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一万元开店(福建小伙,高中辍学,向父母借1万元创业,公司市值近100亿)




他是福建泉州人。他高中辍学,放弃高考,向父母借了一万块钱创业。

巅峰时期,公司曾实现近千亿市值,但几年后“跌下神坛”,公司市值从1000亿元跌至最近的近百亿元。

他是谁?他是怎么做到的?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什么?

他就是美图的创始人:吴

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变美?

整张脸,或者彩妆,一键变美的魔力——美图秀秀。

在美图公司招聘员工的时候,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93岁了,是不是太老了?”

足以看出米托在基因上想要更年轻,跟上时代潮流。



吴·

美图公司CEO吴是个80后大叔,比00后用户落后20年。但是他想要年轻的员工:

即使你是实习生,你也可以做任何事情。

是什么让他决定把变美的宏伟任务留给更年轻的人?

这与吴早年的创业经历密切相关。



1981年,吴出生在福建泉州一个富裕的家庭。

投资少开店

与一般商人家的孩子不同,吴从小就喜欢画画,在美术上取得了很多成就。

凭借出色的艺术成绩,吴顺利考入泉州市著名高中——泉州一中。

我以为吴会按部就班的学美术,参加高考,或者出国留学。但我怎么也没想到,吴会打破常规,休学两年去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读书。

用他的话说,

既然以后我也要在大学学画画,为什么现在不去呢?

那时,吴一学期有2000元的生活费,他要用600元买的画集。

足以说明他对艺术的热爱。

一次偶然的机会,吴对摄影产生了兴趣,于是他每天不是画画就是拍照。

这也让他的学校生活轻松愉快。

但他发现,艺术家的朋友毕业后要么选择“绘画”,要么当老师,但大多只能勉强糊口,这让他很难接受。



吴·

两年后,吴学成归来,和弟弟妹妹们继续在泉州一中读高一。

此时,正是1998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出现,电脑开始进入少数中国家庭,包括吴的家庭。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吴开始与和互联网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9年的一天,吴在看到一则新闻:

一个名为“business.com”的域名在美国居然卖到了750万美元。


与此同时,这条新闻也被在港经商的泉州人蔡文胜看到了。


正是这个消息,让吴看到了域名的商机,于是向父母借了1万元创业。


当时域名均价在500元左右,吴用的选择方法很“文艺”:拿着一本英文词典,每天从里面挑选与艺术相关的词作为域名。

当时老师同学都觉得他爱学习,有远大志向。


然而一年过去了,吴选的域名一个都没卖出去,一万块钱打到了,吴却突然找到了窍门。


他开始选择国外过期的域名,然后找专业的抢注公司为自己服务。


2000年,吴以3000美元的价格卖掉了“e23.com”的域名,这几乎是他创业成功的第一步。


同年,通过当时最大的域名投资论坛联系到吴,发现两人都是泉州人。



蔡文胜

至此,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开始了。


见面后,经常与吴讨论域名投资,以至于吴的家人一度怀疑他是骗子。......



2001年,吴面临高考,但当时他正被卷入互联网的大潮中。

最终,吴放弃了高考,只想投资域名。

2002年,吴发现了一个名为“520.com”的域名,与网络流行语“5201314 & # 34;(我爱你一辈子)很像。

吴预见,如果这个域名能做成,交友网站就成功了。

此时腾讯刚刚推出QQ交友,无疑对网恋起到了推动作用,也让吴看到了“520.com”的希望。

于是,2003年,吴来厦创业,做了一个类似QQ交友的网站,就是准备一个假的腾讯。

他打算通过会员费收钱,也就是说,成为付费会员后,才能拿到对方的网上联系方式。

但两年后,吴失败了。

回顾这段经历,吴总结了两点:

第一,反向创业,也就是通过好的域名成立公司,完全不靠谱;


第二,我很家常,不爱交际,不知道用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关闭公司后,吴加入了在的工作。

但是没有让吴做和有关的事情,做了一个搜索工具栏:YOK Super Search

推出YOK超搜第一年就赚了近千万,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吴在公司的首次尝试。虽然算不上一鸣惊人,但也足够令人印象深刻。

2007年,蔡文胜将“265.com”出售给谷歌,但谷歌仍让蔡文胜打理。

此时,已经主持过两届站长大会的开始成为天使投资人,而吴的团队则成为了他的试验田。



吴·

事实上,在吴加入的时候,就开始孵化一个又一个产品,大概有30个产品,大部分是网站,涉及股票、视频、资讯等等。

基本上这些都是流量指南。虽然有许多利润,吴对一向不感兴趣。

那时候就是赚流量,没什么成就感。

直到火星的出现。



吴在QQ群里发现,很多人喜欢发一些奇怪的符号和表情。

一天,吴突发奇想,。为什么不推出一套适合网络语境的书面形式?

2007年春天,吴·和他的团队从项目建立到启动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火星上线了。

因为这款产品能够满足当时很多90后的“可爱”特质,所以瞬间引爆了整个90后群体。

直到9月,火星文用户数突破1000万,到2007年底,突破4000万。此时用户群已经蔓延到85后市场。

关于火星的成功,总结道:

一是目标定位明确,主要目标是那些追求个性,做一些标新立异的90后;


第二,借助社交工具的独特性,比如QQ聊天,这使得传播速度裂变增长;


第三,轻点切入。严格来说,火星文不是一个互联网产品,它只是一个输入法的插件。

武对火星的成功受宠若惊,但其展示空有限,很难有商业开发空。

这是吴开始思考的问题。



吴·

更让吴烦恼的是,他基本上不用火星语。“如果你自己都不用一个产品,你能有什么未来?”

说吧,我不喜欢,但如果放弃了,我也不会放过。毕竟用户数量这么大,而且有明显的特点,这让他很难受。

这也是后来吴在招聘员工时希望年轻人的原因。

正当他不知所措的时候,吴和的一次聊天得到了启发。



蔡文胜提到了两个产品方向:文件压缩和图片。

当时虽然对文件压缩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相比图片软件,显示时间空非常少。

学过美术,玩过摄影的吴,对图片有着天然的优势和好感。

当时的修图软件市场,只有PS和光影魔术师。前者操作步骤繁琐,后者卖给迅雷,修图市场有相当大的作用。

另外,吴在经常逛QQ空的时候发现,虽然很多90后女生都爱拍照,但是大部分照片都太恐怖,不敢直视。

很明显,这个群体对修图软件的需求很强烈,所以如果修图软件做出来,普及起来不会太难,火星上有几千万用户。

2008年10月,吴推出美图秀秀的前身美图大师。

果不其然,到年底,用户数已经超过100万。

这个时候大家都觉得美图大师这个名字太严肃,不接地气,不符合大众审美,于是改名为美图秀秀。

早期的米托秀秀其实是一个滤镜软件,有一些基本的旋转,大小调整,裁剪等等。

美颜功能是后来加的。

比如在PS中,脱皮效果需要10多步,而在美图秀秀中,只需要一键,深受一群沾沾自喜的“小萝莉”喜爱,这也让美图秀秀的用户迅速增加。

当时软件的下载量主要来自下载站的版本升级推荐区。如果你的软件更新频繁,自然很容易得到专区的推荐,大部分用户都喜欢新的软件版本。

所以,吴说,只要每周更新一次,就会获得更高的曝光机会,在排行榜上的排名也会提高。

2009年,吴正式从公司独立出来,再次成为一名创业者。

在此后的几年里,美图秀秀成绩斐然。



吴·

2011年底,美图秀秀在PC和移动端的用户超过1亿。


2012年,仅PC端的用户数就超过了1亿,PC端和移动端都超过了2亿。


2013年春节,移动用户突破2亿;

……

2020年,美图秀秀月活达到1.21亿。

目前美图秀秀的用户群体早已突破90后,甚至蔓延到70后、80后、00后这一代。

谈到美图秀秀的成功,吴有三个观点:

第一,抓住核心需求。可能来自用户的共同需求,也可能是潜在需求尚未被挖掘;

第二,依附于大平台。有了好的产品,才能在大平台上快速获得百万甚至千万用户;

第三,无论是产品上线还是版本升级,都要足够快!



从域名到火星,再到今天的米托,很大程度上与用户的青春息息相关。

美图公司的日益壮大,也让吴担心员工患上大公司病后,离用户越来越远,敏感度越来越低。

但“做一个移动互联网产品,必须时刻贴近用户,不然分分钟就被干掉了。”

这也让吴觉得自己越来越无法洞察用户的需求。

所以他特意去和00后玩了玩,但是他们有自己的世界,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对外界的看法和吴有很大的不同,很难有共同话题。

现在美图在招聘年龄上确实有必要偏向年轻化群体。毕竟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新太快,年轻群体的感知能力会比年长群体更敏锐。

你怎么看待吴的故事?

-结束-

作者:安迪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