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外卖的平台有哪些(美团对外开放配送平台,以后美团配送不止送外卖了)



(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记者任萧宁30分钟内将外卖送到家的美团,在配送行业表现出更大的野心。

5月6日,美团推出新品牌“美团分销”,并对外开放分销平台。这意味着美团的配送团队不仅会配送美团上的商品,还会配送其他平台上的商品。

目前,家乐福、CFB集团、百果园、多点已与美团配送达成合作。

送外卖的平台

美团配送总经理魏巍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比如家乐福不仅在美团提供服务,在饿了么也上线了。家乐福需要配送的订单并不局限于单流平台。对于美团配送来说,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应该整体配送商家的线上订单。

除了美团,阿里巴巴、JD.COM都已经布局了即时配送,顺丰、大云等传统快递行业也有即时配送业务。美团开放分发平台也意味着即时分发领域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瞄准2000亿市场

与传统快递行业相比,即时快递是一个诞生仅四年的新产品,但发展迅速。

即时配送的发展与外卖齐头并进。由于用户对快速到家销售的需求,即时配送从4年前的1小时到家发展到今天的30分钟到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福表示,短短几年时间,即时配送已经成为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未来几年,即时配送有望保持30%以上的增速,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

在外卖领域有优势的美团也打造了即时配送团队。美团高级副总裁、居然之家事业群总裁王玉忠透露,4月20日美团外卖当天订单量已经突破2500万。同时,美团配送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了近万个配送站和前置仓物理网络,服务全国超过360万商家和超过4亿用户,覆盖超过2800个市县,日活跃配送骑手超过60万。

目前,即时配送服务的场景已经从餐饮外卖扩展到超市、生鲜,包括洗衣、快递等场景。王玉忠透露,美团外卖当天完成的订单中,超过2500万的订单,有几百万的订单来自超市、菜市场、便利店、美容店等等,而不是来自餐厅。在他看来,这说明消费者对快速配送的需求已经远远超出了餐饮配送。“客户对交货时间的要求是无止境的。它需要更快、更快、更快。”非餐饮需求的增长让美团看到了另一个机会,从而打通了配送平台。

依托“美团超级大脑”

30分钟送达的外卖背后,是美团历经四年打造的“美团超级大脑”,这是一个用算法和大数据提升实时送达效率的平台。

“三年前,我们配送站骑手还需要站长人工调度,大大降低了即时配送的效率,增加了成本。”现在,美团使用“美团超脑”实时投放系统,每小时可以实现29亿次路线规划,平均0.55毫秒为骑手规划一条路线。

2015年,美团把外卖送到用户手里大约需要1个小时。现在平均可以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三年来,骑手小哥的配送效率提升了2-3倍。

美团分销CTO孙志珍向记者解释了美团超脑的技术原理。该系统通过算法和大数据技术来规划、调度和操作配送。目前美团分发的R&D团队差不多有300人,数据和算法占比超过30%。

数据方面,美团目前拥有360万商家,超过4亿用户的数据,每天有超过60万骑手每天上报数据高达40亿次。这种高频高密度的数据可以精细刻画数据地理信息。这也是美团在即时配送领域建立的护城河。

通过算法可以实现订单和产能的实时匹配,效率最大化。孙智解释说,例如,如果一个骑手手里有五个订单,路径规划引擎可以在0.55秒内选择最优路径,系统每天将携带760亿个路径计划。

对于目前30分钟的配送时间,孙告诉记者,还有潜力把时间缩短到更少。他认为可以做得更快更好,但需要考虑成本和安全性。

目前,在运力网络方面,美团配送已经形成了针对便利店、传统超市、近场零售、写字楼等不同场景的四种运力网络模式。,即点对点网络的“巡游模式”,星型网络的“银河模式”,前置仓+配送的“综合仓模式”,配送+智能终端的“智能终端模式”。不同的运力网络模式,结合“超脑”即时配送系统和无人配送车等智能设备,可以满足不同配送场景、不同业务的需求,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加入发行竞赛

无论用户还是商家,对即时配送的需求都很高。作为零售企业,家乐福中国区副总裁于颖提出,可以将即时配送从现在的3公里配送延伸到全城配送,还希望可以做一日配送,将大型超市的库存与B端需求和配送体系结合起来。目前这些未解决的需求都是即时配送的潜力。

实时配送也正在成为巨头们的新战场。除了美团,阿里和JD.COM都在即时配送领域有布局。

美团开发的分销平台还与阿里巴巴旗下的蜂鸟分销、点击我达、JD.COM旗下的哒哒哒、JD.COM到家等竞争。此前,传统的快递公司,如顺丰、大云等。,最近两年也推出了即时配送业务,之后的战争会更加激烈。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