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培训机构有哪些哪家比较好(电商培训诈骗农村宝妈:打造下一个“薇娅”,只要9.9元?)



图片@视觉中国

文|财经故事,作者|张宗为,编辑|陈继英

在李佳琪,一个晚上的现场交货金额高达106亿元,在维雅超过80亿元,在悉尼,有6000万元因逃税被罚款。

以上几条新闻都显示了头部主播的惊人吸引力。

“要致富,做主播”,带货直播只是“窗口”,做主播可能会飞跃“龙门”,让很多年轻人兴奋不已。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超过1.2万亿元,年增长率197%。预计2023年直播电商规模将超过4.9万亿元。

其中,2021年Tik Tok电商的GMV有望突破1万亿,今年Aauto更快电商的GMV目标也定为6500亿。

截至2020年底,中国直播电商相关企业累计注册8862家,行业主播人数达123.4万人。

但是赚钱不容易,因为新人咄咄逼人,赢家少,直播带货。

在这个产业链中,有一项业务是肯定能盈利的,那就是电商培训。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电子商务培训相关企业2880家;2021年前十个月新增电子商务培训相关企业161家。

这些培训机构善于通过各种蛊惑人心的广告来“钓鱼”。

“9.9元可以打造下一个Viya。你不想试试吗?”

看到这则广告,已经失业数月的文汶动心了,主动入套,最后被骗走培训费2980元。

被骗的人不仅仅是无知。浙江某电商公司CEO林钰轩告诉《财经故事》,农村的全职宝妈是电商培训韭菜的“重灾区”。

在水面上,与货物一起生活创造富裕的梦想是美好的。水面之下,电商培训割韭菜剑。

无业女白领被骗2980元放弃“维雅”梦

回忆起被骗的经历,文汶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屈辱感——985大学毕业后,在东北某二线城市定居,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了7年,却在30岁时缴纳了智商税。

2020年3月,温温公司遭遇疫情,收入锐减。她没有怀孕的时候就被列入了第一批裁员名单。

海头失业后投了80多份简历,都石沉大海。作为最后的手段,她在一个较大的年龄通过了考试。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她面试失败了。

当人面临逆境时,厄运就会滚雪球。

身体健康的父亲突然患舌癌,没有医保的公公婆婆相继患病住院。全家就靠她老公七千块的工资。

失眠的气味开始频繁地刷Tik Tok。

“0基础,手把手教,包教包会”,“没有粉丝可以带货,没有货源可以带货,不做短视频也可以带货”

过去,刷到这样一个广告,作家就溜走了。

但失业半年后,她焦虑了。2020年底,她点进去,“反正我就9.9元,我就打发时间吧”。

不到5分钟,对方业务员热情地打来电话,把温温拉进了试听班的微信群。

讲座的内容是培训各种公共事业单位的教师。“这是投入最低回报最高的行业,带货最差的主播一个月也能赚一万多。”

文被说服了。9.9元的试听班结束后,她交了2980元学费,被拉进了正式班微信群。

她记得群名显示是第32组,有300多名学生。

课程为期12天,主要培训主播带货的演讲技巧,以及如何给Tik Tok的账号加粉。

第一天上课,温温就觉得有点不对劲。

导师带着大家打了鸡血一样喊着“我一定会赢,我不会放弃,我是最棒的”的口号。

“你很容易在网上找到那些陈词滥调。比如介绍牙膏的作用,就会教你背诵牙膏的成分。你不妨去超市买一管牙膏,听听售货员的介绍”。

文汶性格内向,说话很慢。她听到群里嘈杂的喊声就头晕。

已签约200多名带货主播的林钰轩告诉《财经故事社》,“温温是韭菜割的,她根本不适合做带货主播”。

“带货主播要语速快,有很强的场控能力、反应能力、互动能力。还要有相机感和亲和力。如果语速慢,不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转化效果就差。”

例如,李佳琪和维娅的语速比普通人快1.5倍以上。

所以大部分普通人都不适合做带货主播,而电商培训机构把主播门槛压得这么低,就是为了无底线卖课。

据林钰轩所知,业内培训机构9.9元的课程,已经卖了近千万元。

文没有意识到她的缺点,但她看穿了对方的套路。

交钱容易,退钱难。虽然她有对方承诺随时退费的聊天截图,但她费尽心思,最后只退了三分之一的学费。

哪有电商培训机构

这时,文开始注意了。在摇一摇快平台的电商培训相关视频下,很多人留言说被骗了。还有人抱怨,为什么平台不整治电商培训班的乱象?

事实上,字节跳动巨人引擎的巨人大学也参与电子商务培训业务,但大多数基础课程是免费的。

还有很多电商培训机构,假平台的官方机构。比如一只黑猫投诉用户斥责“巨人引擎”,称后者通过虚假宣传诱骗其付费成为VIP会员,但老师宣讲的电商培训内容夸大其词,忽悠人。所谓一对一辅导,就是让自己跟着视频学,交了3998元学费,没有办法退款。



但上述被投诉的“庞大引擎”有很大概率是山寨机构。

在黑猫平台上,被投诉X-move数额巨大超过300次,有一次还打着Tik Tok官方合作机构的旗号,声称要打造零基础的小规模电商送货人才,免费供应,并承诺培训后每月增加粉丝数10万以上。

然而,在天眼查阅巨额X-move的股权关系不难发现,该公司总部与字节跳动和Tik Tok并无隶属关系。

然而,梦想用韭菜发财的“练习生”们,却很难察觉真相。“来参加训练的都是和我一样的白人,”文汶说。

“画饼”的山寨培训机构刷虚假数据,卖三无产品

认识到这一现实,温温放弃了现场分娩的想法。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她还是进入了电商行业。之前认识的一个房地产行业的客户进入直播电商,邀请她做运营。

进入这家公司后,温温认识了一家电子商务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张大顺,了解了更多的行业内幕。

张锤和老板很熟,号称培养了300多名主播,但实际上,他连一个合适的办公场所都没有。

他来到温温的公司拍摄办公楼外景和内景,然后做了一个抖音短视频,谎称是自己的电商培训基地来招生。

此前,张锤曾试图在带货活,但货卖不出去,也没赚到钱,于是他开始转行做培训。

张大锤也不用开发课程。他卖的课程都是“东拉西拉的东西省下来的”。

即便如此,张大锤当然仍是不卖。2019年底至今,张大锤已经建了三个学生群,共计400多人。课程单价2800元左右,累计收入百万左右。

“培训机构抄袭课程的现象太普遍了,我们才是受害者”。林钰轩向《财经故事俱乐部》表达了自己的无奈。“我们给学生上课,不允许带通讯设备进教室,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拍照或者录音。去年公司培训货主播,一个学生偷偷把手机带进教室,偷偷录制、偷拍课件,然后和其他机构合作,在Tik Tok和朋友圈“招生”。

发现失窃后,林钰轩非常生气。一度打算起诉,但取证困难,只好作罢。

文汶发现张锤不仅逃课,还篡改数据。

他号称能帮学生的账号上去,其实是私下给学生的账号买粉丝。

买1000个假粉丝可能只需要几十块钱。被蒙在鼓里的同学不知道真相,以为跟着张大锤上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除了数据造假,还有一件事,抨击了温温的底线。张大锤居然要求学员带货不带产品。

今年5月,张大锤来到公司拍摄办公室场景,并带了一大包方便面给和他的同事。

文汶接过略显简陋的粉色方便面袋,发现包装袋上没有生产厂家、地址和联系方式,甚至连保质期都没有明确说明。她偷偷把它扔进了垃圾桶。

张大锤得意地宣称,这就是他要找的发货渠道,现在有学生在卖这个产品。

“可能是因为他找不到货源,或者是拿货没产品利润更高”。林钰轩猜测道。相反,头部主播在选货上更用心,比如宁愿不收坑费,也要给大牌带货。首先,品牌本身具有吸引力,可以提高GMV。其次,产品更安全,这样主播不会被敲诈,不会出现安全事故等等。

电商培训班下沉农村,全职宝妈成重灾区

被电商培训班“割韭菜”的主流人群有哪些?文一直很好奇。

直到温温代表公司签下主播冯玉,她才知道答案。

作为公司直播电商的合作伙伴,于风带来了300多名主播,处于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中。她想帮温温公司卖货——温温公司要带的货都是日用品,单价不高。

这些主播大多是冯玉的练习生,90%以上是来自农村的全职宝妈。

温温这个时候突然意识到,电商培训班已经下沉到乡镇了。

后来,张大锤还告诉,在他培养的300多名学员中,全职宝妈占了一半以上。

而温温公司陆续签约的100多个带货主播中,80%都是农村全职宝妈。后来有60多人因为货物无效,没有收入,放弃了。

全职农村宝妈一般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信息获取能力较弱。在短视频平台上,更容易被“低门槛高利润”的夸张电商培训广告所吸引。

在整个货主播行业,有时间有钱的全职宝妈比例不低。林钰轩公司的200多名签约主播中,90%是女性,其中60%是全职宝妈。

芳芳是于风带的学员之一。她是湖北人,丈夫在外地工作,在老家全职带孩子。因为没有收入,完全靠老公一家独大,家庭地位很低,口袋经常很紧。

今年7月,她在Tik Tok刷广告,认为直播门槛很低,交了2000多元培训费,打算做主播赚钱贴补家用。

当时和芳芳一起参加培训的300多位农村宝妈,最后坚持带货的只有100人。

“月均收入只有几百元”,芳芳在货量最高的一个月收入也有1000多元。“有时候一天没有收获,现在干了几个月,刚把培训费赚回来”。在300多位宝妈中,芳芳的带货表现还是排在前列的。

看到芳芳很无奈,温温也会主动给她一些表扬。有时候,文汶觉得芳芳在做无用功,想劝她转行。她一想,“芳芳全职在家,没学历,也不会干别的。就当是一种娱乐吧。”

当然,并不是所有有货的主播收入都惨淡。林钰轩公司有一个签约主播,曾经是陕西的一个普通柜员,月薪只有4000多元。2018年开始做淘宝直播,现在月入40多万,翻了100倍。

但幸运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业余主播在两三个月没有收入后就放弃了这个行业。

“现在,你一个人战斗是出不了李佳琪和维娅的。”林钰轩说。

目前直播电商倾向于微调合作,一个相对专业的直播通常需要至少四个人合作,比如主播、直播运营、供应链运营、文案策划等。李佳琪完成了一场直播,而这个团队的人数多达数百人。

“任何利润高、没有门槛的项目都是信息差的项目。掌握关键信息的小众群体早已被瓜分完毕,不可能流入金字塔底层的普通人”。

林钰轩的结论可能很残酷,但却很现实。(文中所有人物均为化名)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