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推销(产品的平衡之术)

编辑导读:最近疫情反复,核酸做的喉咙会长茧。为什么没有核酸检测技术可以一次性检测出是否有感染?其实有这样的产品,只是成本太高,不适合大规模推广。作为产品经理,你要懂得平衡。本文作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让我们来看看。



在《基因圆桌第五季:一个理科生蒙蔽三个文科生》节目的开头,主持人陶与嘉宾华大基因CEO尹烨进行了如下对话:

文都·陶:在目前的疫情下,为什么全世界不能发明一种核酸检测技术,可以一次性检测出是否有感染?

尹烨:也可以测一次,但是成本你可能承受不了。这是一个成本和所谓性能的平衡。每个人都买得起,所以我们必须这样做。

那为什么银叶医生会有这样的说法?

如何理解成本和所谓性能的平衡?

01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核酸检测技术的原理上来。

如果你学过生物,可能更容易理解。病毒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复制的过程,数量级会成倍增长,血液中的含量也会增加。

当人体内含量相对较少时,需要对病毒进行检测,这就需要高精度的检测技术和成本才能得到一个准确的结果。随着病毒的增长和增加,检测过程和成本也会相应降低。但是我们不能让病毒无限生长。如果是这样,那个人的身体承受不了。

了解这个原理后,结合目前的感染情况,核酸检测不仅要考虑检测成本,还要考虑时间成本。检测成本很低,但是检测结果很长,这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我们发现核酸检测最终需要在检测成本、检测时间和检测精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检测时间和准确性可以概括为性能。这就是尹野博士说的:成本和所谓性能的平衡。

02

但在我们的实际观察中,似乎并不只有一个平衡点,对测试成本、测试时间、测试精度的追求是不一样的。

第一,主动核酸检测。

目前国内由于疫情控制较好,主动发起的核酸检测一般考虑到需要配合相关政策作为证明,自身感染概率较低。因此,我们可以在一天内选择合适的成本和结果的检测方法。

所以这种类型更注重检测精度和检测时间,可以适当放宽检测成本。

所以这部分的价格可以适当高一些。当然,随着效率和技术的提高,价格会逐渐降低。



第二,被动核酸检测。

一般来说,大概率与中风险地区的隔离筛查人员有关,存在较高的感染和患病风险。所以通过先松后紧,多次测试的方法,先低精度低成本筛选感染时间长的,再通过提高精度发现感染时间长的。这样既能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又能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这种类型更注重测试成本和测试时间,但测试精度会有所放松。

一方面,因为探测数量级的增加,成本会增加。另一方面,这类人群患病的概率会很高,所以体内病毒的数量和概率会增加,所以即使精度放宽,也能及时检测出来。



03

让我们回到我们最好的产品。我们的产品有这样的平衡点吗?

其实有,就是成本,时间,收益。

  • 成本是指需要投入的资源如R&D;
  • 时间是指投资的时间成本;
  • 收益:指完成后的收益评估;


  • 你是怎么理解的?我们可以举几个场景来更好的理解三者的平衡。

    场景1:在线故障

    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一个在线故障。比如支付宝,即使随机输入密码也能支付成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潜在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会关注时间,如何更快的修复这个问题,避免损失,投资的成本不会考虑太多。



    场景2:创新产品

    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一个好主意。在不确定是否可行的时候,我们会用MVP模式(最小可行产品)来验证想法,投放市场,看效果。

    即注重成本和时间,低投入展示成果。这个时候利益不明确,可以暂时弱化。



    场景3:高价值功能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函数。通过前期的调研和论证,我们已经明确了这个功能的推出对产品有很大的帮助和价值,没有竞品。如果尽早推出,可以尽快占领市场,取得领先地位。

    届时,我们将弱化成本,注重收益和时间,提早上线,以获得更大的市场领先优势。



    04

    从上述场景来看,成本、时间和收益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关注点。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不会像例子场景中写的那么特别,关注一个就好。现实更复杂,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东西,而平衡是帮助我们梳理和提供产品决策的一种方式。

    也许很多人会把“平衡”理解为一种“中庸”,这是一种不好的做法。

    但在我看来,任何技术都只是工具。在适当的情况下,只要能帮我们做产品决策,就是好技术。做最后决定的不是技术,而是你。

    最后,你在工作中有没有用过“平衡”,或者说你是如何理解“平衡”和“适度”的?可以在留言区发表自己的看法。

    作者:蓝胖子,多年To B工具产品经理工作经验,微信官方账号:小厅22号。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专栏作家。《优惠券设计指南》系列文章作者。

    怎样推销自己的产品

    本文由@蓝胖子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