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读: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网络营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各种营销活动都可以称为整合网络营销。本文给出三个网络营销的优秀案例,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随着互联网进入商业应用,在线营销应运而生。特别是在万维网(www)、电子邮件、搜索引擎和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之后,网络营销的价值越来越明显。其中,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如电子邮件营销、博客和微博营销、网络广告营销、视频营销、媒体营销、竞价推广营销、SEO优化排名营销、大学生网络营销能力展示等。一般来说,基于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各种营销活动都可以称为整合网络营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联网成本的降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网络营销作为传统营销的延伸和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具有高效、经济、跨期空、低损耗、理念新颖等诸多优势,使人们认识到网络营销的重要性和大势所趋。如今,网络营销不仅仅是一种营销手段,更是文化和信息社会的新文化,是引导企业进入的新模式。今天笔者在这里简单分析一下近年来著名网络营销的成功案例。
一、旺旺多渠道营销面对年轻人消费网络化的趋势,旺旺打造了多渠道、多元化的线上传播体系,搭建了线上电子商务平台。除了天猫、JD.COM等旗舰店,旺旺还推出了王耔俱乐部App、王耔旺铺App、王耔旺铺App等自有电商模式,并结合Tik Tok、Aauto Quicker、小红书等热门社交平台开设了相应的平台店。线下,旺旺拓展自动售货机和主题店,自建直销渠道。
同时,消费环境和消费人群的变化,意味着媒介环境和传播方式必须迭代更新。除了TVC广告和事件营销,旺旺尝试从消费者的角度与年轻人沟通,比如跨界营销、主题店打造等诸多新鲜玩法。可以看出,为了触达年轻消费群体,旺旺在渠道和传播上做了很大的改变。
2016年,支付宝“五福集”空的诞生成为当年春节的热门话题。除了民众积极祭扫祈福、改变祈福之外,尤其是稀缺的“奉献”更是连续多日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热搜榜,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从成功进入舆论场的那一年起,“纪”在随后的几年里继续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
从2017年开始,五福摆脱了单纯的集卡活动,几乎每年都会推出不同的创新玩法。比如2018年,首次有了可以兑换任意弗卡的“全方位祝福”,扫一扫“五福到”周围好友的手势,还可以通过蚂蚁庄园、蚂蚁森林获得弗卡。2019年,支付宝推出2019花花卡,拿到这张卡的用户可以获得“全年帮你还花”的权利;到2020年,支付宝的花呗卡将升级为“亲情卡”,其中最吸引人的福利是“帮全家人花钱”。
随着每年游戏玩法的创新,《聚五福》已经开始持续吸引用户。每年岁末年初,期待五福活动已经变得相当仪式化,也开始沉淀为互联网领域影响力极强的CNY营销(春节营销)活动之一。
相比于其他平台试图通过红包金额在短时间内获得强曝光的动机,在用户认知层面已经具备先发优势的“吉五福”本身更侧重于互动和分享。人能做的不仅仅是抢,还有玩,分享,互动。
但“吉五福”推出及其多元化的玩法后,不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人或家庭“门前扫雪”的行为,而是在交换祝福卡、写祝福、送人过程中更具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行为。表面上看,是场景从线下到线上的变化;但从里子的角度来看,是形式和内涵的无限延伸。像“福”这样的传统文化元素,通过“五福”在网络虚拟空中获得了全新的、可持续的生命力。
三、元气森林精准网络营销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双11活动中,主打“健康、低热量、女性最爱”的袁琪森林,超越了连续多年上榜的国际品牌。同时获得天猫和JD.COM水饮销量第一,夏季新品黑葡萄味汽水泡泡水两次售罄。官方数据显示,双十一当天,袁琪森林37分钟突破1000W,42分钟全年总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44%,总售出瓶数超过2000W+。
笔者认为,袁琪森林的成功绝不是因为它率先推出了一款在产品力上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还有他精准的网络营销。在基本产品形态确立后,袁琪森林面临的是如何将这种心智注入消费者的心智。早期他的做法是标准的“两微摇一本书”,“一本”就是小红书。爱甜怕糖的极端矛盾心态在年轻人(偏女性)的群体形态中非常典型,袁琪森林正好抓住了他们之间的平衡。
小红书的袁琪林种草技术已达到大师水平。比如袁琪森林在小红书有1.9万个赞的内容,知名IP“爸爸评价”(粉丝408.5万)做了一个关于“糖变胖”的内容评价。这两个关键词直击核心用户和核心痛点。此外,通过与李佳琪等顶级网络名人的持续合作,他通过直播获得了大规模的销售,并通过直播多次售罄。
这就是笔者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三个案例。他们都很好地把握了网络营销的特点,通过不同的网络渠道向目标群体投放产品,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网络营销是营销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营销的大趋势。无论是Tik Tok、小红书等社会化媒体营销,还是直播投放,都是网络营销从单一电商平台向多渠道升级的表现。只有把握住网络营销的趋势,才能更好的推广产品。
本文最初由@蔡程依娜发布。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