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项目是()东财大《可行性研究》(A股预制菜火爆!“鸭血”、“寿司”也来了)

疫情多变,春节将至,预制菜概念火了!

近三个交易日,预制菜概念指数涨幅近15%,板块内多只股票连续涨停。龙头国联水产三天收三个20 cm涨停,涨幅73%。六年前遭遇“扇贝劫”的獐子岛也来到了热点。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有“预制扇贝”等一系列产品,周五拿到了涨停。

周末,多家公司主动或被动地在互动平台上“触碰”预制菜品。*ST华英称公司有“预蒸鸭血、预蒸火锅鸭血等预熟食材”,BBK称公司“预熟产品包括寿司、汤圆、盒饭、卤菜、糕点类产品,包装单品由聪厨和彭几广场联合生产”,星辉焕彩称公司产品“符合食品级要求,可用于食品包装、餐具制造等”,等等。

分析人士认为,预制蔬菜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未来市场广阔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真正受益的主要是集中度有望提高的行业龙头,以及向预制蔬菜领域延伸、有望形成业务协同的企业,如广州酒家、巴比食品等。

四股外卖三向板

獐子岛“预制扇贝”一词涨停

半年多前,a股市场上市后,“预制菜第一股”味之香抢购10字板涨停,预制菜概念第一次进入投资者视野。岁末年初,随着多变的疫情和春节的临近,预煮菜肴的概念突然又火了起来。

2022年首个交易日,蔡东预制菜概念指数上涨6.3%,同庆楼、国联水产等多只股票涨停。随后,该板块进入一周的震荡,周三集体爆发。当日德力斯数十万单字涨停,收盘约15股涨停。周四行情延续,德力斯继续封出一字涨停,板块仍有近10个涨停。

周五德力斯继续高开高走,盘中冲高后回落。截至收盘,仍有4只涨停股,分别是德力斯、国联水产、海鑫食品、福成股份。这四只股票也连续三天涨停,其中国联水产三个20CM后涨幅达到73%,比年初翻了一倍。整个板块3日上涨近15%。



上周五,国联水产同道獐子岛突然涨停。发生了什么事?本来是有“好消息”的。这家以“扇贝会游泳”而闻名的a股公司,宣布拥有“预制扇贝”等一系列产品,陆续上市。



具体来看,1月13日,獐子岛在互动平台上表示,近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食品食材向食品升级,围绕獐子岛核心海洋资源开发推出“獐子岛味道”海洋食品。公司产品包括新鲜海鲜、冷冻和新鲜调理食品(冷冻食材如鱼、贝、虾、蟹、蛤等。)、营养食品(鲍鱼鱼子酱等。)和休闲食品(海产小吃如贝类、虾等。).其中,即食、现煮、热食、即食等预制蔬菜产品已陆续上市,如蒜蓉扇贝、裹粉鱼排、鲜扇贝、黑椒三文鱼、龙筋佛跳墙等产品。

不少网友表示,“扇贝是游回来的吗?”“我怕你的扇贝又跑了,剩下大蒜和粉丝”,还有人说“这是个好公司。





*华蓥边的ST“预蒸鸭血”

食品包装企业也来了

还有獐子岛打样,很多上市公司也有意无意的碰了预制菜的概念。

首先,*ST华英,公司在互动平台上表示,近年来,子公司华英生物科技在以鸭血为主要原料的相关产品研发、渠道、产能等方面不断努力。目前有冷鸭血、毛鸭血等预制蔬菜制品,也有预蒸鸭血、预蒸火锅鸭血等预制食材。公司将持续关注预制菜品的发展,并结合鸭料的特点,适时增加相关预制菜品和配料的R&D和投入。



BBK表示,公司已经有主菜(净配菜)在运营;预煮产品包括寿司、饭团、饭盒、卤菜、糕点类产品,包装单品与丛厨、彭几坊联合出品!



宏辉果蔬表示,公司目前主要从事速冻食品、粮油业务,研发产品包括广式点心、早餐、炒饭等。,而预制蔬菜也在研发计划中。



华通股份表示,“我们已经在开发预制菜肴和预包装食品”。



除了这些食品、农牧产品的企业,做食品包装的企业也不忘分一杯羹。

星环表示,公司产品包括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系列产品和通用聚苯乙烯(GPPS)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玩具、日用塑料制品、塑料包装、建材、医疗器械等国民经济多个领域。公司产品主要成分在溶出物、残留物等指标方面符合食品级要求,可用于食品包装、餐具制造等。

熊猫乳品表示,该公司“提供许多适合预煮菜肴的小包装产品”。

甚至有投资者询问10天9板中药妖股开盘行业是否涉及预制菜,但公司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哪些目标真正受益?

食品加工项目

那么,正宗的预煮菜肴受益企业有哪些呢?

目前行业内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划分,但根据加工程度,可以简单概括为四大类:即食食品、方便食品、方便熟食、方便食品。

前海证券研报认为,装配式菜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未来市场广阔空。受益标的为集中度有望提高的行业龙头和具有发展潜力的标的。目前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格局分散。受益标的为未来集中度有望提高的行业龙头,如味之香、安井食品等,以及发展潜力较大的标的,如绝味食品、双汇发展、全聚德、三全食品、步步高、涪陵榨菜、龙达食品、国联水产、广州菜、惠发食品、巴比食品等。

郭进证券认为,预制菜的格局比较分散,餐饮企业也有参与,可以与自身餐饮业务形成合力。品牌背书和门店渠道是其主要优势:企业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底,预制菜品相关现有企业7.2万家,仅2020年就新增注册企业1.3万家,格局依然分散。

其表示,看好预制菜品在餐饮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可有效缓解餐饮企业的成本压力。同时建议关注向预制菜品领域延伸、有望形成业务协同的餐饮企业,如广州酒家、巴比食品等。

从近期涨幅最大的几家公司来看,得利斯透露,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预煮蔬菜相关产品的营业收入分别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11.22%和9.79%左右。其中,2021年前三季度,预煮蔬菜相关产品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约为20%和2.78%。“目前公司的预制蔬菜产能还没有完全释放。预计2022年随着网点的扩张和B端客户资源的扩大,预制菜营收翻倍是比较可行的。”德利斯说。



国联水产是较早布局预制菜的公司。早在2017年年报中,国联水产就提到:“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水产初级加工食品、深加工食品和预制菜肴等。”。2020年,国联水产预制菜收入约7.3亿元。国联渔业董事长李忠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的预制蔬菜产业有望实现超过3万亿元的规模。

本文来自中国基金报。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