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是什么公司(品牌怎么做抖音?6800字,深入解析抖音企业号的定位逻辑)

10月22日,邦哥推出“Tik Tok实现万人大会”主题直播,邀请海量学历认证讲师陈奕龙做客,分享Tik Tok企业定位逻辑。


本文来自嘉宾口述,内容由本人确认。


我是量子学习认证讲师,也是传统影视向短视频转型的第一人。之前做广告总监,接触过很多客户,所以有一个明显的感受:整个媒体行业在不断迭代,线上流量在反复洗牌。


早些年,企业的对外窗口是官网,淘宝店铺,然后是博客,微博渠道,然后是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微博短视频等自媒体。短视频时代到来后,Tik Tok企业已经成为企业非常重要的新窗口和不可或缺的小众。


但是,资金投入、团队投入、时间投入等综合学习成本。现在做Tik Tok的企业已经不低了。如果他们走错了路,他们将支付大量的学费。所以今天我接受邦哥的邀请,来分享一下企业的定位逻辑。





一、企业号定位的常见问题

在服务了大量品牌后,我发现品牌做Tik Tok企业有五个通病:





1。缺乏品牌和产品定位


这个问题的“症状”是什么?


第一,没有平台思维和布局思维。有人说Tik Tok用户那么多,肯定是全能的,无论什么品牌什么企业都适合。事实上,有些产品可能适合Tik Tok,而有些则不适合。另外,我们常说Tik Tok、知乎、小红书是“新品牌内容营销的三轴”。然而,Tik Tok未必是新品牌布局的第一步。有的人可能会先在小红书做市场,然后去知乎,最后落到Tik Tok,因为Tik Tok相对更适合发酵。


第二,为了成为Tik Tok而成为Tik Tok。很多品牌做Tik Tok是因为看到大家都在做,觉得自己不能落后,也跟着做,所以跟不上就着急。尤其是看到一些一夜暴红的案例,比如红星鸿星尔克,心里就慌,要赶紧追上去,但是跟不上就会很失落。


第三,用户不准确。比如我明明是B端用户,更适合在B端操作一些账号,却去了Tik Tok做C端粉丝。


第四,过于强调品牌本身,导致转化率低。 Tik Tok是一个内容平台,但很多老板只是生硬地打广告,自我吹捧,导致流量不足。即使他们买了DOU+,转化效果也很差。


那么,品牌企业如何在Tik Tok找到自己的位置呢?《2021年Tik Tok私有域名运营白皮书》将Tik Tok的电子商务行业分为四类。可以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适合什么操作策略:


行业:消费频率高,线上化程度高。比如美妆、日化、服装、食品等等。属于电商基本盘,适合快速种草,直接转化。


行业:消费频率高,线上度低。比如餐饮,健身,摄影,美发,他们适合快速种草+店铺转化。


行业:消费频率低,线上程度高。例如,3C和小家电、家庭用品商店、金融服务等。适合种草,适合线上改造。


行业:消费频率低,线上化程度低,但客户订单高。比如房地产、汽车、家电,它们适合培育资本留存+店到店转型。


定位很重要,可以帮你少走很多弯路。




天猫品牌的行业分类与Tik Tok不同。前不久天猫企业管理方法论——双轮驱动,全球增长,按照消费者需求驱动,供应链驱动,高比例直销或者高比例分销,把行业分为四类。所以很多以前是天猫的企业搬到Tik Tok可能会有点水土不服。




然而,我认为Tik Tok未来会越来越大,在它变大之后,供应链将变得非常关键。所以再过两三年,Tik Tok也可能慢慢被天猫分行业。也可以提前规划,提前熟悉天猫的分类。


综上所述,如果你想在Tik Tok做一个企业,你首先需要找到自己的定位。了解你的行业属于Tik Tok四大品类中的哪一个,你的产品属于天猫的哪一个品类,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到品牌的基本定位。


2。模糊效果需求指数


找准定位,就可以确定战略目标和指标。但是,这个时候很多商家就会出现第二个问题,效果需求指标模糊。


症状如下:


有些商家一味追求GMV,结果赔钱赚吆喝。我以前服务某护肤品牌的时候,发现他的投入产出比(ROI)只有0.9。也就是说,你花十块钱进去,只有九块钱出来,投入越多,收获越多。


于是,一些商家“学会了”,而不是一味追求ROI,结果频繁更换服务商耽误了时间。我认识一家公司,我可能换了不止四五家服务商,因为我觉得他们达不到我想要的ROI。


但是,合伙人也需要磨合。变化太频繁会耽误战机。


商家应该如何设定具体指标?我个人的建议是,首先你要知道效果需求的指标有多少。常见效果需求包括曝光、获客、付费、活跃度、留存。转化指标为:激活、注册、留存、订购、到达。





不同品牌和产品的关键指标也不同。比如有人办线下钢琴课,他的关键指标就是去门店。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品牌,在新品推出时需要足够的曝光度。一些装饰公司,或汽车4S店,需要保持资本。


所以从今天开始,你要好好学习。你的品牌和产品在Tik Tok的定位是什么?如果你是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指标?


以下是企业基本运营模式的基本分类及其对应的基本指标,仅供参考。





3。Tik Tok操作和整体切割


很多人把Tik Tok当成一个独立的部门来运营,直接交给一两个员工,或者找个代理运营公司,自己定个目标,就什么都不管了。其实这样不好,会导致三个问题:


第一,团队冗余,资源重复。在Tik Tok,你必须做两个运营,一个是内容运营,一个是用户运营,其中内容运营占大头。那为什么Tik Tok制造的内容不能在其他平台上发布呢?如视频号,Aauto快一点,淘宝?否则,如果淘系做淘系内容,Tik Tok做Tik Tok内容,你的团队就是多余的,资源就是重复的。


然后,由于缺乏私有领域沉淀,长尾效应并不明显。现在Tik Tok推出了一些私有领域运营的方法论和工具,私有领域的功能也有所完善。你的流量进来之后,还得沉淀在私域里长期运营,这需要把Tik Tok运营和公司整体业务作为一盘整体棋。


因为以上两个原因,你的利益无法最大化。


也有一些企业的问题,事实上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大量资金浪费。FACT是Tik Tok电商提出的管理矩阵,F(场)代表商家自播,A(联盟)代表人才矩阵,C(战役)指营销活动,T(Top-KOL)指头部大V。


针对这三个问题,我的建议如下:


(1)设立中间办公室,优化效率。举个很好的例子,有一个和我们合作很久的品牌。他们把整个集团公司的所有部门都看作新零售的一部分,包括中台、数据支持、物流、客服支持。一切都是开放的,而不是只在Tik Tok设立客服。同时,它们的事实分布和布局有条不紊,相互协调,实施效果较好。


(2)全球内容运营+CRM私域。按照全球的内容运营,可能我在各大平台都获得流量,但是这些流量都是由独立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管理的。


(3)消费者生命周期管理。按照生命周期,消费者可以分为潜在客户、一阶新客户和忠诚老客户。对于不同的人,要在不同的环节激活。


4。合作伙伴的预期偏差


很多品牌商会把自己的短视频/直播账号交给代理商。然而,他们会遇到许多问题:


第一,没有明确区分分销商、投放、直播和运营、人才合作。有些品牌找合作,发现没有合适的人来答,可能是因为不了解角色,找错了人。


还有一种情况,品牌商其实是知道的,但是他想代运营只花直播的成本,所以他要求服务商是经销商。因为很多代理商参与业务,品牌也参与其中,所以会这么做。这种做法其实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经销商或者总代理,要降低库存,他们其实是有压力的。


第二,没有明确的预算,除了ROI。


比如有一个品牌,希望三个月内实现200万的销量。然后,我们再调查它的市场盘子有多大,三个月后新品牌能不能建成。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很多在Tik Tok很吃香的案子都是用钱砸出来的。启动时间越短,对前期投入的要求越高。我们算了一笔账,发现做不到,就拒绝了。


不同的品牌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营销目标。新品牌要做什么我们后面再说。


第三,我们只把直播当劳动力,没有合作。


比如找代理运营后,我们就放手了,既不说托盘怎么做,主打产品是什么,一般哪家卖的好,也不说发货时间,交货时间等信息。其实这些都会影响直播最终的转化效果。品牌想要好的结果,就要尊重合作方,提前做好沟通。


5。营销和推广缺乏节奏


营销缺乏节奏的「症状」有哪些?


抖音是什么

(1)年度营销节奏不明确。


一些产品,如驱蚊剂或暖手宝,是季节性的。如果你不知道营销节奏,你就很难落地。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广东的代工厂,专门做暖手宝。夏天推产品,没人买,但是夏天可以种草蓄水。


(2)进入新渠道的预算和节奏不明确。


预算和节奏不明确的人更容易缺乏耐心,时间长了也觉得平台不行。


(3)前期摊铺过快。


有的客户说我钱多,肯定能有结果。但如果前期购物太快,可能会造成预算超标,即使不放在后面,也不会有流量。


所以你在投放之前,要确定后端有能力承接这些流量,让流量产生自我循环,有一定的自然增长。


(4)推出规划时犹豫不决。


很容易错过最佳时机。


那么,我们如何做出正确的营销节奏呢?这部分很重要,你可以写下来。


一般来说,一个新产品的推出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测试期、量产期、稳定期。


测试期间不要多花钱,主要是小范围测试,控制变量。


例如:


  • 哪种产品最受欢迎?

  • 不同商品如何搭配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 为什么有些产品的退货率这么高?

  • 我们定的“引流钱”真的能提高盈利钱的整合销量吗?

  • 这些问题都要一个一个的现场测试,每天都要检查数据来调整你的托盘。

    测试期非常重要。如果你的产品过不了测试期,就永远在第一阶段。不要急着进入第二阶段,不然卖的越多,收获越大。


    我们在今年3月做了一个案例,服务于马森直播间。


    起初,它的平均观众只有1700多人,平均观看时间只有20秒。


    我们在接店之前,对竞品店铺、竞品、流量、人群画像等进行分析。,并借助海量投放和pod投放工具,在本地、小批量地把握精准人群进行推广。


    我们每天投入大概三五千,测试哪个产品好,哪个产品不好,优化视野,慢慢做数据。


    两个星期后,我们一共投入了5万左右,直播间的平均观众增加到了7.5万,平均GMV也增加到了5万多。


    我们每天都检查一遍,测试出哪些产品卖得好之后,再和品牌方争取更多的货源。然后一步一步按节奏增加量,验证货盘,验证品牌整体空搭建,模型状态,包括投放ROI。


    一开始马直播间89%的付费流量都是付费的,自然流量只有2%左右。后期反过来,自然流量占90%,付费流量只有3%。当直播间出现流量自循环时,我们就可以进入放量期。





    二、企业号认证的功能解读


    根据Tik Tok官方的通知,“企业可以帮助用户传递商业信息,与用户建立互动。”





    有两个重点:1。传递商业信息;2.用户互动。


    也就是说,企业认证的所有功能,比如营销工具、数据监控、粉丝管理,其实都是为了服务这两个根本而设计的。


    那么我想请你思考几个重要的问题:


    (1)你的业务信息是什么?


    想要粉丝和流量,就要有一个核心的商业信息传达给用户,帮助用户理解你。


    例如,如果我是一家造纸公司,我可能会告诉你,我的纸巾比我的竞争对手有更好的韧性。或者我推出新品,做了XX改版创新,让这个信息深入人心。


    再比如,我是做餐饮的。我的经营信息是店面装修,就餐环境,美食。必须有一个核心信息要传达,比如新鲜食材,独家秘方。


    (2)你的用户是谁?他们的活跃时间是什么?有什么利益?


    不同的人群,他们的活动时间和有趣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有的企业中老年客户多,有的可能孩子多,所以青年模式对你限制有点大。你需要知道,并且让你的伙伴知道。


    比如某品牌是做眼科手术的,其经营信息是先进的手术技术和精良的仪器,其目标用户可能是经常用眼的上班族。


    (3)为什么Tik Tok的用户会关注你的商业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进入门槛相对较高的产品在初期可能不适合在Tik Tok推广。比如医疗类的产品,这类比较敏感的,Tik Tok平台上可能没有,但是一些全民健康科普可以做。


    如果你的产品适合Tik Tok制造,那么你就要想清楚你的账号是做什么的,给用户一个关注你的理由。








    三、企业号的三种打开方式


    Tik Tok企业的正确打开方式有三种:视频官网、视频商店、视频客服号。





    1。官网视频版


    可能有人会觉得现在没人看“官网”了。但是,大家都想知道,一个品牌企业的“名片或者门面”需求是不变的。如果我想求职,合作,了解企业资质,查公司信息。那么,为了增强信任,企业可以通过在Tik Tok制作视频版官网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形式更加生动。


    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两个用企业做官网的案例。


    第一个是制造光伏材料的电力技术公司Goodway。它的用户主要是B端,即政府、企事业单位。


    其企业“官网”是如何做到的?他的主页很清爽,就是介绍光伏板。然后,他收集了一些客户案例。我们可以点击收藏右上角的前进生成一个二维码。他把这个二维码直接放在员工的名片上。


    以前我们交换名片是放网址,要进入电脑才能找到官网。现在直接扫码,公司案例都在这里。


    万科也是如此。用户可以通过扫描其视频和音频集合清楚地看到公司案例。关注视频收藏而不是扫描Tik Tok官方号。


    很多品牌找我咨询企业怎么做,这个方法很有可操作性。尤其是对于To B的企业,如果做一个视频案例的合集,在名片上交给别人,可以正式有效的展示公司的业务。


    另一个案例是“天眼查”,主要针对C端用户。


    Tik Tok“天眼查”的内容做得很好,值得学习。此外,他的企业上还有一个购物车,里面装着两个产品,一个是VIP季卡,另一个是周卡。


    不过我想给“天眼潮”APP一个建议,可以尝试推出“一次性卡”,类似于一角钱搜索一次,从而激活一个注册用户或者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用户可以一毛钱查询一次,肯定是亏的,但是有一些限制,比如设置“一次性卡”每人每月限购一次,也就是一个用户一个月只允许查询一次。这种小额支付带来的轻用户群体可能是未来支付的主力军。


    2。音像店


    第二种是视频版的店铺,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电商商品(或者团购券)。


    这里有一个伊利的案例。现在我们也是伊利的运营供应商。今年9月,伊利在Tik Tok的销量超过4500万,成为混合饮料月度排行榜的第一名。


    它在Tik Tok开了四个账号,还有很多相关的直播。主要的玩法有:通过专家的合作和导流获得客户,然后利用品牌自播获得流量。


    我们三月份和伊利合作过一次,帮它爆了一个产品。具体怎么做?首先,人才合作。今年,物理礼仪老师很吃香。她流量很大,我们就买了。上午9点开播,单场售出6300张门票。晚上开的,卖了4000单,一天卖了10300单。流量进来后,品牌自播也要承担流量。





    Tik Tok的电子商务有一个事实管理矩阵。其中F(商家自播)和A(人才矩阵)是我们的基础盘,需要每天持续做。那么T(大头V)和C(营销活动)就是我们的爆款板块。


    在账户的不同阶段,F、A、C、T的权重比例也不同。像我们合作的伊利账号,3月份刚开播的时候平均只有20多人在线,现在平均有5000多人在线。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前期从天赋矩阵中获取数量,熟悉你的标签,然后根据标签匹配合适的天赋。所以你需要回答前面的企业“灵魂三问”:你的企业信息是什么?你的用户是谁?为什么在Tik Tok他们会关注你?


    3。视频版客服电话


    三是视频版的客服号。


    今年7月底,Tik Tok企业更新了2.0版本,推出了“粉丝管理”功能。粉丝管理也可以叫客户管理。企业目前支持五个标签内的多标签管理,你可以精准的对用户分层,精准的推送信息。


    你可以用企业号作为视频版的客服号,获取并服务你的私域流量,从而连接用户,建立关系,促进转化。


    做一个视频客服号,一定要留住一个群体:重点用户。谁是你的主要用户?我们可以用六个动作标签来判断:粉丝、粉丝群、私信、访问首页、组件留存、购物。这些满足任何一点的标签,都是你想要留住的重点用户。


    以上不同的用户动作标签,与你的账号有着不同层次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触达,再次激发。





    四、企业号划分方式及应用


    前面说过,企业号的三种正确打开方式分别是视频版官网(品牌名片)、视频版门店(带货销售)、视频版客服号(客服咨询)。




    企业编号分类


    在做了三大分类之后,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1)对于自有品牌和商品,企业数量可分为品牌组、销售组和会员组;


    (2)对于非自有品牌,因为没有产品信息,可以设置为经销组和私人运营组。比如很多社区团购都可以这样做。


    (3)如果你是个人或机构IP,你的账号可以分为IP群/达人群、达人/主播群、线下服务机构。


    最后送你一句话:成功很难复制,但失败可以借鉴。[/s2/]


    知道别人踩过的坑,会让你以后少走一些弯路。行业里坑那么多,不走一些弯路,你就已经比别人进步很多了,因为很多人都掉进坑里了。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