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的普及,手里拿着手机就可以随时消费,但便捷的同时也隐含着诸多风险。12月10日,湖南常德鼎城区公安分局通报,近日,在郴州市公安局支持下,鼎城区公安分局破获一起利用移动支付盗取他人钱财案。
11月8日8时许,家住常德市鼎城区的赵先生醒来看到短信通知,称11月7日23时左右消费了12300元。身体不适的赵先生立即向鼎城区公安分局于霞派出所报了案。
警方查明,赵先生通过支付宝亲情卡(支付宝“亲情卡”)消费了12300元,这是支付宝的支付功能。类似于银行卡的附属卡,一般赠送给亲朋好友,对方可以在额度内消费,实际消费由赠送人支付),但赵先生并不认识亲情卡绑定的账户所有人姜某。赵先生回忆,11月7日晚8时许,他驾驶出租车接送两名十四五岁的未成年人时,他们曾以余额不足为由要求用支付宝花坛支付,并将赵先生的手机拿走操作。办案民警判断,两名未成年人有重大嫌疑。
办案民警立即查明,两名未成年人已于11月7日与姜等人驾车前往常德,并于当晚匆匆离开常德。在鼎城网安大队和刑侦大队的支持下,办案民警确定了该团伙5名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和活动轨迹,均为郴州汝城县人,并发现姜某和钟某珍今年8月在湖南郴州有过类似的作案记录。
固定证据后,办案民警立即驱车前往郴州市汝城县展开抓捕行动。12月5日,在郴州市公安局的支持下,办案民警在汝城火车站附近抓获该团伙3名犯罪嫌疑人,2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于11月逃往外地。
据犯罪嫌疑人姜某供述,今年11月以来,何某义、姜某、钟某珍等人先后流窜至岳阳、邵阳、衡阳、郴州、常德等地,在便利店、出租车消费时通过手机扫码假装付款,付款前要求被害人添加其支付宝好友,从而骗取被害人“亲情卡”,盗取被害人钱财。仅常德两起案件就有5人涉案,盗窃金额3.23万元。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提醒:支付宝亲情卡等“贴心支付”方式,无需输入支付密码,即可在预设限额内消费。这些原本是为了便民利民的措施,却成了不法分子窃取的漏洞。如违背本人意愿绑定“亲情卡”,请立即解除保密支付协议。(前台记者赵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