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省公安厅发布为期一周的典型诈骗案件预警。
转账前核实对方身份,谨防网络诈骗。
12月11日,省公安厅发布典型诈骗案件每周预警,提醒广大市民警惕虚假服务、贷款等诈骗行为。学术造假也是犯罪。网上交易没有保障,轻松转账容易被骗。如遇诈骗,可拨打96110。
虚假服务欺诈
12月2日,陇南市M先生因职称问题,在国内某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窗口联系到一位编辑老师。加了M先生的QQ号后,对方发来了相应的专业学术期刊和价格。最终,两人以8000元的优惠价谈判成功。对方发送的书写和发送过程,书写和发布数据登记和协议。签完转账,M先生就联系不上对方了。M先生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报了警。省反诈中心提示,学术论文造假是违法犯罪行为。网上交易没有保障,轻松转账容易被骗。如遇诈骗,可拨打96110。
信用卡诈骗
12月5日,酒泉的N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问N先生是否需要贷款。利息低至3%,他可以先申请一个额度,需要的时候再取出来。N先生听后,同意处理。对方给N先生留了一个支付宝账号。N先生加为好友后,对方给N先生发了一个网址。N先生在网站申请额度后,显示等级不足提现,于是N先生联系客服,对方让N先生在账户里充值98元升级会员。充值后,钱也会直接充值到N先生的账户里。充值后,N先生发现余额真的增加了98元,N先生再次申请贷款。结果平台显示无法交易。客服让N先生转12000元到指定账户,证明N先生有还款能力。贷款发放后,钱会以原来的方式归还。N先生转账后,对方称操作超时,要求再次转账。N先生意识到自己被骗了,报了警。省反诈骗中心的提示:如果你需要贷款或申请信用卡,不要轻信短信中的广告或在网页上申请。在正规银行和理财平台办理,安全有保障。永远记住,任何要押金、流水、手续费的人都是骗子。如遇诈骗,请立即拨打96110。
冒充公安诈骗
12月6日,庆阳的N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某市公安局的电话。对方表示,发现N女士的身份证最近被用于办理出境护照,涉及多起境外诈骗案件,需要N女士配合调查。N女士一听,立即按照对方要求开始视频,对方随后将视频转发给自称是哈某市公安局的相关部门。对方要求N女士将自己名下银行卡内的资金全部转到公司账户,查看N女士是否涉嫌洗钱。N女士这样做了之后,又告诉N女士为了方便把视频挂了,以此类推。过了一天,N女士没有收到任何回复,直到拨打110才知道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省反诈骗中心:凡是接到自称是国家行政机关要求远程屏幕共享或转账的电话,都是骗子。如遇类似情况,立即拨打96110。
假装成一个成熟的人类骗子
12月7日,金昌的U先生收到儿子的微信,说想报考研辅导班,大概要3万块钱。于是U先生拨通了儿子的语音电话。结果对方挂了电话后说自己在自习,不能接电话。他继续在微信上告诉U先生,自己生活费不够,需要U先生给他转账。U先生以为对方是他儿子,就把钱转了过去。几天后,U先生询问他儿子的登记情况,但他从未回复信息。U先生拨通了他儿子的电话。他儿子说没有这回事,账户前几天也无法登录,于是U先生报警。省反诈骗中心提示:收到熟人或领导需要转的信息时,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通过多个渠道反复和对方核实,再决定是否转账。如遇诈骗,可立即拨打96110。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易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