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爆款方法(一天卖出1200杯!这6个爆款思路,我赌今年还会火)


最近奈雪加了350ml的“小红薯拿铁”,让我看到了今年“小杯”的流行趋势。


从迷你杯到大桶,一个产品创意迅速提升销量,去年就有很多品牌尝试。


有哪些创意可以戳中消费者的心?我发现了这六个创意,今年还有机会爆发-








奈雪推350ml新品

“小杯”是今年世界的一个新方向


前段时间,乃雪的茶推出了新的小红薯系列产品,包括一款“小红薯宝茶”和一款“小红薯拿铁”。


其中小红薯拿铁一杯350ml,比普通茶小。在菜单“易购系列”上,还有两款杯容量为350ml的咖啡产品。





减少杯量和价格反应会是今年春夏的新潮流吗?


2021年夏天,迷你杯经历了一轮爆发——


从一线品牌到区域品牌,都在推迷你杯。无论是1: 00,阿水大杯茶的“迷你杯”,沪上阿姨的“鲍晓杯”,同样烧草的书的“小胖杯”,还是杨志甘露的7分钟甜蜜迷你版,都成为了小红书女生的种草新品。


在社交平台上,mini cup产品已经成为了“点赞收割机”。在小红书里搜索迷你杯,可以看到20000+条相关注释。





从销量来看,mini Cup的表现并不逊色。西湘茶、上海阿姨、一点点、亦舒烧仙等品牌都推出了限时迷你杯,有的店一上新就每天卖出300杯+,是销量榜的前3名。


80 ml ~ 350 ml容量,易饮,无强烈负罪感,价格更“平易近人”。


结合目前的消费情况,价格亲民、尝鲜门槛较低的小杯、迷你杯可能会在今年春夏继续流行。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产品卖得非常好,那就是“大桶”。





打造爆款技巧

去年5月,10元/杯的“1桶水果茶”上市当天就卖出了40万杯,几乎每家店都断货。


迷你杯和大桶看起来是截然相反的两个层次,但它们的爆发并不冲突。


对于消费者来说,超级桶和迷你杯背面的标签是“超值”和“性价比高”。杯量的增减是品牌对消费者心理的洞察。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给品牌带来销量提升的案例。我们来看看-





美团和星巴克在推

“稻草”自有流量!


从2020年底开始,“吸管”成为茶店主最头疼的元素之一。


最近发现一些茶叶品牌变被动为主动,推出了既有价值又实用的环保可重复使用吸管。


在地球日当天,美团联合多个奶茶品牌推出了“Hug-Hug吸盘”,造型十分可爱,加上“限时区域推出”的限制,这款吸盘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一波购买热潮。


在小红书上,也有很多消费者分享他们找到的宝藏吸管:


台湾推出“祝金珠环保吸管套装”,吸管上方的圆形橡胶被一个柠檬形状的球托住。“球”的表情仿佛在试图拔掉吸管插头,“球力”的样子充满了崇拜。





去年3月,奈雪的茶推出了“樱花春日绿吸管套装”。


樱花季推出的吸管,外形上也有樱花元素:顶端的淡粉色心形吸管插头与固定在吸管上的樱花装饰相连,吸管通透,配色清新,颜值高。





而且这款吸管可重复使用,采用可回收的食品级材料制成,吸管套装自带吸管刷,方便清洁,可重复使用。


星巴克在7月推出彩色吸管套装后,一天之内就在各大门店销售一空,甚至有消费者前往多个城市购买。





让奶茶相关的刚需产品变得有趣,对消费者来说是额外的惊喜,也增加了一种购买动机。





一个“简单”的想法

为产品带来数千万的曝光率


有些创意制作简单,成本可控,效果惊人。


去年9月,麦推出了一款“泡泡拿铁”,用两个小贴纸把牛奶泡变成了“泡泡浴”。


这款“泡泡拿铁”一上市,就点燃了购买热情,在小红书上迅速走红,收获了近7000注。





去年年初,麦咖啡推出了新版本的“太阳拿铁”,引发了在奶茶/咖啡顶部添加“荷包蛋”的风潮。不仅在朋友圈刷屏,小红书和大众点评也有上万篇分享日记,带来了数千万的曝光。


无论是阳光拿铁还是气泡拿铁,都把创意点放在最显眼的位置,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而且,这两个产品思路和门店运营都不难:


小麦的“荷包蛋”是蛋白奶油做的,可以提前准备。SEVENBUS还推出了一种“荷包蛋”,在奶茶上面撒上一层可可粉,然后在可可粉上面涂上蛋黄,再涂上牛奶盖和咸蛋黄酱。





泡泡拿铁贴,成本也很可控,操作更简单。饮料做好之后给消费者就行了。


比如这些产品创意,既能给消费者足够的惊喜,又不会给店铺增加太多的难度





换个包就火了?

“非常规”是打卡的最有力理由


一年来,“全国各地开的袋装奶茶”也风靡街头。


透明的袋子,小小的橡皮筋封口,“袋装奶茶”已经出现在从东南沿海到中西部的多个城市,出街率高,画面美,队伍长。





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是异于常态的“非正常”,是消费者最强的打卡理由。


不同形状的杯子也很受欢迎。


  • 去年7月,西乡茶推出了新产品——桃溪古阿古阿丸。这款产品的包装不是常规的注塑杯,而是圆形的瓶子,西瓜汁放进去喝,有一种“吃瓜”的代入感。
  • 8号街的草莓秦茉莉,做了草莓杯;
  • CoCo的“快乐星球水”用的是又圆又胖的杯子;
  • 蜜蜜推出“背上能喝的熊奶茶”,吸引了大批消费者拍照打卡,被消费者形容为“背上百分百回头”;
  • 有的品牌用“香水瓶”“酒瓶”装奶茶;
  • ......




  • 异形瓶/杯不仅能为产品创造差异化价值,还能吸引人到店,提高社交平台的传播力,帮助产品创造标签。





    爆款组合「四件套」

    帮助消费者找到购买的理由


    冬天还有一种产品风靡全网,那就是“冬季四件套”。


    奶茶+鲜花+糖炒栗子+烤红薯被包装成精美的礼物,被网友称为“冬季第一礼”、“冬季情侣必备”。





    这些不同的商品,一旦围绕一个主题包装,就有了新的销售理由。


    去年又出了一款产品——“花奶茶”。


    上海北外滩来福士广场有一家以鲜花为主题的奶茶店,名叫雪小妹mēICHA,其产品“鲜花奶茶”一天最多能卖出1200+杯。





    “满满的收益率”、“奶茶开花了”、“奶茶行业的面值天花板”,在大众点评和小红书的打卡笔记里可以看到很多相关的关键词。


    茶,花的产物,在需要花的时候,注定会绑定幸福、温暖等时刻,茶道感十足。


    花儿奶茶冬季四件套的底层逻辑是产品群CP,用全新的理念包装,带给消费者新的购买理由。


    当单一产品无法点燃用户的热情时,联合搭售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





    利用好“国潮”

    激发年轻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说起年轻人最喜欢的“国潮”,故宫角咖可以说是资深玩家了。


    在小红书故宫一角搜索咖啡,会看到各种代表传统文化的产品:


  • 圈内最早的拉花,除了取自文物图案外,还有“宠溺六宫”、“微服私访”等更多宫味游戏;
  • 咖啡馆自主设计的“金云蓝龙杯”、“黄缎牡丹蝴蝶杯”等国风杯(光听名字就能感受到古风);
  • 还有以故宫九宫为模型雕刻的柯桥,让人舍不得吃;
  • 以及各种石狮、文物形状的冰淇淋;
  • ......



  • 代表传统文化的各种产品


    春节前,微信官方账号里有新出的故宫角楼咖啡礼盒,也是用传统文化包装,把国潮和咖啡结合到底。




    用传统文化包装,将国潮和咖啡结合到底。


    用“国潮”撬动年轻消费者的购买欲,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思路。





    产品创意的形式多种多样,各有各的适用场景。品牌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消费者创造不同的惊喜。


    一个小创意可能就是消费者选择它的原因。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