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阅读创造财经》昨日报道,与阿里同年创立、曾经拥有80%市场份额的前电商巨头易贝,已经被很多人遗忘。但正是因为卖家的投诉,这两天又回到了大众视野。EBay已经宣布将于11月26日至12月9日对服务器进行维护和调整,期间各项业务将受到影响。然而,距离官方通知的服务器恢复日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星期,卖家依然无法提现。
平台停止服务,卖家无法提现是什么意思?大家都知道。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互联网公司在经营困难、倒闭或者跑路之前,往往会上演这样的戏码。当然,目前我们还不能断言易贝正面临这样的结局,但曾经风光无限的易贝如今走向衰落却是不争的事实。
易贝的暂停实际上标志着中国互联网模仿时代的结束。1999年,毕业于哈佛商学院的和谭回国创办“中国版易贝”,正是中国互联网兴起的时代。不仅仅是易贝,很多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在模仿和对标,并且毫不掩饰自己是中国版的某个著名公司,包括目前的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腾讯,分别可以称为中国版的谷歌和中国版的亚马逊。腾讯的小企鹅本来叫OICQ,连标杆公司的名字ICQ都是直接“装”进去的。
人们说中国的互联网不是原创,就是这个原因。但是,人类的很多发明其实都是建立在借鉴和改进的基础上的。对别人的优秀经验视而不见是不明智的,也不一定是美德。因为模仿并不可耻,模仿也不是万能的,关键在于是简单的照搬还是创造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二十年过去了,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些比模仿者更强,比如腾讯。一些公司已经衰落,比如易贝。
关于易贝的失败,媒体评论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是“水土不服”,其实是在暗示它是机械复制,最大的失策是收费模式。起初,易贝对卖家采取与海外同步的收费政策,所有商品一上架就收费。同时,同时上线的淘宝采用免费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户,攒足了人气。除了免费政策,针对国内支付信用不完善的情况,淘宝还创造性地推出了支付宝,解决买卖双方的后顾之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阿里的成功和易贝的衰落是对模仿应有态度的最好注解。
因此,一个时代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中国互联网公司从简单的模仿,到在模仿中创新,最后到商业模式的输出,也就是说别人开始模仿我们了。
就在几天前,亚马逊宣布“当日送达”和“次日送达”服务已经覆盖美国8000多个城市。这一次,服务扩展不仅覆盖大城市,还包括较小的城市和小城镇。去年春天,亚马逊的当日达服务只覆盖了1000多个城市。有评论指出,亚马逊此举是在模仿JD.COM,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购物体验,通过扩大服务范围压倒竞争对手;阿里的支付宝早已走出国门,不仅进入了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市场,还帮助东南亚一些国家开启了电子商务的新时代。无桩自行车共享,可以随时随地借用,被认为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原创。
中国古语云:学我者生,喜我者死。对待模仿的正确态度是:向模仿学习,审时度势,灵活模仿,创造自己的商业模式,直至走向国际。
本文来自深圳商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访问财经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