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短视频怎么做合集(抖音合集功能上线:视频化整为零,知识化零为整)

半岛记者景宜

以后可以通过短视频系统化的创作内容,学习知识。继面向知识创作者开放第一批编辑权限后,近日,Tik Tok正式推出相册功能,面向各类创作者开放,方便用户快速、持续地观看相册中的短视频内容,利用碎片化时间系统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

此前,在“斗知识计划”2.0启动仪式上,宣布首批试用权优先授予知识内容创作者。目前该功能已正式上线,支持在Tik Tok PC上创作,在App上查看。作者可以将过去发布的短视频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整合,添加到不同的集合页面,或者直接在相关主题集合中发布新内容。收藏页面入口位于创作者个人主页,用户可以直接进入感兴趣的收藏页面,系统持续查看所有内容。或者收集收藏以便随后快速搜索和查看。

截至目前,包括向博先生、葛勇超级数学、大开眼界在内的知识创造者都陆续创建了收藏页面。其中,向博老师创作的专辑页《美白中的化学》和《放屁中的化学》分别突破1200万和2000万。



Tik Tok的知识大师“项伯先生”专辑页

“向博老师”的账号运营者、四川广元中学化学老师向博指出,Tik Tok收藏功能的引入,实现了创作者和受众两端的双向“系统化”:一方面,收藏功能使创作者能够根据不同的主题,对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创作和整理;另一方面,依靠创作者建立的内容框架,学习者(受众)可以系统地获取知识和信息。“我按照主题和知识的内在逻辑来编辑集子的内容,比如‘美白中的化学’,主要和护肤、健康有关。这样的爱好者可以通过这个集子实现碎片化业余时间的系统化化学学习。”

今年3月和9月,Tik Tok分别推出“斗知识计划”1.0和2.0,通过Tik Tok吸引权威机构和研究人员进行科普推广,并推出“知识创作者全方位服务计划”,鼓励创作者通过短视频传播知识内容。截至2019年8月底,Tik Tok粉丝过万的知识创作者超过5.4万人,发布知识短视频超过1280万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3391亿次。产品经理Tik Tok表示,未来Tik Tok将为知识内容规划更多的产品功能,不断提升创作和观看体验,让创作者和用户在抖音平台上获得更大的价值提升。

9月9日,中国科学研究院、、平台责任研究中心联合推出“斗知识计划”2.0,宣布将推出知识内容创作者全面服务计划,即将推出收藏功能,让知识短视频的创作和学习更加系统化。

据Tik Tok的产品经理介绍,收藏的第一阶段支持在Tik Tok的PC端创建功能和在App端观看。这些功能推出后,将首先向知识创造者开放。创作者可以通过收藏发布系统的知识和学习内容。已经发布的相关视频也可以方便快捷地添加到收藏中。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安排相册中视频的显示顺序,相册中收录的视频会自动显示当前的相册数量,方便用户快速查找和观看内容。

用户可以通过当前播放视频页面的入口跳转到该视频所属的专辑。同时可以在创作者个人主页下查看所有收藏的内容,快速筛选、播放、收藏,从而按照知识主题进行系统、持续的学习。

根据Tik Tok在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8月底,Tik Tok粉丝过万的知识创作者超过5.4万人,发布知识短视频超过1280万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3391亿次。节目上线前,Tik Tok拥有粉丝过万的知识创作者1.8万人,发布知识短视频超过300万条,累计播放量超过3388亿。

抖音短视频怎么做动作

“Tik Tok规划收藏功能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承载这样有用的、高价值的内容,让创作者和用户有更好的体验。未来,我们还将为知识和学习内容规划更多的产品功能,不断提升创作和观看体验,让创作者和用户在抖音平台上获得更大的价值提升,共同见证知识创造的价值。”Tik Tok产品经理说。

据了解,“斗知识计划”2.0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和平台责任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为知识内容创作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方案。Tik Tok的知识创造和学习更加系统化,涵盖更多的知识类别,惠及更多的年龄组。

今年3月,已与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协科学部、中国科学报、中国科技馆联合启动“窦知识计划”1.0,并为平台组建了由13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和52位知名专家组成的科普顾问团。“窦短视频科普知识大赛”还吸引了中科院12个下属研究所和10余所重点高校的参与。北交大教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苏、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向博老师、柴智、地球村讲解员、龙游、《大科学家来了》等“Tik Tok科普网红”在平台上不断涌现,也为平台用户提供了物理、天文、地质、生物、化学等多个领域的大量科普内容。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