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库存鞋市场在哪里(再见,温州人的黄龙商贸城!)



假期在家待了几天,终于受不了了,就坐车出去散步...公交车上播“黄龙商贸城”的时候,我下意识的看向窗外,温州大拆大建没逃过... 光看招牌,看起来还是和26年前一样安静。



但外墙上显眼的“黄龙商贸城已全面关闭”的红色横幅,以及大门口张贴的黄龙商贸城的布局和注意事项,宣告着这里即将成为历史。



黄龙商贸城的建立与其他地方不同。当时由于资金原因,不得不以“民间集资建设”的形式诞生,这对于改革初期的中国和温州来说,都是一种大胆的做法。 1992年5月,项目组成功融资1.2亿元,黄龙商贸城于同年10月竣工。 所以黄龙商贸城是温州人的商贸城。



从大门开始,两边都是卖布的店铺。很多年前,大部分好衣服都是来这里买布料量身定做的。后来,这里成了制衣商采购原材料的最佳场所。



1993年,这里新建的皮革城店铺增加到5000家,实现了至少3万人的就业,从家用电器到发绳发夹,各种商品应有尽有。 无论你是出于什么目的来这里购物,都可以满载而归,一站式购齐。 这里曾经是温州最大的贸易中心,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黄龙商贸城自1993年4月开业以来,年均成交额达45亿元,2010年市场成交额高达58亿元。



据了解,黄龙商贸城目前仍有6000多家商铺。但随着黄龙商贸城即将拆迁,随处可见的不是络绎不绝的客人,而是关门的店铺。



在小商品区的很多店铺里,店主都喊着“大降价”,热闹的场面似乎比以前更加红火。



沿街都是摆摊的商贩,处理库存的各种鞋子。虽然路人手里已经有了大包小包,但还是禁不住白菜价的诱惑向四周聚集。 乍一看,这热闹真的有点像黄龙商贸城刚开业时的繁华景象。



曾经砍价五六十店主不肯卖的衣服,现在都成了卖钱的商品。一堆堆的衣服就这么摊在地上,再好的东西也立马变得廉价。



很多类似库存的店铺都在拆店铺里值钱的东西,大家都想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温州库存鞋



俗话说,有人欢喜有人愁。所以很多旧的空交换机,冰柜,打印机等等都被拆了,等着处理掉。买旧家电的商人,估计是乐在其中。



朋友说她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这里的衣服、化妆品、生活用品记录了她作为一个女孩最初对美的热爱。 既然要拆了,也没什么舍不得的,因为她说懂事后就再也没在这里买过东西。



由于黄龙商贸城现在很多地方都关门拆迁了,250亩的市场以前逛半天,现在只要走十几分钟。 如果不是看到这个地方要拆迁了,我从来没有想过再下车,即使每天坐公交路过这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朋友很少在这里闲逛了。市中心沿街的各种店铺、商场、淘宝,成了猪猪姑娘购物的首选。 要不是每天上班,我甚至会认为黄龙贸易800年前就消失了!



黄龙商贸城第一次建是为了整顿当时温州乱七八糟的马路市场,而现在拆除黄龙商贸城也是为了提升温州城市面貌,但也是善终。 温州有网友怀念黄龙商贸城即将倒闭拆迁的消息,有人叫好,更多的人会观望。【/h/】就算你繁华已久,这也是它在大时代发展面前迟早要面对的归宿。



黄龙商贸城的拆迁让我想起了另一个即将消失的记忆。 成立于1990年的白鹿影城,曾经是无数70后、80后的约会圣地。 即便如此,也逃不过时代的变迁。



妈妈说,她和我爸第一次约会就是在这里看的电影;爸爸说以前在这里看电影只要两块钱。哥哥说高中经常以在书店看书的名义偷偷去看电影;但是95后,我从来没有在这里看过电影。



虽然我这里记忆不多,但是门口海报上的“谢幕”二字还是忍不住感慨。 28年,多少人的美好回忆和欢声笑语留在了这里,一张普通的谢幕海报,仿佛写下了白鹿影城28年来所有的风风雨雨。



大门另一侧的海报记录了白鹿影城的历史。《白鹿原》的成绩单详细列出了28年来的演出场次、人数、首播... 这成绩单现在看来够重了。 突然觉得有点遗憾:之前怎么没想到在这里看电影?



晚上回家,我特意把这些照片给我妈看。妈妈还不知道。她去过最多的电影院即将被拆除。 这种新闻多少让她觉得有点遗憾:开点什么,给温州人留点回忆,去那么多电影院还是在白鹿看电影... 爸爸在旁边开玩笑:我觉得只有你能感受到,现在的年轻人,哎,不能在这里看,你老了,老太太了...



我在想,多年以后,新中国的大众电影之都和智超影院会不会没有了? 人和时代最大的矛盾是,人会慢慢变老,然后会开始寻找年轻的记忆,而时代会不断地揭去旧布,寻找新血。 我们无法阻止那些熟悉的地方逐渐消失,只能安慰自己,这种变化也是好的,至少证明温州一天比一天好。 在漫长的人生中,我们终究要向前看。或许,我们都应该发自内心的说一声再见,黄龙!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