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在这里,读懂“集装箱指数”——我国港口集装箱发展观察)

新华通讯社12月24日,北京标题:阅读“集装箱指数”——中国港口集装箱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和贾远琨

远洋的巨轮经常进进出出,没有卡车进出。集装箱通过跨境列车不断提升、运输和运输。12月16日,宁波舟山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超过3000万标准箱,成为上海港、它是继新加坡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加入“超级3000万集装箱俱乐部”的港口。

两天后,12月18日,天津港年,集装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标准箱,创历史新高。“一带一路”是天津10大港口,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超过800个港口的贸易联系。“一带一路”港口的货物交易总量超过60%。

这是12月18日拍摄的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UAV)的照片。新华社记者赵子硕摄

船只来来往往,繁荣昌盛,秩序井然。一年多前,这样的场景很难想象。

时间可以追溯到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突然爆发,扰乱了全球航运市场的节奏。今年第四季度,运输需求持续增长,国际货运价格飙升,涨幅前所未有。2021,即使货运运价的上升幅度有所缩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在疫情影响导致全球航运秩序混乱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对外贸易的顺利稳定?一个关键因素是容器。

业内专家认为,海外港口一线运营商短缺,船员数量缺口大,港口运营效率大幅下降,大量船舶长时间等待泊位,消耗运力资源,大量空集装箱滞留海外,国内空集装箱的短缺加剧了供应链的紧张。

“当疫情影响最严重时,海运进口的空集装箱缺口已达200万标准箱。”交通运输部水运研究所副总统贾大山说。

集装箱供应持续紧张,如何解决问题?

在非常情况下,一些非常举措被果断地发起。

在货源端,班轮公司积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优化航线、运力和空箱配置,加快空箱返还速度。

今年3月,“中远航运之星”号“万里运空集装箱”船于2004年下水,装载13469个空集装箱宁波锚虽然转移空集装箱的成本高于生产新集装箱的成本,但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此举暂时缓解了空集装箱的紧迫短缺。

集装箱制造商也收紧了时钟以加快生产。

今年9月,中国的月度集装箱产能已从过去的20万标准箱增加到历史上的50万标准箱。主要集装箱制造商的新集装箱库存已超过40万标准箱。新集装箱供应得到充分保障,空集装箱短缺得到有效缓解。

输出数字转型加快港口货物运营,保障物流和货物运输的畅通。

在青岛港、山东港,工作人员通过计算机远程控制轨道起重机和桥式起重机,持续抓取和放置箱子,无人驾驶卡车在堆场和码头之间行驶5g技术它解决了港口自动化设备的通信问题,为智能港口增添了动力。

山东港-青岛港的全自动集装箱码头正在运营(拍摄于12月10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已建成10座集装箱自动化码头,正在建设的8座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均居世界首位。

源头"量"和产出"质"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142.1亿吨,同比增长7.2%;集装箱吞吐量2.6亿标准箱,同比增长7.6%。

克服疫情影响,港口的“数量”和“质量”齐飞,港口和码头持续繁忙的景象正在慢慢展现:

洋山港自动化码头日夜运行;停留长兴岛,新建的万箱巨轮继续出海;停留外高桥,现代航运物流示范区初具规模

“在全球疫情下,世界经济整体正在复苏。同时,由于疫情的影响,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运行并不顺畅。在此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体保持稳定,有效地填补了全球供应与消费之间的差距曼德。国家统计局发言人付凌晖说。

为了在保持稳定的同时取得进展,道路需要进一步拓宽。

业内专家指出,面对病毒的持续变异和局部暴发,人们应对疫情的基本措施是“疫苗+隔离”,这导致港口和码头的周转效率下降,这仍然是一个具有很大挑战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集装箱扩展了什么新兴行业

“如果疫情风险能够降低,相关环节的效率可以恢复,港口和码头的供需紧张关系将得到显著缓解。”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真虹表示,面对疫情对海运业的挑战,为了确保供应链的安全水手码头经营者的身心健康应在协调全球疫情控制的同时,加强运输、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配合,形成一套高效的检验、检测和处置措施,解决防疫问题,海员的待遇和换班。

同时,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应对未来各种确定和不确定的挑战,也给海运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和贯穿主要经济区域的内河航道网络是支撑国内流通的重要动脉,这对内河航运和沿海内贸运输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我国港口已成为最重要的对外门户,承担着90%的外贸货物运输量,成为对外流通的重要枢纽。

“疏通沿海主要水运通道,完善国内贸易和航运体系,促进内外流通协调,是海运业构建新的发展模式的要求。”真虹建议,可以借鉴欧美等国家沿海高速公路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沿海交通条件和特点,组织实施我国《沿海水路高速公路振兴规划》,打造更加畅通、高效、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沿海水运通道。

加快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能力的适应性,也是缓解当前海上供需关系的又一重要举措。贾大山表示,要根据发展需要,加快港口基础设施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快自动化、智能化航运建设,提高各类技术岗位人员的适应性,提高供应链的畅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