卸时间、货损率、小批量快速反应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于托运人来说,散改集之后的综合物流成本未必会上升。因此,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散改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利于集装箱经营的相关政策

资料来源:公共数据排序

2、中国集装箱运输业市场现状分析

内贸集装箱物流需求受内贸需求和内贸运输集装箱化率的影响。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2013年至2019年,国内贸易需求持续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2%。2020年,受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2万亿元,同比下降3.9%。

2013-202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晶工业研究院

从中国金属容器产量来看,据统计,到2020年,中国金属容器产量为9863.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36.3%。

2013-2020年中国金属容器产量和增长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晶工业研究院

随着国内贸易的稳步增长,国内集装箱物流行业下游企业的物流需求增加,带动了行业需求。据统计,到2020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643亿TEU,同比增长1.6%。

2013-2020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增长率

资料来源:交通运输部、华晶工业研究院

内贸流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也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近年来,国家积极实施“提升消费、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的一系列政策。在国家刺激内需政策的推动下,国内贸易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据统计,截至2020年,中国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34亿29万TEU,同比增长1.5%。2019冠状病毒疾病影响下,中国内河集装箱吞吐量首次呈现负增长,内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3001万TEU,较上年同期下降0.5%。

2013-2020年中国沿海和内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华晶工业研究院

出口方面,据统计,截至2020年1-10月,中国集装箱出口144万件,同比下降30.7%,出口51.66亿美元,同比下降7.9%。

2016年至2020年10月中国集装箱出口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华晶工业研究院

相关报告:华经工业研究院出具《2020-2025年中国集装箱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3、中国集装箱运输业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国内贸易集中运输业高度集中。据统计,运输能力排名前三的公司是泛亚航运、中谷物流和安东控股。2020年6月,前三大公司的运输能力占78.1%,第四和第五大公司的运输能力仅占3.4%和3.3%。前三大公司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

2020年6月国内部分集装箱运输企业产能规模及排名(万TEU)

资料来源:公共数据排序

受2020年疫情和贸易争端的影响,中国大多数港口的集装箱运输需求将下降,但广州港青岛港天津港它将保持正增长。据估计,2020年,世界前20大集装箱港口中有9个将来自中国。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仍然是全球稳定发展的重点和基础。

2020年世界前20大集装箱港口预测

资料来源:公共数据排序

4、集装箱物流业的技术分析

集装箱物流信息技术主要包括RFID技术、GPS技术、EDI技术、物联网技术、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技术等

集装箱物流业中的信息技术

资料来源:公共数据排序

5、中国集装箱运输业发展趋势分析

集装箱扩展了什么新兴行业

1.内贸货柜持续增长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集装箱物流的推广与发展,国内集装箱吞吐量在国内主要港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主要方向,国内集装箱运输将迎来更大的发展。

2.船越来越大

考虑到高效率、大型化和低成本,内贸集装箱发展过程中大型船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配套港口也在升级。目前,南北航线上有6000~8000艘EU大型船舶

2500teu是支线船舶的最低配置,500~800teu也是支线船舶的主要配置;十多年前,这艘300标准箱的5000吨级船舶是一艘大型船舶。

3.集装箱运输覆盖更广的水域,并逐渐向内陆延伸

中国有纵横交错的内陆河流和湖泊,它们是天然的水运通道。集装箱运输具有标准化程度高、班轮运输、低损耗、绿色环保、双向运输、中间环节少等优点,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生命力。它继续通过内陆水道和多式联运扩展到内陆地区。江苏、浙江和南方等许多小支流的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政府大力鼓励以16teu、32teu和48teu为主要配套船舶的船舶。可以说,有水道的地方就有集装箱的进出口,集装箱像毛细血管一样汇聚在干线上。

4.特殊情况逐渐增多

除了传统的危险品箱、冰箱、框架箱和油罐外,特种箱还具有满足个性化需求和装载更多货物的特点,并且数量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例如,食用油等液体货物装在集装箱内的内置液体袋中,框架、专用谷物集装箱、钢卷集装箱(更适合大卷)、双面开门集装箱等运输车辆。此类形式的出现大大增加了集装箱货物的适用性。这种特殊情况与普通情况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外形尺寸,因此运输过程与普通情况相同。5.多式联运的比例继续增加

国家物流发展计划、铁路多式联运发展计划、内陆实体产业迁移、成本和环保要求将推动多式联运比重不断提高。对于国内多式联运的发展,可以说,没有集装箱航运的快速发展及其诸多优势,就没有多式联运的发展,而多式联运的发展所带来的效率和服务的提高,将有力地促进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和集装箱集装率的提高。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