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本钱创业22种方法用什么可以代替玻璃水(玻璃大王李贤义:15岁辍学打工白手起家,靠一块玻璃年入百亿)

迫于生计,他15岁就离开学校去工作了。攒下一些积蓄后,他在80年代初独自去了香港。

他先是在香港开了一家非常小的汽车零部件厂。他既是老板又是员工。凭着他吃苦耐劳的品质,他成功地把小汽车配件厂发展成为一家综合汽车服务公司。

后来,他以独特的眼光看到了国内玻璃加工市场的空白度,并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深圳龙岗创办了信义玻璃有限公司,经过努力,成为世界第三大“玻璃王国



本期《童牙童趣商家小贴士》带你了解由一块玻璃而年收入147亿的“玻璃大王”李贤义的故事。

(一)

李贤义1952年出生在福建石狮市永宁子营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全国一片废墟。农村的普通家庭勉强能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几乎没有多余的钱供孩子读书,这已经很不错了。

大多数农村孩子只能上小学,很少有人有高中文凭,李贤义的家庭也不例外。

15岁的时候,还在上初中。但由于家庭条件艰苦,他辍学,提前步入社会。



在生活的压力下,他别无选择,只能向命运屈服,但在内心深处,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决心改变贫困的状况。

他辍学后,先进了一家工厂打工。虽然赚了一些钱,但是我厌倦了工作,看不到未来。

所以在20世纪70年代末 ,他离开了工厂,尝试自己运输。他用上一份工作的钱买了一台拖拉机。起初,他开着拖拉机去送货。后来,他带领一些同样做运输的人成立了一个“子婴车队”。



该组织成立后,李贤义获得了更多的订单,他通过运输业务获得了一点收益。然而,他并不满足于眼前的一切。他想看到一个更大的世界,创造更多的财富。

1980年,李贤义离开家乡来到香港。香港是世界上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平最高的地方之一。李贤义希望在这个高度繁荣的自由港找到自己的机会。

来到香港后,他先在香港工作。后来因为李贤义很懂车,就用自己多年打工的积蓄在香港开了一家小汽配维修店,香港寸土寸金

修理厂很小,李贤义只雇佣了一名员工。他虽然是老板,但是做的事情和店里的员工一样,每天两个人在店里忙忙碌碌。



可能是因为有决心,敢于行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李贤义过去经营运输业时,小有成就。这次他开的修车店也是他经营的很好。

通过努力工作,李贤义的生意越做越大。短短几年,他就把一个小汽车配件厂发展成了一家综合性的汽车服务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二)改造春风孵化玻璃厂

1985年,在他的汽车综合服务公司生意红火的时候,改革春风的消息从内地传来,中国开始实行经济改革,主要在深、珠、汕、厦等城市进行。

得知改革开放的消息后,李贤义敏锐地意识到这背后隐藏的巨大商机。他短暂离开香港,前往深圳考察发展前景。



他发现深圳是一个人们可以大显身手的城市。不仅房租低,各方面的费用都比香港便宜。国家政策也支持港商在深圳投资创业。

深圳1979年由农业县升格为地级市,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1981年升格为副省级市。由此可见,广东省非常支持深圳,深圳发展潜力巨大。

看到深圳广阔的发展前景,李贤义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放弃了香港的汽车综合服务公司,决定在深圳创业。

他开始思考做什么产品。他想到以前自己开汽车维修公司的时候,国内没有成熟的玻璃加工厂,汽车玻璃主要靠进口,要么是日本工厂做的,要么是法国工厂做的。



深圳连个汽车玻璃厂家都没有。他的民族工业情怀让他决定做汽车玻璃厂,并且要做大做强,让中国也能有自己的汽车玻璃市场。

1989年,李贤义在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正式创办了新艺玻璃公司,开始了他的“玻璃大王”之路

横岗是龙岗的主要工业区,但当时横岗道路崎岖,荒山空地多,很难有好饭吃,只能靠路边摊解决,生活很不方便,只好把厂址选在略显繁华的六月牛石铺村。

1993年,龙岗区建成,整个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横岗镇还修了水泥路,交通更加便利,大大降低了在新艺玻璃的运输成本。



1997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信义玻璃在横岗工业区建设了三个工厂和一栋办公楼。2001年,新艺玻璃厂门口修了一条高速通道,交通更加便利。

早期的厂房面积很小,只有三四万平方米,员工也只有几十人。李贤义重新开始了他的老板和员工生活。他每天都忙得顾不上吃饭,有时甚至睡不好觉。

国内没有成熟的玻璃厂设备,他从台湾省引进机器,还专门派人去台湾省学习技术。新学到的技术仍然可以满足小规模订单,但随着订单数量的飙升,李贤义再次遇到了技术问题。

于是,他开出高价招聘玻璃方面的专家,并把公司里的技术人员送到国外学习。【/S2/】2005年,新艺公司自主研发出第一台适应大规模玻璃加工生产的玻璃加工机。



无本钱创业22种方法

李贤义非常重视产品质量。他认为,产品质量是一个公司做大做强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玻璃隔热效果差,信义玻璃通过研发大大降低了热传递。

李贤义进入大陆时间短,资源少,一直通过大屏幕广告的方式推广信义玻璃。由于信义玻璃质量好,回头客越来越多,信义玻璃越来越强,李贤义迎来了玻璃行业的大丰收。

(3)敢于挑战危机中的外国政府

在玻璃行业的大丰收期间,他也面临着一个意想不到的挑战。



2001年2月,为压制中国玻璃的产业发展,美国商务部以倾销为由,拟对包括信义玻璃在内的中国玻璃出口增加3%~124%的关税。

李贤义认为,面对反倾销,回避就等于放弃市场,要敢于应诉,他为自己寻找出路而努力奋斗。

美国商务部官员接到李贤义的抗议后,来到信义玻璃现场,严格审核信义玻璃从建厂到2001年的所有资料。最终审核结果为:信义玻璃诚信经营,质量可靠,账目规范,照章纳税。



李贤义刚刚赢得了美国的反倾销胜利,又受到了加拿大的反倾销调查。他成立了一个应对小组,并聘请了知名律师。2002年,李贤义在反倾销案中胜诉。

这一胜利为中国企业的反倾销赢得了信心和荣誉,李贤义的生意更加红火。

信义玻璃的企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玻璃王国”,李贤义也被称为“玻璃大王”,在2021年胡润百富榜上身价105亿美元,排名第224位。

李贤义用他特有的福建人拼出了“玻璃大王”的称号,这个初中辍学的男孩成了亿万富翁。



在创建了“玻璃帝国”之后,他也非常热心慈善事业,为公益事业捐款高达8111万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信义集团向内地捐赠了大量医疗物资,并在港设立“乐善堂口罩银行”,为市民和儿童免费发放口罩、一次性洗手液等物资,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信义”二字。

你怎么看待李贤义的创业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评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为我点赞转发,你的鼓励将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动力。

—结束—

小庙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