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拼多多的Q1收入将在2020年达到65.4亿元,同比增长44%。在快速上涨和爆发的拼多多中,有哪些提高购买转化率的方法?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
转化目标:也称转化目标页面或目标页面,是指商家希望访问者在网站上完成的任务,如注册、下单、支付等需要访问的页面。
转化:转化是指潜在客户完成一个动作,提升商家的预期。
转化率:用户在一定时间内(一天,一周)完成的转化次数除以推广信息的总点击量,转化率=转化次数/点击次数*100%。
购买转化率:转化目标为用户完成订单结算,即购买转化率=用户下单总数/促销信息点击总数;
(部分电商定义不同)
二、网购目标商品强弱的分类
回想一下我们开拼多多的动机。根据用户购物目标产品的强弱,可以将用户分为三类:目标明确的产品、目标模糊的产品和徘徊-漫无目的的产品,实际上对应着三种不同的购买路径。对于同一个真实用户来说,有可能当你知道你要买鸡蛋和卫生纸的时候,你可能不想买薯片,黄瓜,鲜花等等。
拼多多在多个用户场景中,模拟了商场的各种导购模式,实现了加速用户下单的无缝衔接;比如随意浏览的时候,各种推荐给用户的优惠券,还有倒计时;
1.清除目标对象的购买路径。
当你发现家里没有鸡蛋,你非常想吃西红柿炒鸡蛋的时候,你会非常清楚的知道你要买鸡蛋。当你打开拼多多的时候,你很可能会从你之前的订单中回购一个订单,或者从搜索栏中查看鸡蛋。也许这次你想尝尝德清源的鸡蛋。简单查找鸡蛋信息后,你很可能会快速拼出订单,完成购买。
有一天,你很想吃苹果,想起上次在品多多买的一盒苹果又大又好吃,就又买了一盒之前点的。
上面的场景是非常清晰的目标对象的购买路径。这类用户的订单条目往往是之前的订单,或者搜索栏中的明确关键词被搜索出来,用户最终下单的产品和关键词匹配度很高。而且这种购买行为路径更短,下单更快。
2.目标模糊购买路径
天气变热了。你想买防晒霜。你不确定是买喷雾型的还是涂抹型的。你不确定是买AHC、阿妮莎还是更便宜的来敷脚?
这时候用户的目标产品比较模糊,有可能先在搜索栏搜索防晒霜,再和其他方对比后再输入订单。
夏天来了,你想买一双。你不知道是买一个凉鞋,白鞋,其他单鞋等等。
有可能用户会先浏览女鞋主题栏,看到兴奋的鞋子再进入订单;
这类用户的购买路径往往比较曲折,转化周期较长;
3.在购买路径上徘徊
品多多用户认为今天需要多打卡梦工厂,做浏览产品等任务,也就是闲逛;然后看到湿巾在卖,就进去看看。它非常实惠。想到夏天的时候可以多准备点湿巾,说不定还会下单。
以上场景是用户在流浪过程中产生的购买,所以拼多多也做了很多导购游戏,让用户玩一些游戏,比如拼多多梦工厂。经过两周的努力,用户打卡,浏览产品,搜索某个产品,就可以获得一个免费的产品。在这个流浪过程中,拼多多扮演着产品推荐的角色,完成流浪用户的购买转化。
1.自由刺激
当初在拼多多广泛传播的是通过帮人免费拿货,因为免费对于所有用户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一方面,拼多多的用户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更新;另一方面,用户在拼多多从下单到收货完成了对电商的认知;
目前品多多还有其他几个“免费”的购物活动,目前的活动除了拉新还有其他导购效果;
2.低价刺激和促销与购买
相信很多人都见过类似以上的低价促销。对于任何一个电商来说,低价促销总能吸引一批潜在用户下单。从开始到现在,拼多多的商品价格都比较低。黄征曾说,他发现许多用户不管他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如何,都在乎价格比较。所以拼多多的产品基本上比其他平台便宜,而且还免邮费。
拼多多也有很多促销活动。很多促销活动和某宝类似,都是一些传统低价促销方式的变化。如果也有电商卖2块钱,估计也能吸引一批用户。这里只对100亿补贴和现金签到做一些分析。
亿补贴:
100亿这个数字绝对足够吸引人,用户得到以下认知:
现金入住:
曾经,签到是给用户积分,然后用户可以用这些积分换取商品。后来的淘宝币也可以直接抵扣,而且只限于部分商品;拼多多的现金签到不仅真的给了用户现金,还给了用户12小时的充现金红包。页面下方是相应的推荐商品,吸引用户下单。
3.“红包”吸(你)引(霍)
拼多多的红包到处都是!
红包的方式让人兴奋,让人激动。从当年微信红包的火爆可以看出,人人都爱红包。拼多多的红包类似于微信红包,比优惠券更吸引人。因为很多用户的优惠券意识已经形成,必须买多少才能用优惠券,后期更吸引用户的是一些没有门槛的优惠券。用户对红包的认知是钱,直接钱,用户热情高。
后来的一些红包,本质上就是优惠券。在拼多多派发的红包中,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用户体验非常棒。拼多多后台还可以去大数据分析挖掘,针对不同用户做群体分析。
4.拼写模式
之前有很多电商在做团购模式。第一,从用户购物的从众心理出发,别人买了,可以考虑买不买。二是团购的优惠力度更大,用户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商品。但是后期很多用户发现团购的优惠并没有大多少?
再看品多多的单模。一开始笔者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单独购买,大家都不会选择单独购买。
一是价格差异明显,大部分用户不会选择贵的;第二,拼多多的拼单多为2-3人模式,数量极少。即使个人发起拼写列表,陌生用户也会很快完成你的拼写列表;第三,如果你真的很急,那么你可以参与别人的订单,而且是两个人的订单,速度很快,而且解决了之前十几个人买,拉用户的困难。毕竟和身边的朋友同期购买相同产品的可能性比较小;
那么为什么要单独留着购买呢?笔者觉得拼多多很有学问直接在订单按钮上显示价格。
总之,在单页的交互设计细节上,拼多多将即时购买发挥到极致,让用户快速下单,完成购物转化。
5.倒计时模式
为什么没有引来用户的反感?
因为用户经常在商场听到,促销只有一天,所以尽早购买!!!
而且给出的低价和优惠是实实在在的,是用户可以感知的!
而且这个功能确实加快了用户下单和决策的速度。而且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生活节奏快,在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注重效率。
移走购物车
为什么要移除购物车?特别颠覆的样子。
不是为了“我们不一样!”,为了让用户尽快购买!
而且拼多多的模式是用户不需要集齐很多商品才能享受优惠,单独购买也可以享受优惠,更像是买买买的心理熏陶。用户看好,拼多多会给你足够低的价格,足够多的红包和优惠券,满足你的下单冲动。
当然,如果用户选择一些复杂的商品,比如女装,可能需要多比较,先添加收藏夹,再货比三家,然后进入购买流程。那么有没有可能有2-4项的列表对比功能,方便模糊用户做出更合适的选择呢?
7.实时个性化推荐
推荐系统的算法技术出现已久,使用常见的协同过滤算法来完成产品召回过程。
主要分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和基于商品的协同过滤算法。
基于用户的算法实现过程:
基于商品的协同过滤算法:
第一种推荐行为,更像是你最好的朋友或者好哥们给你推荐产品;看到女朋友的口红好看,可能会问女朋友是什么颜色的口红,于是女朋友推荐买一支给你试试。这种方法的技术原理在于,在广大的用户群体中,用户可以进行聚类分析,你和你的女朋友在口红的偏好属性上有很高的相似度,这样就可以给你推荐和你女朋友相似的同一款口红。
第二种推荐行为,更像是化妆品店的导购,小姐姐,给你推荐产品;你看了几个牌子的乳液,然后走过来问你要不要买乳液,然后问你的购物需求,然后根据她的经验和专业程度给你推荐产品。
所以还有另外一种推荐算法,就是综合推荐。以上两种类型的结合,召回不完全相似的产品,然后对产品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显示在前端,供用户浏览选择。
推荐算法在电子商务中非常有用,可以节省用户选择产品的时间。
拼多多的推荐系统非常实时。如果你连续几次点击查看小龙虾,在任何页面都会找到对应的小龙虾产品推荐,而且是性价比高的小龙虾品种,然后它会给你推送一个“红包”,鼓励你完成小龙虾的购买。
8.名次排列表
在拼单页面,如果商品进入排行榜,会相应显示,会有具体的数值排名;
点击进入畅销榜,还有好评榜;
因为电商用户关注的基本都是商品的销量和质量评价;
在畅销榜上,有品多多自己的畅销指数,不同于传统的显示成交单数。可能考虑的不同商品的购买属性是不一样的。比如一块手表和卫生纸的销量不在一个数量级,那么给出的就是一个相对性的综合指数;
还有一个细节。拼多多还解释说,数据来源是最近7天的销量和总成交额数据。首先,7天的周数据非常合理,给了商家很多机会,也给了用户更多更好的替代商品。
在好评列表中,每个产品的底部都有一个评价栏,显示用户的评价内容。这个交互设计也挺好的。
有些用户可能会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在这些榜单中选择一个销量好、好评好的综合类商品。
9.游戏购物指南
拼多多一开始就用游戏思维做电商,而且非常专业!!
1.广告主转换链接模式。
AIDMA是美国广告学家刘易斯于1898年提出的营销模型,描述了消费者从看到广告到达成购买的心理过程。
AISAS模型是电通公司在2005年提出的一种广告模型,适用于互联网传播环境。
以上两个模型是营销广告模型,揭示了如何引导用户,完成用户广告的点击转化。从心理和行为角度解释用户转化路径,也值得电商导购学习和借鉴。
2.电子商务转换链接
回顾前面提到的电子商务用户的路径分类,根据用户购买目标的强弱,可以分为明确购买目标环节、模糊购买目标环节和徘徊环节。根据以上分析,总结出这三类用户在理想状态下的完整链接模型。
(1)与明确的目标相联系
从搜索,或者之前的订单,或者首页推荐,打开想买的商品,把心理预算和价格复合,完成订单。那么,对于店铺和平台来说,最完美的期望就是用户可以回购,这就是平台和店铺如何做好物流服务和产品质量保障。然后,拼多多平台帮助商家对种子用户做正向复购体系,维护用户的店铺认知和产品认知,更快完成购买转化。
(2)购买目标模糊链接模型
拼多多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做了很多让用户在购物过程中兴奋的事情,收到随机红包,一个大礼盒和一张巨大的优惠券,而且它只有很短的时间限制。如果商品还合适,用户会有很大的意愿完成购物。
比如在水果店买两根黄瓜需要5元,但是根据你在拼多多得到的各种优惠,买一盒3斤的黄瓜只需要11元。是不是很实惠,性价比很高?到时候刀拍黄瓜,黄瓜生吃,一起用黄瓜面膜。真的是实惠又刺激。请下订单。
(3)游荡链接模型
在流浪环节,拼多多发挥了实时个人推送系统的威力。当用户四处闲逛时,他们热衷于探索用户潜在感兴趣的商品。就像你去商场买菜,突然看到一个牙膏促销,拿起来看看,然后导购阿姨告诉你现在买这个牙膏送你一个牙刷,这两天做活动,要不要考虑买?就像你在化妆品周围徘徊,不知道买哪种洗面奶,导购小姐来介绍产品,从是否补水、温和、适合你的肤质来推荐适合你的产品。如果你在犹豫,小小姐推测你可能更喜欢买哪个产品,然后告诉你这个洗面奶还在搞活动。你可以买一个试试,给你寄一两个样品。嗯,拼多多的推送就像是导购员的角色。
这可能是未来电商的AI购物助手很好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想想看。如果用户在四处闲逛,发现没有商品打动Ta,对任何商品都不感兴趣,用户就很难完成购买订单的转化。
作为一个普通用户,你需要购买很多生活用品,可能总有一件商品值得购买。
以上机型都是比较理想的用户路径展示。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用户路径要比这复杂得多,所以我们需要相应的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数据产品经理等等来分析用户行为路径数据,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五、个人tips在提高用户购买转化率上,拼多多做得太狠了,更多的是值得学习和借鉴。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也提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关于社交模块和游戏模块的一些想法。以下是一些关于购买的个人建议:
好主意-商业模式
拼多多的兴起,源于一个很好的想法,就是用游戏+社交的思维做电商,抓住用户低价购买的心理,掀起一股主力免费拿货的热潮。并且在用户粘性、充现金红包、多赚钱等方面做得很好,培养了用户没事就登录拼多多、逛买买的行为习惯。
抓住用户趋势——移动互联网加农村电商
移动互联网繁荣时代,用户基数庞大且不断上升,电商发力。并顺应政府对农村电商的扶持政策,做好各种果农的经营服务,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用户群体。
——B2C平台,对门店的优质服务
低廉的价格背后,是拼多多对商家的各种周到服务。从入驻平台到推出产品,产品的物流配送都有很好的指导和服务,这一点在品多多的开放平台上可以看到。
拼多多也在帮助一些OEM厂商做自己的品牌产品。太好了!
强大的品牌营销
拼多多在各大平台的广告投放不遗余力,在微信平台也得到了很好的支持,用户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个人影响力,为用户的增长做出贡献。
2018年7月26日在PDD纳斯达克上市,可以看到百亿补贴实现品牌建设的推动。拼多多还将募集的大部分资金用于拓展公司业务和技术升级。黄征本人也表示,PDD的文化仍然是一种创业文化和战场,致力于为商家和买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019年12月31日,PDD赞助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虽然推广氛围浓厚,但提升了用户对PDD红包电商和巨大销量的认知度。
还有iPhone低价补贴等活动~ ~ ~
小结拼多多的成功是巨大的,五年内迅速崛起,难以复制。但是可以借鉴很多思维方式,提高用户对自己产品的认知,促进转化。
拼多多作为一个电商平台,结合多种方法和技术,实现了网上商城的AI导购模式,还原了一个有大卖场的真实超市的竞价活动效果。为用户提供低价商品的选择,根据用户的点击历史和画像数据向用户推荐更有吸引力的商品,给予用户更多优惠,打动用户下单并完成支付。买吧,真的很适合。买吧,能给的优惠都给了。只是一天而已。去点吧!
品多多的社交模块也很强大,不容小觑!
参考资料:
品多多产品深度分析:产品分析(二)
020,“整合营销”已经过去,“链接时代”即将到来。
本文由@Julie原创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