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抖音入局本地生活,做得起来吗?)

编辑导语:本地生活作为一个备受关注、被看好的新兴市场,吸引了各大巨头争抢业务,也频频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Tik Tok也想分一杯羹,增加平台上本地生活栏目的宣传。对此,作者的态度并不乐观,我们来看看吧!



互联网是基于流量红利&效率红利的产物,当流量红利接近天花板时,效率红利依然巨大空。

在当前流量红利达到顶峰的情况下,还有很多效率空可以培养。由于赛道还没有完全开发&少数高频服务是必须要抓住的增长点,所以本地生活近年来成为各大巨头新的竞争点。

在经历了19年的社区团购和20年的激烈杂货店购物后,Tik Tok和Aauto Quicker等短视频公司已经加入了当地生活,并开始为吃喝玩乐提供导购服务。Tik Tok也推出了一个令人心动的外卖,这是来势汹汹。

最近在Tik Tok同城,店铺内容明显增多,尤其是刷直播。直播不仅仅是卖实物,还大比例卖店铺套餐,10刷4-6件是团购套餐。



首先结论:我不认为我能适应Tik Tok的当地生活。

一、为啥各家都在争抢本地生活?

1.本地生活业务利润率高。

我们来看看美团的Q3财报。业务收入有三个主要部分:

  • 2021Q3美团营收488亿,亏损101亿,调整后亏损55亿。
  • 其中,餐饮外卖收入265亿元,交易金额1971亿元,餐饮外卖实现率13.4%,营业利润8.8亿元,营业利润率3.3%
  • 酒旅到店86亿元,营业利润37.8亿元,营业利润率43.9%,国内酒店夜1.2亿元。
  • 新业务收入137亿元/+67%,主要由零售业务和自行车共享单车服务增长带动,经营亏损109亿元。亏损增加主要是由于零售业务的持续投资。


  • 在美团的三项业务中,外卖的利润率只有3%,而店酒游的利润率是43.9%。这么大的一块蛋糕是要被抢的。

    2.分散的行业,很难做到独家垄断。

    本地生活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行业,很难做到绝对垄断。即使出现了行业龙头,剩下的企业还是会有空的发展空间。

    分散的行业主要有这三个特点:

    (1)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由于单个企业的市场份额没有明显优势,无法形成规模经济。

    (2)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和多样化的,有不同的标准

    餐饮、旅游、美容美发等本地生活服务,涵盖了大大小小的各种需求。以餐饮行业为例,中国人意见不一致是很正常的。另外,受一天体验的心情和周围环境的影响,直接影响一天的用餐体验。

    (3)分散型行业进入壁垒低,新企业可以频繁进出

    3.流量红利达到顶峰后可以继续耕耘的赛道。

    互联网颠覆了很多东西,很多行业被改写。根据上面的分析,本地生活因为分散的特点,模式重,管理复杂,创业难度大。换句话说,容易做的都做了,剩下这个难啃的坚果。也就是最后一个有价值的抑郁症。

    根据艾媒的咨询数据,目前本地生活的渗透率仅为12.7%。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购用户渗透率已提升至80.34%。同时我们也看到,网购用户增速逐年放缓,行业需要进一步突破。



    本地生活将成为互联网公司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精细化的新赛道,进一步渗透到用户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二、各家是怎么做本地生活的?

    作为一个无边界的蓝海市场,本地生活的上线率还处于初级阶段,势必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目前,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大部分都在社区团购方面发力。Tik Tok作为短视频赛道的入局者,主要布局在吃喝玩乐和等店场景。这次,我主要谈谈Tik Tok和美团。



    1.美团:本地生活之王,社区团购开启增长边界。

    美团本地生活的完整链条是其基础。目前正在社区团购方面发力,打开增长边界。

    美团本地生活To C业务分为“家、店、酒旅、社区”四大类。消费场景涵盖:餐饮外卖、鲜花、药品、超市闪购、美团杂货购物、社区团购、酒旅、电影票务、家政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美团的To B业务为商家提供开发服务,不仅可以获得服务型收入,还可以提高商家的平台粘性和转移到其他平台的成本,显著强化商家资源的护城河。

    B端和C端反哺共存,持续强化。B端的商家在C端的流量丰富,C端的高流量反哺B端的粘度。形式1+1 >: 2流量生态。



    今年9月,王兴宣布,美团战略将从“美食+平台”升级为“零售+科技”,首次将零售和科技提到战略高度,这意味着将从外卖到同城零售。

    美团其实是淘宝的线下版本。目前主要业务结构仍集中在头部城市,下沉市场还有待开发。社区团购正是下沉市场的人所需要的。一旦获胜,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当地生活中的主导地位。

    2.Tik Tok:当地生活的新挑战者

    Tik Tok目前的动作是【城市】下有两个选项,分别是“折扣团购”和“人气榜”,主要以餐饮、休闲娱乐、美妆、文化旅游为主。这些领域特有的高频和刚需属性,正好与字节跳动的流量优势互补。其实这就是把原来的纯草内容放到购买路径上,构建线上线下交易闭环。



    12月,巨人引擎发布华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区)本地生活报告。餐饮类占大头,每人每月打卡3.5次。





    三、抖音为啥要做本地生活?

    Tik Tok 空的上行流量增长已经基本达到顶峰。互联网流量红利的增长也达到了顶峰,不会再有流量增长空。本地生活是下一个增长点。

    从产品的成长阶段来看,Tik Tok现在正处于缓慢增长的成熟阶段:

    2016-2018年是Tik Tok从0到1的探索阶段:

    2016年9月上线。2017年底dau接近3000万,2018年春节,扩大到7000万。至此,Tik Tok基本成型。

    2018-2020,哪个是高速成长期:

    期间以半年1亿dau的速度飙升。2018年年中1.5亿,2019年初2.5亿,2019年底4亿,2020年9月6亿。

    2021年11月18日,字节跳动商业产品部召开大会,会上透露其国内广告收入在过去六个月中已经停止增长。这是字节跳动七年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

    广告收入一直是字节跳动收入的主要来源,而Tik Tok原计划在2021年实现6.8亿的日活,广告收入增长42%。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今年9月,Tik Tok月活用户约为6.6亿,低于8月的7亿,距离日活用户6.8亿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上,Tik Tok dau已经停在6-7亿。当增长见顶向上时,必然寻求横向拓宽赛道,而进入本地生活则是在流量见顶后寻求广告之外的新盈利点。





    四,为啥抖音的本地生活做不起来?

    (1) Tik Tok本质上是一个内容平台,过多参与交易可能会杀鸡取卵

    很容易模糊自己的立场,两头不讨好。就像微信守着一个日活10亿的富矿,做任何事都很谨慎,尤其是商业化。如何把握内容和商业的尺度是个大问题。此外,本地生活的商业化不同于Tik Tok电子商务。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推送的短视频内容太少,更容易失去内容效率。

    抖音是什么

    如果在供给端什么都不做,Tik Tok本地生活只能停留在小众市场,占据较低的市场份额,仅仅依靠网络名人效应和商家补贴。而且会破,无法带动中腰,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增长循环,对美团和阿里的本地生活业务没有实质性影响。

    (2)Tik Tok虽然流量大,但是随着视频号和小红书的兴起,有分流的风险

    同时又处处成敌,没有与其他平台或领域形成相互支撑的生态支持。如何突入对方腹地,保住自己的大本营,需要警惕虎视眈眈的对手对视频赛道的影响。

    (3)局部生命盘重。即使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如果字节总是快进快出,你可能会选择提前放弃

    据媒体报道,2020年12月,字节跳动转移了10000名员工,并正式成立了专门的本地生活团队。到今年2月,Tik Tok团购的内测已经开始。3月18日,团购功能上线。近日,同程人寿落户Tik Tok。这个进度真的很字节。但在本地生活领域,不打破武功是不行的。

    虽然《产品工厂》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商、社交、游戏、教育、地产等赛道,但到目前为止,只有Tik Tok表现突出,其他赛道都乏善可陈或者可悲出局。



    本文最初由@发布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𰵍𰵍𰵍中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