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租房管理规定(北京拟对短租房民宿实施最严监管)

中新社北京8月10日电(记者余)为加强对短租房和民宿的严格管理,北京市10月10日发布《关于规范管理短租房住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该类住房各方主体责任,并对租住登记和入住者信息报送提出了要求。业内人士认为,短租住房和居住住房将迎来最严监管。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北京的民宿、短租发展迅速,大量小区以“民宿”、“短租”的形式对外出租。由于乘客入住时间不确定、人员混杂、夜间活动等原因,引发了小区居民的投诉举报,存在扰民、扰乱公共秩序等问题。

为此,北京市住建委、北京市公安局等部门于10月10日联合公布了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短租的范围,即“利用本市国有土地上住宅小区内的房屋,按照日或者小时收费,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经营场所”。

征求意见稿规定,短租房屋的经营应当遵守社区管理规约或者业主大会的决定;没有管理规约或者业主大会决定的,应当征得同一建筑物内其他业主的书面同意。房屋还应当符合建筑、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条件,并依法办理租赁登记。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短租经营者的安全责任。规定短租住房经营者应当在入住前当面核对居民身份信息,并通过规定的信息系统即时申报登记信息。登记信息包括承租人姓名、身份证件类别、身份证件号码、居住时间、有效联系方式等。

北京日租房

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互联网平台的核查责任。发布短租住房互联网平台,要求对短租住房经营者提供的业主身份证明、经营者身份证明、房屋所有权证、安全责任保证书等材料进行核实,实地查看房源情况,对经营者身份进行实名登记认证,逐一登记订单签署人和实际入住人的身份信息和有效联系方式,并按有关部门要求提交入住人、房屋等信息。

北京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秘书长赵表示,此次北京即将出台的管理条例,将短租住房纳入基层社会治理范畴,既能有效保障承租人的租房安全,又能有效防止短租房屋成为藏污纳垢的庇护所,从源头上有效解决短租房屋引发的矛盾,对维护首都社区安全和社会稳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