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排行2019(2021年终盘点|游戏直播新战局开启:斗鱼虎牙合并被叫停,快手B站来势汹汹)

2021年,游戏直播行业最受瞩目的事件莫过于腾讯主导的斗鱼和虎牙合并案的中止。随着监管部门反垄断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大,游戏直播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悄然改变,新一轮的战争正在开始。

近年来,哔哩哔哩、Aauto Quicker等平台加快了游戏直播的布局,在版权、游戏直播以及游戏专员的签约和引进上花费了大量资金,对斗鱼和虎牙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艾媒咨询分析师指出,斗鱼虎牙的优势在于起步早,运营机制成熟,游戏和电竞赛事版权资源齐全;问题在于活动不突出,内容筛选有点粗糙,未来由于游戏资源不足,游戏版权的引进可能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当行业开始新的战斗时,直播平台泛滥的软性色情内容也是相关部门的监管重点。“直播平台要想健康发展,在吸引流量、生产优质内容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主播只有真材实料,有知识,才能带来更多的人气,获得长期持久的收益。”分析师表示。

反垄断锤落地:斗鱼虎牙合并被叫停。

2020年以来,腾讯一直在大力推动斗鱼和虎牙这两个头部游戏直播平台的合并。

智研资讯数据显示,2020年,虎牙和斗鱼分别以34.33%和29.48%的份额位居游戏直播市场前两位,合计占据65%的市场份额。

“作为腾讯大股东的虎牙和斗鱼同质化严重。作为独立上市公司,两者都面临着业绩压力。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的消退,两大平台的激烈竞争会对腾讯产生更多内耗,比如抬高运营成本和主播签约成本。所以腾讯希望用整合结束游戏直播赛道‘左右互动’的局面。”一些分析家说。

不过,在两家公司披露合并的实际进展之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反垄断大锤就已经牵头了。2020年12月,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腾讯申报的虎牙和斗鱼合并进行了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7个月后,合并计划被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叫停。

点评显示,腾讯在上游网游运营服务的市场份额超过40%,排名第一;虎牙和斗鱼在下游游戏直播的市场份额分别超过40%和30%,排名第一和第二。腾讯已经拥有对虎牙的唯一控制权和对斗鱼的共同控制权。

市场监管总局认为,虎牙和斗鱼合并将进一步强化腾讯在游戏直播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使腾讯有能力和动力对上下游市场实施闭环管理和双向垂直封锁,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可能减损消费者利益,不利于网络游戏和游戏直播市场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经评估,腾讯的附加限制性有条件承诺方案并不能有效解决前述竞争顾虑。

随后,三方发布声明称,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决定,虎牙、斗鱼、腾讯签署终止协议,三方于2020年10月12日签署的合并协议随即终止。在这里,备受瞩目的游戏直播最大的合并以失败告终。

Aauto Quicker横冲直撞,游戏版权成为平台运营的重点。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斗鱼和虎牙合并的终止,游戏直播行业新一轮的战役正在开始。

近年来,头部电竞游戏和赛事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加速了电竞产业的商业化,也带动了电竞产业链下游游戏直播的发展。

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电竞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电竞生态将占据28.3%的电竞市场份额。其中,游戏直播市场规模将超过240亿元。

嗅觉敏锐的哔哩哔哩和阿Aauto Quicker近年来加紧布局。哔哩哔哩投资版权和游戏专业人士。先是以8亿买下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三年转播权,并放出S10赛季版权进行发行。之后高价签约斗鱼头部主播提莫峰,聘请国内头部移动电竞品牌创始人。

早在2019年,Aauto Quicker就开始直播比赛,比如第一届英雄联盟总决赛(S9),第一届和平精英主播大赛全平台直播。

“尽管阿托更快和哔哩哔哩有威胁,但作为新进入者也有一些压力。Aauto Quicker在比赛版权领域还没有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而哔哩哔哩为了更好的运营比赛的转播,也会因为后续的人力、服务器等成本对整体表现造成压力。”行业分析师表示。

目前游戏直播平台的成本包括游戏和赛事版权费用、直播签约费用、营销推广费用和研发费用等。

在变现方面,最常见的方式是在内容和用户流量的基础上,通过用户付费订阅、打赏、广告等方式进行商业化,同时也有多种方式承接游戏宣发和联运。近年来,一些以游戏直播为主的综合性平台也开始探索公益、电商创收、拓展业务。

艾媒咨询指出,这种商业模式也决定了在游戏直播产业链中,虽然各个游戏直播平台都是主体,但内容的版权是整个内容授权和提供的上游基础,有很多赞助商和合作伙伴在一起合作。

“虎牙和斗鱼对于游戏和电竞的优势是起步早,运营机制成熟,版权资源齐全。存在的问题是活动不突出,内容筛选有点粗糙,未来引入游戏版权可能会有限制,因为他们没有游戏资源。作为一个成熟的、覆盖面广的直播平台,亟待解决的是如何更好地提升普通主播的关注度,如何在用户群体和主播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关系,沉淀用户。”艾媒咨询分析师表示。

色情、擦边球层出不穷,平台需要加强监管和自治。

一直以来,包括游戏直播在内的直播平台都是软性色情内容的“重灾区”。

直播平台排行

针对网络“软色情”等问题,相关部门已经下了很多功夫整治。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开展的“新风2021”集中行动,通过“净网”行动集中整治网络直播和网络游戏,彻底整治直播乱象,严厉打击传播淫秽色情、暴力、血腥等有害内容的网络游戏,禁止未经批准的网络游戏直播。

然而,直播平台上的软色情、打擦边球现象依然层出不穷。2021年8月,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游戏、动漫、电商广告等。成了“软色情”的潜伏场所,一些“软色情”照片甚至被用于电子游戏和游戏平台的推广。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主播的擦边球行为不属于“黄色暴力”的内容,会对平台造成引流,因此大部分平台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伟律师告诉记者,现阶段,擦边球直播只构成违规,不构成违法。

李伟律师认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平台监管的要求是及时、实时的,既有内部检查,也有报告制度。“只有用户举报,平台才会回应。这就导致了一定的行动延迟,或许敏感内容已经被广泛传播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从法律上来说,在判断是否进行淫秽表演时,公安部门和网监部门会根据法律法规或者按照惯例来判断。”北京闻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虎律师告诉记者。

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现象是整个直播行业的问题,甚至是互联网的趋势。直播行业的兴起是因为市场需求,但有些平台上的内容确实不堪入目,需要加强监管和自治。

“直播行业和互联网平台要想健康发展,在吸引流量、生产优质内容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于主播来说,只有真正的才华和知识,才会带来更多的人气,才会从容地获得长期持久的收益。”分析师表示。

本文来自蓝鲸财经。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