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拟建设健康海洋食品智能制造及质量安全控制中心,包括建设项目、生产设备购置及安装等。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健康海洋食品无菌生产车间、冷库、仓库、冷藏室,以及R&D中心、办公区、员工宿舍、污水处理池等配套设施。生产设备投资主要包括购置自动剥虾系统、自动去头系统、无触点自动裹浆机、无触点自动裹糠机、自动包装线等海洋食品生产设备,以及配套的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设备、冷藏配套设备、电力配套设备、精密快速检验检测设备、电力、消防、环保设备等。
本项目总投资78518.2万元,设计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以虾食品为主,计划使用募集资金73520万元。项目主体为国联水产,建设地点为广东省湛江市。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推进海洋食品制造业产品安全和质量标准的需要
该项目引进世界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生产技术和设备,建设健康海洋食品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海洋食品安全生产全过程监控系统、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网络化管理平台、海洋食品生产重大危害因素变化规律及预测系统等质量控制系统的开发利用,建立快速、灵敏、功能齐全的海洋食品监控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
该项目利用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和技术,建立严格的原料安全体系,从源头上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在加工的关键环节,运用无接触、自动控制、危害因素预警等手段,提高海洋食品制造的安全保障能力,从而增强市场对海洋食品消费的信心。
公司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中国对虾产业龙头企业,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向行业和下游客户呈现水产行业智能制造模式,通过示范带动整个海洋食品制造业产品质量标准的提升。
(2)项目建设是提升公司产品战略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出口对虾初加工产品。近年来,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升级,公司现有产品已难以满足市场消费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公司的生产能力受到公司现有车间和设备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公司现有产品日益增长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项目建成后,将提高公司的生产能力,通过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改造,实现部分流程的标准化和规模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未来,在保持现有初级加工市场地位的基础上,公司的战略重点将转向多元化的深加工产品。该项目通过引进一系列深加工自动化设备,符合公司未来从原料产品加工向深加工产品转型的发展战略,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公司在虾产业市场的竞争力。
(3)项目建设立足湛江本地资源优势,促进本地主导产业发展
公司所在地湛江市属亚热带气候。当地日照时间长,温度适宜,水源充足,水质新鲜,非常适合对虾、罗非鱼等水产品的养殖。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依靠水产养殖致富,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共识。湛江水产品加工厂少,特别是符合出口食品卫生注册标准的海洋食品生产企业少,严重制约了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本项目建成后,年产海洋食品5万吨,需要采购大量原料,可有效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4)项目建设符合政府“三旧改造”政策要求,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平稳过渡
根据广东省政府和湛江市政府“三旧改造”政策的要求,公司总部现有厂区所在土地已被湛江市政府纳入“三旧改造”范围。本公司现有的水产品加工制造基地主要包括本公司的对虾生产基地和子公司国美水产的对虾和罗非鱼生产基地。公司对虾生产基地所在土地已纳入“三旧”改造范围。虽然当地政府对工厂搬迁没有时间限制,但公司需要新建一个海洋食品生产基地,实现公司生产经营的平稳过渡。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国家政策对海洋食品相关产业的大力支持
海洋食品因其安全、优质、营养和人类健康的天然属性,被世界公认为绿色食品和人类未来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水产养殖和加工业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全国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推动水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加大低值水产品和加工副产品的高值开发和综合利用,鼓励加工业向海洋生物制药、功能食品、海洋化学品等领域延伸;推进水产品现代冷链物流系统平台建设,提高水产品从池塘、渔船到餐桌整个冷链物流系统的利用效率,减少物流损耗,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稳步发展来料加工产业,提高水产品附加值。
2017年2月,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的《广东省现代渔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加工流通产业作为重点任务。明确指出要推动水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鼓励现代水产品加工新技术的生产性应用,支持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深加工产品;巩固对虾、罗非鱼等出口优势品种,支持网箱养殖名优品种深加工产品开发,探索开发近海渔业新资源,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水产品加工装备研发,提高装备模块化、精密化和自动化水平,促进水产品加工产品规模化发展。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和措施将大力鼓励和支持行业的发展,为项目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2)下游消费市场空广阔,公司营销经验丰富,渠道完善
水产品消费主要受人口增长、家庭收入增长、城市化进程和饮食习惯四个因素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食用水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在2%左右,2015年人均水产品消费量已达20.3公斤。受益于中国城镇化、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的推动,未来国内水产品消费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
据统计,2016年,我国对虾年消费量已超过168万吨。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水产品生产国。2015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达到6700万吨,其中对虾产量8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28.47%,是全球对虾产量最大的国家,对虾养殖主要分布在广东。多年来,公司水产品出口一直位居广东省及全国同行业第一,是广东省水产品出口大户。在多年开发国际水产品市场的过程中,公司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港台等国家或地区的水产品经销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公司在水产品加工出口和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方面有良好的基础。
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而目前国内产品的深加工相对较低。项目完成后,公司的海洋食品制造能力得到了提高。结合公司多年的水产品营销经验和销售网络,公司可以迅速占领国际和国内海洋食品消费市场。
(3)公司的技术积累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建立了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湛江市水产品深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基地。并负责“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鱼虾贝高值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广东省健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罗非鱼片标准化生产及下脚料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广东对虾产业化推进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面包虾标准化及规模化生产技术改造”、“对虾加工品微生物风险评估技术”等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发。
多年来,公司在水产品加工工艺改进、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深加工食品研发等方面持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并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4)公司多年的海洋食品管理经验和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了项目的实施
作为健康水产品的国际领先供应商,该公司在加工和制造海洋食品方面拥有近20年的经验。公司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公司在科学民主的条件下进行决策。公司奉行高效的管理模式,各部门合作灵活,办公效率高。公司项目管理团队对项目前期进行了精心准备,对项目初期目标进行了调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人才梯队建设和人才储备体系。公司核心管理人员和R&D人员具有丰富的水产行业经验,专业性强,稳定性高。公司现有的人才资源和公司内部完善的员工培训机制和人才储备体系能够有效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4。项目投资估算
本项目具体投资构成如下:单位:万元
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工程建设监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总体规划及施工图设计费和其他工程建设管理费。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8,518.2万元(不含相关配套流动资金投资),拟募集资金投资额为73,520万元。对于董事会审议本次非公开发行议案前已经投入的项目建设投资、其他项目建设费用和土地使用权投资,公司将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5。项目的土地、备案和环境评估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湛江市吴川市黄坡镇深圳龙岗(吴川)产业转移工业园。国联水产已取得相关土地使用权,如五福郭勇(2014)第00253号、五福郭勇(2014)第00254号、五福郭勇(2014)第00255号,总面积93。
健康海洋食品智能制造及质量安全控制中心项目于2017年10月17日在吴川市发改局备案,备案项目编号为2017-440883-13-03-010506。健康海洋食品智能制造及质量安全控制中心项目已在吴川市环保局备案,并于2017年9月20日填写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本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已备案,备案号为20174408830000048。
6。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营业收入343,876万元,净利润23,150.22万元,项目内部收益率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