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络工信部投诉电话是多少(亮剑!国家反诈中心去年拦截诈骗电话15.5亿次)

中国新闻网(记者:郭朝凯)、新华社客户端

记者5日从中国公安部获悉,国家反诈骗中心去年止付涉案资金3200多亿元(人民币,下同),拦截诈骗电话15.5亿个,成功防止2800多万人被骗。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多发,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不断翻新,黑灰产业链相互交织,已成为社会公众反映最强烈、深恶痛绝的“紧迫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全国公安机关把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出重拳、下狠手,坚决守住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2021年6月至12月,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连续7个月下降,打击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遏制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趋势。”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说。

2021年,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4.1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9万余名,摧毁涉“两卡”(手机卡、银行卡)犯罪团伙3.9万个,追缴返还群众被骗资金120亿元。

鉴于诈骗分子作案手法不断翻新,公安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人民银行等部门,首创技术拦截、精准劝阻。去年,全国反诈骗中心紧急止付涉案资金3200多亿元,拦截诈骗电话15.5亿个,诈骗短信17.6亿条,成功防止2800多万人被骗。

2021年,公安部依托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署各地公安机关做好教育劝返诈骗人员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1万人被劝离国外回国。各地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劝返人员,坚决“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劝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涉及互联网治理、金融和通信行业监管、法律法规健全等方面。”为此,公安部不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有效推动金融、通信、互联网等部门履行监管责任,加强行业治理,从源头上堵塞滋生违法犯罪的漏洞。

截至目前,公安部会同工信部共清理高风险电话卡6441万张、假名片1641万张,在人民银行风险账户14.8亿个。此外,公安部积极配合全国人大法工委推进《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法进程,与最高法、最高检、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出台相关法律文件,为打击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近年来,公安机关坚持积极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反诈骗宣传体系,组织反诈骗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提高群众防骗意识和能力。2021年,公安机关共开展专题宣传1.5万场,发送公益短信36.2亿条。国家反诈骗中心APP向公众预警2.3亿次,接受公众举报线索1110万条——警民携手,让电信网络诈骗无所遁形。

以前报告过

这些“反诈骗应用”可能在关键时刻帮到你|电信调查

来源:10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尹、

当张思琪不在家的时候,他的妈妈给他收到了一个快递:收件人,138元。母亲毫不犹豫地为儿子付出。

当张思琪回到家打开快递时,他发现有一件他从未订购过的破背心,他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他先后向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投诉,他们互相推脱,称无权透露或查找寄件人信息,然后干脆拒绝接电话。

不知所措的张思琪突然想到了反诈骗App。点开举报,没想到很快就陆续接到快递公司和电商平台的道歉电话,表示对方代收账号已被冻结,并退回了被骗的138元。

张思琪在自己经常光顾的游戏论坛上写下了自己用防骗App举报成功的经历,随后被网友刷屏并发到了微博上并被广泛转发。不少网友发帖:“这是要下载防骗App!”



“国家反诈骗中心APP”上的举报图标

由公安部刑侦局组织开发的App“全国反诈骗中心”于今年初春在各大应用商店上线。此前,北京市公安局开发的App“全民防骗”已于去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几款防骗app只是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最新的防骗预警手段之一。在反诈骗App的背后,还有一套完善的电信网络诈骗预警系统支持,能以最快的速度准确找到潜在的受骗者,维护人们的财产安全。

到底有没有用?

张思琪面临着一种常见的“快递盲卖”诈骗: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的快递信息后,以货到付款的方式寄送数据线、指甲钳、劣质衣服等廉价商品。签收的时候,有的人记不清买没买,有的人被不知情的家人代收——总之是付了钱,打开快递才发现被骗了。

之前因为单笔金额不高,很多人懒得折腾,或者投诉无门,只好顺其自然,这样就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现在使用防骗App的报案功能,足不出户就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诈骗电话和短信可以直接从通讯录中检索。如果手机上有诈骗网页的截图、视频或者全部召回,也可以一键上传。



反诈骗App中最重要的内容是揭露诈骗案件。

随着人们生活的变化,诈骗分子的手段也是“推陈出新”。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电信诈骗主要靠电话、短信和网页。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副支队长赵伟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年来,为了添加微信或QQ好友,他们自称是老领导、老同事,先和你交朋友,再向你借钱,也就是所谓的“冒充熟人”诈骗;或者以谈恋爱为名,通过投资或赌博获利,也就是所谓的“杀猪”,成功率更高,金额更大。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诈骗和手机绑定的更加紧密,于是手机安装的防骗App应运而生。在防骗app中,有很多认证功能。比如,如果你不确定在QQ上跟你聊了很久的“小姐姐”是真的爱上你了,还是等着“把你养肥了,宰了你”的抠门男人,你可以在“全民防骗App”上点击“身份验证”。

“身份验证”需要对方进行人脸识别,才能验证身份。这个环节对方是男是女一目了然。发起方为了保护用户安全,只知道对方是否通过验证,而不知道对方的具体身份信息。只有案发后,公安机关才能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核查。如果对方未能在有效期内的3小时内完成认证请求,那么其身份和目的就值得你慎重考虑。

如何做到快速准确?

反诈骗App如何快速准确的找到潜在的受骗人群?赵伟告诉记者,反诈骗App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综合预警平台做支撑。预警平台的核心之一是公安机关掌握的诈骗相关数据库。

数据库包括电话、短信、app、网站、社交账号等。已经被公安机关明确认定为诈骗的,以及一些群众主动举报的涉嫌诈骗的数据。一旦有人的手机接触到数据库中的诈骗源头,比如接到诈骗电话,或者点击诈骗网页,公安机关会迅速在后台联系你,并发出预警信息。

以前,警察会给可能被工作电话欺骗的人打电话,提醒他们刚刚接触到诈骗内容。但由于诈骗的常见方式之一是冒充公检法,很多人接到陌生电话,一听说对方自称是警察,就马上回嘴:“你说刚才那个电话是诈骗?我认为你才是骗子!”立即挂断。还有更谨慎的人,只要是陌生电话就不接,警察也没有预警的机会。



杭州公安局设计的防骗t恤。图片来自微博@杭州公安

考虑到群众确实难以辨别,自2019年11月起,反诈骗专用号码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全国公安机关统一使用96110作为呼出号码,拨打相关人员电话,提醒其已接触诈骗信息,提高警惕。由于号码中有110,公安辨识度很高,赵伟告诉记者,防骗预警电话的首次接通率和劝阻成功率提高了三四成。

注册时,反诈骗App鼓励用户尽可能完善个人信息,填写详细的地址信息和紧急联系人。这样,一旦公安机关发现你有被骗的潜在风险,可以迅速联系你所在街道的派出所,必要时上门劝阻;或者联系您的紧急联系人。比如,对于一些易受伤害的老人和未成年人,警方会联系其子女和家长,让老人和孩子互相劝阻。

今年4月,北京市公安局以类似方式为曾女士堵截了高达3000万元的损失。北京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在工作中发现一条网络投资诈骗线索,受害人来自东城区。他们赶紧联系东城公安分局帮忙劝阻。可惜他们第一时间联系不上被骗的曾女士本人,但得知了她母亲的住址,于是上门说明情况。

在曾妈妈的配合下,民警发现曾女士当时远在加拿大,通过网络认识了一个陌生人,正准备变卖房产筹集3000万元参与对方的网上投资。经过民警的多次劝阻,曾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避免了巨大的损失。



“全民防骗APP”里有“群防诈骗”,可以添加家人的手机号码,这样一旦家人收到诈骗信息,用户也会收到预警提示。

还在读高中的刘如意告诉记者,暑假某天睡觉前玩手机游戏时不小心碰到了弹出的页面,并没有意识到哪里出了问题。她没想到晚上会收到96110发来的几条防骗预警信息。更让她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派出所的民警上门询问她是否受到网络诈骗威胁,并在和她一起翻看手机时,指出这是她不小心接触到的页面,存在电信诈骗隐患。

刘如意觉得很奇怪。她手机上没有安装防骗App。民警告诉她,是她父母在手机安装的防骗App里选择了“群防诈骗”功能,把女儿的手机号加到了群里。这样,任何一个群主在手机上有诈骗操作,作为群主的家长也会收到预警提示。通过父母的登记信息,警方可以很快定位到她。

会不会「太宽」?

在传统印象中,被骗的大多是老年人。但赵伟告诉记者,对大学生的防骗教育同样重要,也同样困难。每到暑假,被骗的大学生明显会增多。有的人想在假期赚点零花钱,容易参加网上刷单等活动,被骗;也有买贵的名牌鞋或手机被虚假网贷公司骗的。

“大学生通常都很自信,觉得自己有知识有文化,不会轻易被骗。即使按照学校的安排去上防骗讲座课,有些人很可能也没有用心听讲。或者下载防骗App,但是出教室门就卸载App。”赵薇说,“现在的大学生其实手头钱很多,社会经验有限,所以是弱势群体。”



网友对“全国反诈骗中心App”功能完善的建议

在北京某大学就读的大二女生苏敏珊告诉记者,她已经删除了被建议下载的防骗App。

“太厉害了,你能知道我接了谁的电话,看了什么网页,加了谁为好友,还说要保护财产安全。会不会太宽了?”苏敏珊说,“我怕我手机里装了这样一个App,我的通话记录,上网记录,聊天记录,网银账号...我手机上的所有操作都知道。”

赵薇特别理解年轻人的这种担忧,觉得大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是好事。不过,在她看来,上述对反诈骗App的担忧确实令人担忧。“现在大家下载安装任何App,不管是购物还是看视频,哪怕是背单词,都需要打开一些权限。安装反诈骗App所需权限不超过其他App。”

2019年12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印发《App非法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办法》的通知,对App的隐私和权限政策进行了明确规定。赵伟告诉记者,用户对反诈骗app要求的权限也严格遵守这一规定。

“我们并不完全关注所有注册用户手机上的所有操作,判断哪些涉及诈骗。我们正相反。"赵辉用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作为类比. "一个诈骗电话就像一个被诊断患有新冠肺炎的病人。警察追踪被诈骗电话联系的人,就像医生追踪新冠肺炎病人的脚印一样。医生知道新冠肺炎患者接触过哪些人,然后对他们进行核酸检测和分离。当警察发现诈骗者联系了谁,他们就会向谁发出反诈骗警告。"

安装后是否完全安全?

因为在短视频平台上,用网络名人的直播推广防骗App,穿着花里胡哨的河北秦皇岛警察老陈一下子火遍了全网,也让网友感受到了基层警察的用心。“全国反诈骗App有多牛逼”这个词条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



秦皇岛警察老陈因用不同服装连线网络名人直播推广防骗App而走红。图片来自互联网

赵伟表示,“全民防骗”在研发初期的主要功能不是预警,而是侧重于向用户宣讲防骗知识。目前,反诈骗App中最重要的内容仍然是各地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例。其中有骗子打电话的视频小品和现场录音,目的是让更多人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情况肯定是诈骗,不要上当。

工信部投诉电话是多少

“反诈骗不是一个App能做到的,也不是公安机关一个人能解决的。还需要全社会众多机构的共同参与和配合。”赵薇说,“由于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被骗的各种情况层出不穷,作为个人,确实应该像中医‘治未病’、西医‘打预防针’一样,主动了解防骗知识,增强防范意识。”

(张思琪、刘如意、苏敏珊为化名)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