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昨天是微信“开放外部链接”的第二阶段。现阶段,在微信上打开外部链接的限制进一步开放,但这个变化并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大。很多人可以接受这种改变,但不是很满意。面对微信开放外链的这种变化,笔者做了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2021年11月30日,微信开始第二阶段“开放外链”:在微信个人对话中开放外链不受限制,在微信群中开放电商链接不受限制。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不受限制”是相对的,涉嫌违法违规的链接仍有可能被屏蔽。但大多数情况下,来自淘宝等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商品链接,确实可以在微信上直接点击。
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吗?大,但没有外界想的那么大。这是一个双方(腾讯和阿里巴巴)都能接受的阶段性结果,但双方都不会太满意。所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腾讯和阿里将会推出一款复杂的游戏,但作为局外人,我们很难清晰地看到游戏的全过程。
我们知道微信内部转发的链接有三种类型:
一直以来,工信部只要求微信开放第一环节,这次微信也是第一环节。从来没有主管部门要求腾讯无条件对外开放微信API(应用开发接口)。理论上任何第三方都可以向腾讯申请开放API,但能不能获批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你现在在微信里面看到的淘宝链接转发都是下面这几个字。点击后,它打开网页版的淘宝。这个过程中最麻烦的是:如果你之前没有登录过淘宝网页,你要用你的手机号重新登录——这个过程中会流失大量用户。当然,如果用户愿意再耐心登录一次,确实可以凑合着用。
这是一个普通的HTTP链接。
而拼多多、JD.COM等“腾讯系”电商平台,因为拿到了API接口,链接转发可以通过以下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出来。基于微信API的H5页面不仅更加强大,还可以使用微信一键登录、本地号一键登录等强大功能,用户体验提升了一个数量级。
当然,获得API权限最大的好处是链接可以图文并茂。用户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产品缩略图,链接内容不会因为太长而被系统折叠,打开率也会比裸文链接高很多。虽然我没有统计过,但我相信专业人士很快就会找到统计两种效果差异的方法。
这是H5与API的链接
所以,我说,这是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但是双方都不满意。腾讯兑现了对主管部门的承诺,阿里也确实拿到了一些微信流量。但是,阿里获取微信流量的效率还远远比不上JD.COM、拼多多甚至一些二级电商。
对于阿里来说,最满意的结果应该是:获得完整的微信API权限,能够向微信用户发送图文并茂的H5链接。这对拼多多和JD.COM来说绝对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他们应该比腾讯更抗拒这个结果。
对于腾讯来说,上述结果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钱怎么分。大部分淘宝商品链接都是通过淘宝客转发到微信的。在这个过程中,商家会支付佣金,而阿里和淘宝客会分享佣金。如果阿里愿意和腾讯就分享微信的淘宝客佣金签订框架协议,相信腾讯会很高兴,因为这意味着每年几十亿甚至更高的收入。
事实上,阿里已经与Tik Tok、汽车快手、哔哩哔哩、知乎等大部分内容平台签署了淘宝客合作协议。如果和腾讯签一个,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毕竟,在互联网经济的反垄断还在进行的时候,任何一个互联网平台都不可能互相蚕食。交朋友赚钱才是王道。
有人认为腾讯和阿里历史上有过什么像样的合作,所以合作会很困难——这也是老黄历。现在,阿里妈妈的广告平台已经可以覆盖腾讯新闻等一些“腾讯系”内容平台的流量。如果有一天,阿里妈妈开心地宣布可以覆盖微信场景,数百万淘宝店主会更开心。
可能有人会想到一个问题:主管部门会要求微信向所有第三方开放API吗?换句话说,开放API是否属于平台互联的范畴?
我们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但是从美国的反垄断经验来看,开放API并没有得到法律上的支持。在2021年6月的FTC诉脸书案中,美国联邦法官宣布,脸书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对外开放API,开放与否不会影响本案的判决结果。
有趣的是,脸书已经单方面向所有第三方开放了API。美国FTC认为这种自愿开放不算数。纯粹是为了避免更大的制裁。有必要从法律上确定脸书有义务开放API。但美国联邦法官认为这个问题比较无聊,不属于反垄断法调整的范围。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低估开放外链的实际效果。因为微信生态圈里已经有几万个专业的淘宝客,一直在用密码洗的低效手段做社群运营。现在可以直接点击淘宝商品链接,无疑大大提高了淘宝客中的用户转化率。即使文字链接的效率很低,也总是高于密码。
这也给拼多多的buy buy和Kuaituan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微信上玩社区电商的人,不管玩哪个社区,永远都是同一批人。哪个业务好做,把更多的资源分配过去。现在淘宝在微信生态市场明显看涨,淘宝客单价明显高于拼多多(从而提供更高的佣金收入)。在最基本的逐利心理下,他们会跑回去做淘宝客,把buy buy和Kuaituan丢在一边吗?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研究,我会仔细观察一段时间。也欢迎读者中的淘宝客给我提供见解。
作者:佩佩,小偷集团负责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网络小偷集团(ID: TMT Phantom)
本文由人人作为产品经理原创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